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筏,顧名思義是指站在河岸上的筏釣。其釣竿多采用插接筏竿或軟稍的磯竿,搭配小型號漁輪以多竿佈陣的形式進行垂釣。
由於是中遠距離作釣同時又兼具靈敏性,所以被很多的釣友用於冬季垂釣大板鯽。
通常,岸筏的線組搭配多是以串鉤為主,也有少數釣友會選擇臺釣的雙子線,那麼以上兩種釣組到底哪個更好用呢?
筆者作為岸筏愛好者,本篇將從底釣與釣水層之間的不同運用來解析,冬季野釣為何更推薦使用串鉤。
眾所周知,雙鉤子線被用於臺釣時,可透過調漂來應對不同的水情魚情,對應水底鉤餌狀態可懸浮、可觸底亦可雙鉤躺底。
當雙鉤子線用於岸筏拋投時,在鉛墜的重力帶動下,其水下狀態只能為子線、鉤餌雙雙躺底。
理論上,這種躺底的鉤餌更便於鯽魚的進食,但不容忽視的是,鯽魚是變溫動物很容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比如冬季連續的晴天,日照會使水錶溫度升高,在相對較淺的水域(1米至1米5),鯽魚很容易出現上浮。
我在本地張集大河作釣時,由於河岸跨度較小,通常對岸距離蒲草較近的淺水區會是首選釣點。
在持續晴天的氣象中,淺水區相對中魚率較高,但中鉤的位置多數是串鉤線組的二號鉤(底鉤向上數第二枚魚鉤),以此可以證明鯽魚在冬季仍有趨溫上浮的表現。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陰天的氣象下,使用雙鉤子線會更好些呢?其實未必。要知道在冬季,一個自然現象在悄悄地改變水底環境!
以我們蘇北地區為例:深秋季節,水下的暗草已開始陸續發芽,至十二月中旬以後便鋪滿水底。
這種生長一直可持續至次年的二、三月份,水草露出水面亦是魚類繁殖期的產床。
在這種水底環境下,雙鉤子線很容易陷入水草之中從而使鯽魚難以發現餌料,或會以很大的俯角去覓食,即便釣到也是鉤到唇邊或錨到身體。
注意,以上兩種魚情與水情的變化在整個冬季垂釣的過程中是相互疊加的。
相比較串鉤的作釣效率明顯要高於前者,即使線組的底鉤陷入水草,二號或以上魚鉤仍有很大的中魚機率。
此外,在使用串鉤作釣時亦可以透過釣竿不同的擺放姿勢,調整水底鉤餌的狀態。
比如當釣竿的擺放角度較低時,串鉤線組與水底的夾角角度較小,線組上部魚鉤能夠儘量貼近水底便於底釣;
反之,當釣竿的擺放角度較高時,串鉤線組與水底的夾角角度較大,可規避暗草釣水層。
在作釣過程中,再透過以短距離收輪或彈線的方式進行搜尋逗釣,這才是岸筏的樂趣所在。
當然,雙鉤子線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冬季在開放水庫作釣時,其效率實屬比串鉤要高很多。
其主要原因為:一是多數水庫因魚類養殖、捕撈的需要均有滅草行為;二是水庫水域相對較深,鯽魚很少出現趨溫上浮,相應的底釣更有針對性。
綜上所述是筆者個人的經驗總結,希望對您的作釣帶來幫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