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三個月的時間,你會做些什麼?
有的人會說:我可以遊歷大半個中國!
沒錯,憑藉現如今發達的交通方式,這不難實現。
可如果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只能選擇徒步,還要推著一個殘疾母親出行,旅行的念頭絕對會煙消雲散。
可在2012年,就有這樣一個小夥子,為了實現母親的願望,同時擺脫自身困境,歷時三個月,跨越中國六省,徒步推著母親從北京到達了西雙版納,他就是樊蒙。
九年過去了,他如今怎麼樣了?
一、兒子的選擇與母親的夢想:推著媽媽去徒步
1986年,樊蒙出生於北京一戶普通人家之中,父親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母親寇敏君因為幼年時期身患小兒麻痺,落下了終身的殘疾,無法正常行走。
2002年,樊蒙的父母因為感情不合而離婚。自那以後,樊蒙一直與殘疾母親在一起生活。
樊蒙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直照顧著行動不便的母親。
年幼時,還沒有輪椅高的樊蒙便會推著輪椅帶媽媽這轉那轉,也會常常逗媽媽開心,母子二人的感情十分融洽,樊蒙經常稱呼寇敏君為“大妞兒”。
樊蒙長大後,和普通小夥一樣,找到了一份足以養家餬口的工作,也擁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
母子的生活雖說十分平凡,但足夠溫馨、幸福。
但這幸福且平凡的生活在2012年發生了“鉅變”。
2012年2月,樊蒙在踢足球時膝蓋受傷,不得不進行膝蓋手術,這也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無法再執著於自己熱愛的足球運動。
厄運從不獨行。
沒過多久,與樊蒙相戀四年的女友突然帶來了另一個男人,向樊蒙提出分手,曾以為會天長地久的愛情瞬間倒塌,這讓樊蒙一時無法接受。
緊接著,2012年5月,一直十分疼愛樊蒙的奶奶去世了。
因為經濟窘迫,公司經營不再順利,從前優渥的福利待遇遭到嚴重縮水……
“感覺明明走的是康莊大道卻突然撞上了南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日思夜想也給不出自己一個答案。”樊蒙曾這樣回憶那一段艱難的時光。
樊蒙逐漸被負面情感吞噬,在退無可退之際,他聯想到了一部經典電影——《阿甘正傳》。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令樊蒙印象深刻:“你只有忘記以往的事情,才能夠繼續前行。”
如何才能忘記以往的事情?或許像阿甘那樣用雙腿跑遍美國,便可以忘卻愛人離去之痛。
於是,樊蒙萌生了徒步旅行的念頭。
但樊蒙卻有一個放心不下的人:自己的母親。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倘若自己一走了之,獨守家中的殘疾母親便無法正常生活。那在徒步與親情之間,樊蒙該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呢?
2012年7月8日,樊蒙斟酌萬遍後,決定向媽媽說出自己準備徒步旅行的想法。
寇敏君聽到兒子的話後,並沒有在意,以為兒子是在說笑,便向樊蒙說:“那你得帶上我,我打小兒就有個夢想,到西雙版納去看孔雀。”
媽媽的回答只是隨口一說,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這一番話像一團烈火一般徹底點燃了樊蒙徒步旅行的想法。這也讓樊蒙明確了徒步旅行的目的地:西雙版納。
“我要去西雙版納,帶著我媽,用我的腿,好的,就這麼決定了!”樊蒙立下決心。
7月9日上午,樊蒙果斷向公司遞交了辭職報告,母親在得知樊蒙的決定後,感到無比驚訝與意外。
可是,她並沒有反對兒子的安排,因為在寇敏君眼裡樊蒙是個懂事的兒子,也是一個可以自己做出正確決斷的成熟男人。
二、內心的不安與身體的疲憊不堪:母子啟程
“手電、清涼油、匕首、消炎藥、帳篷、洗漱用具、換洗衣物……還需要什麼別的東西嗎?”7月10日,樊蒙在微博上釋出了這樣一條動態。
第二天早上6點,樊蒙母子便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
從下定決心到啟程,樊蒙用了不到四天的時間。這突如其來的旅行讓寇敏君倍感欣喜,因為這是她大半輩子以來第一次旅行。
但對於樊蒙來講,除了興奮以外,內心中還有許多不安。
