這是我們講述的第91位真人故事
口述 | 紀曉光
編輯 | 烏溪霧
我叫紀曉光,廣東潮汕人,深耕廚藝20多年,是中國烹飪大師,也是潮汕菜系佼佼者。
2013年,我獲得了“頂級廚師”大賽的季軍,一夜爆紅,成了人氣明星,一心想在餐飲業揚名立萬。
但盲目擴張,血本無歸,始終難逃爆紅之後迅速降溫的厄運。
(2018年4月13日,依據中國烹飪名師大師劃分標準,我被授予“中國烹飪大師”。)
80年代初,我出生在潮汕地區,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裡兄妹三人,我是老大。
在那個年代,潮汕地區的經濟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
但是,農村還是相對落後,貧富差距比較明顯。因為孩子多,我們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為了養家,父母除了幹農活,還要到處打零工。印象中,他們特別忙,常常天不亮就起來幹活了。
父母一忙起來,我就承擔起來照顧弟弟妹妹,給家人做飯的重任。可能天生對做菜比較敏感,做出來的菜很受歡迎。
上學之後,我還多了一樣愛好,喜歡看烹飪方面的書籍。還經常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把夥伴們帶到家裡試吃我做的菜。
那時,也沒想到十幾年之後,我會成為一名廚師,而且有這麼多人喜歡我做的菜。
三個孩子都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的壓力明顯變大了。家庭條件太差了,作為家裡的老大,也沒有心思再讀書了。初一沒讀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輟學謀生去了。
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我發育緩慢、身體瘦弱,體力活也幹不了。再加上我當時年齡太小,很多地方都拒絕招工。最後只能待在家裡,跟著父母幹些農活,分擔家務。
就這樣在家宅了半年多,聽說新開的一家餐館正在招人,管飯。這個訊息一下讓我興奮起來,如果我能去餐館上班,不僅不愁吃飯,而且還能學點廚藝,一舉多得。
於是,我自己硬著頭皮應聘去了。
老闆覺得我個子小,吃得少,而且看著幹活也利索,一下子就相中了我。如願以償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後廚做幫工。
剛去什麼都不懂,被師傅、老闆罵就是家常便飯,但是我很珍惜在後廚的日子,摘菜、洗菜、涮鍋、洗碗,一刻也不停。
在這裡,我算是漲了見識,後廚的老師傅都有自己的絕活,他們做的很多菜,我都沒見過,羨慕得不得了。
我在家做菜那兩下子,在老師傅面前顯然是不夠看的。
有樣學樣,但是總感覺差點意思。後來,我和師傅們熟悉了,就問他們怎麼做的,他們一聽大都是笑而不語。
原來,廚師也有行規,絕活輕易不會外傳,大都是要靠師徒傳承。
那時候我不懂,也沒拜過師。
只是學著大人的樣子,我經常買些煙糖之類的小禮物送給他們,有時候他們挨不住我軟磨硬泡,為了應付了事,也會教一些簡單的廚藝。即便如此,我學的非常用心。
記得有一位老師傅,個子不高,臉又圓又大,笑起來眼睛總是眯成一道縫,特別和藹可愛。我天天跟在屁股後面吵著學做菜,他看我年齡小,有些天賦,就告訴我學做菜得到大餐廳去。
經過這位老師傅介紹,我跳槽到一家規模很大的酒店上班。環境變好了,隨之而來的是更高強度的工作量,一天工作14個小時,早班從上午六點到下午兩點,夜班從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
剛開始的時候,我常常累得雙腿發軟,每天都感覺特別困,甚至躲到廁所裡偷懶補覺。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能堅持。
在這家餐廳我有幸見識了滷鵝、麒麟鮑片等名菜的製作過程,選材、刀工、下鍋、火候,我不動聲色地記在心裡。想著學會了,我就可以向家人和小夥伴們炫耀我的廚藝了。
一段時間後,主廚看我踏實肯幹,就厚待我,刻意培養我。我當然能感受到這些善意,幹活非常賣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主廚的栽培加上自己的努力,兩年時間,我從打荷、切配成為餐廳副廚。
這時候,我的心理壓力遠大過身體疲勞。我小心翼翼地炒好每一鍋菜,生怕顧客挑出一點毛病來。四年之後,我苦苦熬到了主廚的位置。
那年,我21歲。
回首望去,我從一個後廚幫工,靠自己努力成了餐廳的主廚,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
地位的改變也伴隨著豐厚的物質回報,父母逢人就誇我有天分,但這艱難曲折的歷程,只有經歷了才知道。
成為主廚,獨擋一面,我卻犯了難。
由於管理經驗不足,我常常被顧客投訴。那段時間,每做完一道菜,我總是提心吊膽,緊張半天,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著喘不動氣。一天工作結束,我心身俱疲,特別想放棄。
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太多的出路,我只能堅持。
這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有個巨大的問題,沒有拿得出手的絕活,自己一下子也不知道從哪突破。
後來,我發現顧客經常投訴粥的味道差別較大,唯獨我做的粥沒有投訴。由於潮汕人一天三餐都離不開粥,我這才發現同樣的粥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口味。
我意識到這可能就是突破口。
開始慢慢研究,水量多少、水溫高低、菜品搭配、熬煮時間,都進行了反覆記錄,反覆對比。時間一長,做粥就成了我的拿手絕活。
慢慢的有了一些口碑,很多顧客也都奔著我而來。
名聲起來了,身邊的朋友也多了,我也聽順了吹噓之詞,“你這本事給人打工太可惜了”“如果自己當老闆肯定能掙大錢”···我開始有些漂浮,慢慢有了單幹的想法。
於是,我在2003年結束了多年的漂泊生活,回老家開了一家粥鋪,當時我還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一心想著賺大錢。
然而,事與願違。
粥鋪開起來之後,店裡基本沒有生意,一斤五花肉能吃上三天!
