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每當科技領域有新發現時,人們通常希望能將其儘快運用到實踐中,但現實中通常事與願違。一個名為“安娜·卡列妮娜原則”的經典邏輯/數學模型能夠預測到這種結果。這一基本原則指出:“眾多因素中的任何不足都會導致前功盡棄。”
這項原則最初出自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書,這本書在開頭寫道“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假如,幸福的家庭有共同屬性,而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則會導致不幸,即失敗。那麼在區塊鏈技術中,我們認為能源消耗、政策治理、監管與合規諮詢、時間選擇以及技術等因素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屬性。
我們從托爾斯泰作品的角度看待區塊鏈,那麼區塊鏈與行業專業參與者有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不幸家庭的成員。。這個家庭(即金融與商業交易行業)有一個叫做區塊鏈的青少年。當這個青少年試圖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時,成熟的家庭成員只能無能為力地看著,什麼也做不了。這些家庭成員條件反射地爭取控制權以減少青少年的獨立選擇從而加劇其挫敗感。而這個常見的故事更令青少年受挫:他充滿了創造力與熱情,卻因缺少基礎的經驗而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但是這位青少年不能容忍夢想擱淺,從而導致了更多的權力攫取再挫敗的惡性迴圈。我們在此討論挑戰並建議這個“青少年”幫助家庭找到可以變幸福的環境。
能源消耗問題
在早期文明中,世界似乎擁有無限豐富的資源,人們似乎無法看到他們如何對自然造成了真正無法彌補的損害。在近代歷史中,我們克服了障礙,利用資源抑制混亂,在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創造出了繁華的生活。世界上的發展中地區為努力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多投資於耗費更多資源的傳統發電方式,比如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現在,換做區塊鏈在爭奪不可再生能源。區塊鏈技術於 2009 年 1 月作為比特幣原始碼中的“評論”推出,現已成為其自身的相關技術,要求分享全球所產電力。沒有人預料到這項新技術消耗能源就像小孩子吃糖果一樣毫無節制。事實上,據計算,比特幣每天消耗的能源比瑞典整個國家都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有少數大型挖礦業務逐漸成型併成熟。新出現的困境在於礦工們以他們擁有並控制節點的數量為衡量成功的標準,而非其挖礦的效率高低。他們用著便宜的電力透過一種他們認為可持續的技術來賺錢,但我們認為這種想法幼稚且不理性,因其在使用能源挖礦時毫無節制。
由於未來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清潔能源”,可持續清潔能源將越來越稀有,其價格將會上漲,區塊鏈也將面臨考驗,即其在能源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的情況下,區塊鏈是否能持續執行下去。
區塊鏈使用的大部分能源都用於維持挖礦操作,但我們不相信情況會一直如此。未來,管理交易將成為主要的能源需求。很明顯,維護像區塊鏈分類賬這樣的不可變資料庫耗資巨大,而且“只讀”查詢將在與“插入新區塊”查詢競爭能源時遭遇瓶頸。
隨著維持區塊鏈的能源成本的增加,這種成本將成為一個重大的負擔。公平地說,我們認為應該按照消耗水平由電力的受益者支付費用。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建立私有的、專用的電源或“電力樞紐”,其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區塊鏈的能源需求,運作於常規公共電網之外。這些電力樞紐必須透過先進、高效、可靠和可再生的發電方法獲得私人資助。可以透過對每筆交易(“只讀”和“插入新區塊”)收取永久費用來回收集線器的資金。我們提出的資助模式從根本上不同於現今的觀點,即 “只讀 ”查詢是免費的。
由於生產能源既不容易也不便宜,這需要企業家和投資者參與進來,激勵這些擁有大量財富的私人參與者承諾併合作管理風險與回報。隨著全球政治的發展,這些考慮因素對於保護整個區塊鏈行業免於崩潰或威脅仍然很重要。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輿情,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