出發前樊蒙利用手機導航檢視得知,從北京到西雙版納的景洪市需要走3359.8公里的距離。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路上不僅要面臨巨大的體力考驗,還有很大機率會碰到各種突發的自然災害。
不僅如此,在樊蒙心裡,最為擔心的還是“人為不確定因素”,因此他將自己收養的流浪狗“蝴蝶”也一併帶上。
“蝴蝶聞到陌生人的氣味就會叫地很兇,晚上睡覺的時候起碼可以警示我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樊蒙解釋了為何要帶一隻小狗上路的原因。
除此之外,樊蒙瞞著母親購買了5份人身意外保險,受益人都是自己的母親。“如果真的發生危險,我一定要把她救下來,也要讓她日後的生活有保障。”樊蒙如是說。
即使心有不安,樊蒙也沒有任何外在表現,與母親有說有笑地踏上了西雙版納之旅。
第一天,樊蒙選擇沿國道和省道走出北京,他根據距離計算出每天大約需要走60公里,一天的時間便可以走出北京。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一天晚上,樊蒙透過查詢路線得知,走了一大圈兒,竟然還沒有走出北京城,於是母子二人架好帳篷在野外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母子倆四點多便起身繼續前行。由於第一天的勞累,樊蒙從腳一直到脖子都酸脹難忍,更要命的是他那做過手術的膝蓋,彎曲都很困難。
這讓樊蒙恍然大悟:之前訂的計劃並不符合實際。
於是母子倆調整了節奏,決定每天只走30公里左右,這樣樊蒙的膝蓋也能逐漸適應。
三、母子倆的收穫與變化:到達西雙版納
雖然放慢了速度,可樊蒙的身體依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腳上的水泡一個套一個地冒了出來。
不僅如此,母親的體重加上輪椅前後所攜帶的行李足足有300多斤。
“遇上大坡推輪椅特別吃力,常常推幾十米就沒有カ氣了。”樊蒙曾回憶。
每每遇到上坡時,樊蒙就會找來石頭墊住輪椅的輪子稍稍休息一下,然後向前推幾十米,再停下休息……反覆數次才能爬過坡路。
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心痛不已,也曾試圖勸說他停下,但樊蒙都未曾理會。
“車把不在大妞兒手裡,走不走由不得她。”樊蒙曾笑著說到。
在貴州時,樊蒙吃了變質的食物,發起了高燒,整個人頭重腳輕。
彼時的身體狀態已經無法繼續徒步,但在樊矇混沌的腦子裡仍然有個固執的想法:不管病得多重,第三天必須上路。
就這樣,第三天病還沒好的他支撐著快虛脫的身體走了十幾裡地。
這種極度嚴苛的自我要求是樊蒙對待徒步旅行的態度。
畢竟這一場徒步的根本目的是“忘記”先前的心理傷痛,所以要學會利用生理上的痛苦替代心理傷痛。
這一路上,樊蒙和媽媽搭過三次車,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第一次因為輪椅的車胎爆了;第二次因為有朋友邀請吃飯盛情難卻;第三次因為貴州的一段國道正在搶修,路上都是巨石,輪椅根本無法穿行。
雖然這三次搭車走過的路程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100公里,但這在樊矇眼裡都有悖於自己徒步的初衷,甚至為搭車而後悔。
所以在徒步時無論遇到什麼突發情況,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樊蒙都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何其堅毅!
2012年10月18日中午12點47分,樊蒙在微博中發表動態:“我們到了!”這標誌著此次旅行終於修成正果。
樊蒙母子徒步旅行的事蹟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剛一來到西雙版納,就受到了當地熱烈的歡迎。
西雙版納地方旅遊局特意為他們準備了傣族服裝,樊蒙被授予“感動西雙版納形象大使”,寇敏君則被授予了“最愛西雙版納榮譽大使”。
面對這些熱烈的歡迎儀式,樊蒙倒是格外平靜:“最後的幾天走得很慢很慢,因為心中是那種盡興了的感覺。思想完全鬆懈下來之後就覺著累得要命,困得要命,走不動了。”
對於這些歡迎儀式和榮譽稱號,樊蒙更在乎的是這一路帶給自己和母親的收穫有變化。
在徒步開始之初,樊蒙對“他人”的基本認識是自私冷漠,他將旅途中最大的危險因素歸因於“人”的方面。
但這一路走來卻發現:路上壞人很少,都是好人!