父親勸我趕緊把店關了,回去做主廚穩當一些。起初我不肯,苦苦撐了一年,實在堅持不住了,就關門了。
第一次開粥鋪,我賠了錢,丟了面子。期間,我開始反思,開店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是自己太急於求成了。
於是,我沉下心來,不斷反覆研究打磨自己的菜品。這段時間裡,我還通過了大專學歷的自考,就想再為自己拼一次。
沉澱了3年,我覺得時機成熟了。不顧家裡人的反對,我又找人借了幾萬塊錢,開了一家粥鋪。
雖然粥鋪規模不大,但從店鋪租用到裝修,我都費盡心思。粥鋪營業後,我每天親自到市場選食材,用心熬煮,不放過煮粥的任何一個細節。我時刻關注顧客們的感受,不斷改進粥的口味。
餐飲行業,容不得半點摻假,沒有捷徑可以走,顧客的口感決定著生存的空間。
不到半年時間,顧客們評價我的粥為“最好喝的粥”,還給我起了“深圳粥王”的稱號。粥鋪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我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2013年,粥鋪裡來了一位陌生人。起初,他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因為每天來吃飯的人太多了。但是他提的問題,一下子讓我懵住了。
“你的夢想是什麼?”
那個時候開餐廳對於我來說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更為了證明自己。所以,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你說啥?
在交流中,我得知來人正是一位編導,負責美食節目,廚師憑的都是真本事,很受觀眾的追捧。
原來,他正在全國各地蒐羅參賽選手,並告訴我如果拿到名次,肯定會名利雙收。關鍵是,這個節目沒有報名費,食宿全包。
我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報了名。
我參加的是第二季,剛來到這個舞臺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美食夢想,與那些懷揣夢想的廚藝高手相比,我不是最搶眼的。
在舞臺上,我與廚藝高手們進行一輪輪地激烈角逐,聽到評委們犀利的點評,我開始慢慢享受這個過程。
有一輪比賽,我做了一道“洋蔥+茶葉”的甜品。評委們品嚐之後,有的直接把盤子摔了。聽到盤子摔碎的那一聲響,我的心都碎了,感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也激起我的鬥志。
在舞臺上,我開始端正心態看待這次比賽。我應該珍惜這次機會,這是多少廚師夢寐以求的機會。
最終,我過五關斬六將,憑藉著自己的絕活—潮汕粥,我拿到了總決賽的季軍。
並獲得了來自法國藍帶學院總廚帕特里克先生的高度評價:這一生都沒喝過這麼好喝的粥。
一夜之間,我成了餐飲界的明星。
一夜爆紅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我的人氣爆棚。
沒想到,我這無心之選帶來了這麼多好處。然而,更讓我想不到,這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爆紅以後,我頻繁參加了電視節目,成了各大電視臺的常客。
那段時期,是我人生中最風光的時候,也是我最浮躁的時候。更可笑的是,我到處高談闊論自己的夢想:
“我要做出知名品牌。有加盟shang,有連鎖店,自己來培訓技術,研發新菜品,由投資商投資店面,要成為粥類品牌當中的巨頭。”
緊接著,我開始開分店、連鎖店,並邀請加盟。在我的明星光環加持下,資本很快湧入,各項工作迅速鋪展開來。
說實話,我只會煮粥,根本不懂如何運營餐飲,更不懂的美食和餐飲是怎麼回事。
當才華撐不起野心時,事業註定會走下坡路。
特別是對於粥品把控,我沒有嚴格的標準。
煮粥看似簡單,但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標準化。大米選擇、水量多少、火候掌握、攪拌速度等等這些因素,都是憑我多年手感。空有一身本事,我說不出來,分店的夥計領悟不到。
幾家分店開起來之後,問題不斷暴露出來。顧客們反映,粥的口味遠不如老店的地道,一店一口味。
於是人氣不斷下降,客流量不斷減少。屋漏偏風連陰雨,房東在這時候,得知我是一名人,就趁機漲房租,讓我方寸大亂。
平凡的我註定不能免俗,也不可能逃過爆紅之後迅速涼涼的厄運。
沒幾年的時間,分店就陸續的關門了。2015年12月,房東收回店鋪,我含淚關掉老店,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風光的生活戛然而止。
