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集中於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雲南省境內的水族主要聚居於曲靖市富源縣東南部的古敢、黃泥河境內,其中,古敢是雲南省唯一的一個水族鄉。
水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節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對於過年,水族有自己獨特的節日——端節,是慶賀豐收、辭舊迎新的隆重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而言,水族人民在水族曆法正月到二月(農曆八月至十月)之間的亥日過端節,分多個批次過節,從頭至尾長達50余天,可以說是世界上延期最長的年節。
端節,又稱“瓜節”,水族群眾叫“藉端”,是以水書水歷推算出來的。端節之時,正是秋高氣爽,五穀歸倉,水族人民相聚狂歡,以示慶賀一年辛勞所得,期盼來年再豐收。
據民間傳說,之所以要過這個節日,是因為只有等到穀物成熟,一年的農忙結束了,水族人民才有空閒的時間相互走訪、慶祝豐收、敘說家常。又因為亥日是最早的始遷祖先去世的日子,因此水族就在這一天緬懷祖先,進行祭祀活動。
臨近端節,水族村寨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在水族的習慣當中,過端節的頭一天,也就是漢族春節的除夕夜,水鄉家家戶戶要認真準備開塘打魚,殺豬備肉,儼然一派節日的景象。這天各家各戶忌葷吃素,他們認為在這個時期吃葷是對祖先的不尊敬。此外,過端節時禁止宰殺狗,也不能用狗肉祭祀祖先,親朋好友前來聚會時也不能夠用狗肉進行招待。
這天還要進行莊重的祭祖儀式,祭祖儀式頗為講究,在堂屋中設一供席,擺上魚苞韭菜,素煮豆腐、糯米飯、瓜果等特色祭品。有的人家還擺放嶄新的衣帽鞋襪以及柴刀、鐮刀、鋤頭等生產用具,完畢後,一家老少圍坐一團,由長者念頌先祖的功績,然後供奉祖先,最後舉杯相邀,連聲“秀、秀、秀”一飲而盡,以示對祖先的敬重和懷念。這天晚上,人們相約通宵達旦,各自小飲,整個村子燈火通明,銅鼓聲聲。
等到亥日這一天,也就是水族的大年初一,大家就開始相互串門祝賀新年,年輕人會穿著盛裝相互慶祝,水族的年輕人還會相互邀請來到端坡進行賽馬的活動。在賽馬的比賽當中,哪位馬上的小夥贏得的掌聲最多、喝彩聲最多,他就會十分受人尊敬。最終獲得勝利的人會用紅布套在馬頭上,像得勝的將軍一樣風風光光地凱旋迴來。整個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舞聲迴盪在水鄉山寨,水族人民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