2012年7月12日,樊蒙走出北京時,需要為手機充電,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加油站。
當自己向加油站請求幫助時,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樊蒙的要求。
在後續聊天中,工作人員得知了樊蒙母子二人的事蹟,深受感動,在離開時堅持送了樊蒙母子兩瓶水,這讓樊蒙倍感溫暖。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了樊蒙母子的事蹟,他們自發的為樊蒙送來了愛心與祝福。
有為他灌綠豆湯的老闆娘、送新鮮瓜果的網友、送圍巾的司機、幫他推車的熱心人……
西雙版納旅遊局知道了訊息也特意打來了電話,表示願意為他們免費提供機票和食宿幫助他們圓夢。
“正是他們的愛心給了我力量,讓我更有信心堅持走下去。”樊蒙曾說到。
一次路過鄉村土路時,一輛拖拉機發生側翻,駕駛人員生死未卜,樊蒙立馬將輪椅固定好,連忙跑到水溝中救人。
一路上的愛心無疑影響了樊蒙,讓他有更陽光的心態去看待這個社會。
除此之外,樊蒙母子的身心也因為這次徒步旅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路走下來,樊蒙的體重從160斤降到了120斤。
“與體重一起消失的還有壓在自己身上的四座大山!”透過這一次徒步,樊蒙的身體與靈魂同時得到了解放。
從前的樊蒙從來不在乎生活的細節,洗衣服從來不關注衣服的深淺,只是一股腦全部塞到洗衣機裡,現如今的樊蒙包攬了家裡所有的雜務,並且做地十分仔細認真。
寇敏君在徒步中也接觸到了更大的世界,不僅來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西雙版納,自己也從以前從不在乎穿著的“土老太”,變成了“時髦老太”,心態變得更加年輕。
四、成家立業:人生的旅途仍在繼續
在西雙版納遊玩一個月後,母子二人回到了北京。
樊蒙原來工作單位的領導把員工卡再度遞到他手裡,並給了他一個再度回到公司工作的機會。
可樊蒙卻拒絕了:“我仍然感覺自己在路上,覺得腿閒不住了,還想走出去。”
剛剛結束徒步的樊蒙畢竟要面對生活,為何要放棄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都源於母親的一句話。在離開西雙版納之前,母親曾對樊蒙說:“要是能在這裡住一輩子就好了!”
回到北京後,樊蒙看著狹小的房間,他似乎看到了母親的晚年生活。
為了讓母親能夠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度過餘生,樊蒙下定決心離開北京,定居西雙版納。
於是樊蒙帶著母親再度回到了西雙版納。他租了一套大一點的竹樓,並置辦了所有需要的生活物資。
在西雙版納定居後,樊蒙沉下心來對自己的徒步旅行做了總結,並發表了圖書《推著媽媽去旅行》。
不久,樊蒙也找到了自己的心儀女孩,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孩。
現如今,樊蒙一家過的依舊幸福,只不過當年陪伴母子二人徒步旅行的小狗“蝴蝶”卻去世了。
在閒暇時間,樊蒙會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比如足球、籃球……
“不管怎樣,這次旅行讓我不再浮躁,即使再有困惑繞身,也一定會心向樂觀。”樊蒙曾說。
這一次徒步之旅,不僅是一次盡孝,更是一次靈魂與肉體的滌盪。
兩個人,一個輪椅,一條狗,樊蒙創造了神話,救贖了自己,也感動了無數國人。
希望樊蒙的事蹟可以影響更多的困惑之人,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可以實現救贖,在父母有限的時間裡及時盡孝!
在此,祝願樊蒙一家幸福美滿,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