這是我一生中最悲慘的時刻,之前的積蓄全部虧在了裡面,還欠下一屁股債。
失業後,生活基本靠信用ka維持,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之中。
感覺做了一場夢。突如其來的名氣,讓我以為這道鴻溝能輕易跨過去,結果卻一腳踏在了坑裡。
我又回到創業時的原點,甚至更慘。
之前一無所有,現在一屁股外債,我更不敢妄談夢想。在人生最慘淡的生活,我遇到了另一個粥鋪的老闆,他在全國的分店總數達到近百家。
老闆看中了我的手藝,邀請我做他的產品研發總監,我欣然接受了。雖然創業失敗,不過對於煮粥的手藝,我是非常自信的。
在米魚記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我邊學習邊沉澱,明白了成熟餐飲行業是如何運營的。更讓我明白,從一個優秀的廚師,到一個合格的餐飲老闆,中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18年,某品牌要推出全新早餐粥王系列,開始尋找民間大廚。意外的是,他們找到了我,因為有著20年以上的煮粥經驗,在行業內也算是鳳毛麟角。
再次回到大眾視野,我褪去身上的浮躁。
我不斷鑽研創新,更加偏執於粥品把控。此時,我知道自己的責任,必須把產品質量把控到極致,這樣大家才能喝到一樣的味道。當年,我就被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的稱號,成為潮州菜系的佼佼者。
這些年,起起落落,名利曇花一現。
我的心徹底的靜了下來,以前的夢想是空中樓閣,現在的夢想是要腳踏實地。
我準備從最基礎的做起,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運營管理水平。
轉輾回到了深圳之後,準備重新開始自己的餐飲事業,仍做潮汕砂鍋粥。店鋪名字有“紀”,意為重新開始,踏實做粥。
這次粥鋪的地址,選在了房租便宜的地方。不做高價粥,而是做百姓都吃的起的實惠粥。對於粥品的質量,我親自把關,手把手教給夥計,直到做出味道一樣的粥。
新店開業後,我不斷尋找存在的問題,並逐個解決。
有時候外賣出現一個差評,都能緊張半天,向懂網路運營的朋友學習營銷知識。很快,我粥鋪的生意火爆起來,很受大家喜歡。
但是,天不遂人願,老天總是在考驗我。由於房租不斷的上漲,一個月需要八萬,我粥鋪的生意雖然火爆,但是撐不起高昂的房租,最後我果斷把它關掉了。
雖然自己的心血又一次付諸東流,但我沒有失落的感覺。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我感受到了為夢想付出後的成就感,非常踏實。
這時潮汕餐飲已經開到了國外,許多家鄉人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了餐廳,生意都不錯。於是,我決定去國外闖蕩一下,在金邊開了一家潮汕粥鋪。
為了保證粥的口感,食材都是從我內國運過去的。很多人吃過我做的粥都成了我的常客,有了之前的經驗,生意一直做得不錯。但是這次碰上了疫情爆發,無奈只能回國。
今年我又在東莞長安開了一家大排檔,始終都沒有離開廚房的站位,因為這是我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這不僅僅為了生活,也不是簡單的熱愛,更想這樣踏實地活著。
每天下午大約六點開始營業,跟顧客談天說地,收桌,上菜,一直忙到第二天拂曉。收攤之後,我還要到菜市場去選最新鮮的食材,送回店鋪,才回家休息。
在這裡,能聽到顧客談及對美食的感受,親眼看到顧客豎起的大拇指。閒暇時,我喜歡研究新菜品,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從業習慣,我就這樣每天簡單而又忙碌地生活著。
早負盛名本該在餐飲界大有作為,奈何年少不知敬畏,人生起起落落,也感慨萬千:
餐飲行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誰缺乏了對它的敬畏,這個古老的行業都會向你還以顏色。對於餐飲人來說,有的時候放棄談夢想,才會讓夢想有精彩的下半程。
塵埃落定,也歸於平靜。現在如果要問我現在的夢想是什麼?
我想開一家廚師學校,讓人人都成為自己的廚師,在家裡就能享受到美味佳餚,把美味傳承給更多的人。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91位真人故事,很多故事都非常具有感染力,感動讀者的同時,也感動了被採訪人。如果您有故事,請私信@真實人物採訪,隨時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