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大二的女兒,在學院組織的“人文知識競賽”選拔賽中因成績突出被選為校競賽隊員,並代表學校參加北京市組織的競賽。
這對於個人來說是件好事,是莫大的榮譽。可女兒擔心競賽取得不了好的名次而心有壓力,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9月25日就要參加北京市組織的競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有很大的提高應該說難度較大,好在有水平很高的輔導老師。
其實我個人認為也是這樣開導女兒的:“這樣的競賽沒有失敗者,只有贏家,因能夠參加競賽本身就是勝利者,因為這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層層選拔而取得的參賽資格。”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脫穎而出最大的原因還是看誰的基礎打得牢,因為大家都是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參加同是“人文知道”的競賽,沒有誰在之前刻意去學去練,都是透過自身原有的知識儲備。
所以,誰平時閱讀得多,誰的人文知識基礎就紮實,也只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人,他的人文知識的儲備就會豐厚。而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閱讀習慣,不僅僅在大學這一年二年就會有的,包括中學和小學期間的閱讀。女兒從小學就有閱讀的習慣,包括在學習非常緊張的高中甚至高三階段都堅持閱讀習慣,而且在她提出閱讀哪些書籍的時候都能滿足她的願望。
在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的過程中,有很多孩子都有閱讀的習慣,這無疑是最好的習慣,這個習慣比平時的一次成績進步還要好。在女兒讀高中時,我參加了兩次家長值班機會,看到每一個同學都備有一些課外讀物,有文學的、詩詞的、散文的等等書籍,這都是老師所提倡的,允許同學們平時多讀多看多記,這是非常好的舉措。
但在現實中也有一些家長,為了追求成績而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從而減少或者放棄了閱讀的機會。當然在當前這種高考模式之下,對於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但透過這樣補習文化課而考上的同學,往往在“人文知識”的儲備上是較差的。
如今,教育部門已經明確“雙減”政策,將來各種輔導機構也將退出歷史舞臺,真正讓閱讀成為課外的主流,讓閱讀成為學生們的課外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