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學(漢語拼音:Gurenleixue;英語:Palaeoanthropology),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科學。狹義古人類學又稱人類古生物學,研究人類及其近親古靈長類的化石,屬於自然科學,為體質人類學分支、古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古人類學還包括對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物、生活環境等有關問題的研究,涉及石器時代考古學、古生物學與第四紀地質學等,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科學,為人類學分支。由“古(palaeo-)”和“人類學(anthropology)”兩片語成。
世界上最早發現並被認識為遠古人類遺骸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尼安德河谷發現的尼安德特人。同年在法國發現森林古猿。此年是古人類學的起點。1891年在爪哇島發現爪哇猿人。1924年在非洲南部發現南方古猿,雖然有證據表明這種動物能夠直立行走,但是由於缺乏製造工具能力的證據,長期以來被歸入前人亞科,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列入真正人類的範疇。1926年宣佈在北京周口店發現5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1929年在周口店發現中國猿人第一個頭蓋骨,1931年證實了他們具備製造石器和用火的能力,古人類進化的歷史記錄被確認為50萬年。1959年在非洲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發現175萬年前的石器,以確鑿的間接證據表明人類歷史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長。1960年在同一峽谷發現能人,將人類的歷史記錄延長到約190萬年前。20世紀70年代在非洲衣索比亞發現的阿法種南方古猿和坦尚尼亞發現的古人類腳印,將人類的歷史記錄推前到300多萬年前。199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地猿和2000年在肯亞發現的千禧人,先後將記錄延長到440萬年前和約600萬年前。
20世紀60年代以前,古人類學界認為森林古猿是人類和猿類的共同祖先。在60年代,古人類學界普遍接受印度、巴基斯坦邊界地區出土的臘瑪古猿是人類從猿類中分離出來的最早祖先。由於肯亞的威克肯亞古猿和歐洲匈牙利出土的魯達古猿也屬於臘瑪古猿,於是認為這三個地區是人類的搖籃。1975年在中國雲南祿豐也發現臘瑪古猿化石(1987年改名為祿豐古猿),使雲南亦被列入人類搖籃的重要部分。80年代初以後,臘瑪古猿被排除出人類的行列,同時非洲東部大裂谷出土了大量300多萬年以內的人類化石,從而非洲被認為是人類的搖籃。20世紀末以來在非洲又發現幾處更為古老的人類化石,更增強了這一假說的說服力。
古人類學不但利用體質人類學、人體形態和人體解剖學、比較解剖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古人類和古靈長類在體質上的演化、地理上的分佈和系統關係,還綜合研究古人類製造、使用的工具和其他遺物,利用與其共存的古動物、古植物化石,古氣候、古地理以及年代學等方面的資料,以闡明古人類的行為發展過程(物質文化、飲食習慣、精神生活、社會結構等)、古人類生息的古環境和當時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研究古人類學的專門機構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法國人類古生物學研究所、美國人類起源研究所、德國人類學研究所等。許多古人類學研究人員分佈在博物館和大學等機構,如肯亞國家博物館,美國斯密森研究院,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等,南非威特瓦特斯蘭德大學,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自然博物館,日本科學博物館等。重要學術刊物有《人類進化雜誌》、《美國體質人類學雜誌》、《美國人類學家》、法國《人類學》和中國《人類學學報》等。
猿類的出現
猿類的出現可追溯到地質學上的漸新世。現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1911年發現於埃及法雍的原上猿,其生存年代為3500~3000萬年前。比原上猿稍晚的有1966~1967年在法雍發現的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約為2800~2600萬年前。更晚的則有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發現於法國的聖戈當,後來歐、亞、非洲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同類型的化石,其生存年代約在2300~1000萬年之前。這些古猿很可能是現代類人猿和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
從猿到人的過渡
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瑪古猿等幾個分支。拉瑪古猿生存年代約為1400~700 萬年以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國學者G.E.劉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發現的一塊右上頜碎片,它具有若干人類的特徵。60年代之後,在肯亞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魯道巴尼亞、希臘的皮爾戈斯、土耳其的錢德爾、巴基斯坦的博德瓦爾高原及我國雲南祿豐,都發現了同類化石,其共同特徵為:吻部短縮,齒弓向後張開,牙齒排列緊密,犬齒小,頰齒齒冠寬短,下頜第一前臼齒為雙尖型,釉質厚。這些特點與人類相似而與猿類不同,所以許多學者認為拉瑪古猿是人類的祖先。但近年有些學者發表不同意見,認為拉瑪古猿不屬人科,而是猩猩的祖先。也有學者持折中觀點,認為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拉瑪古猿之後出現了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大約為370~100萬年以前。有的學者把1967年在肯亞羅特加姆發現的一塊下頜標本也歸入南方古猿,從而將南方古猿存在年代的上限推到550萬年以前。南方古猿化石最早於1924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附近的湯恩發現,為一幼年頭骨。其後陸續在非洲、亞洲發現十多處。其中較突出的代表是1959年在奧杜瓦伊峽谷發現的東非人頭骨化石(見彩圖)。南方古猿的體質特徵和人接近,齒弓呈拋物線形,犬齒不突出,無齒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對握,能使用天然工具;頭骨枕大孔的位置接近顱底中央,骨盆比猿類寬,能直立行走;腦頂葉擴大,可能有原始的語言能力。根據目前研究,南方古猿至少有三個種,即南方古猿非洲種(或稱纖細種)、南方古猿粗壯種和比粗壯種更為粗壯的南方古猿鮑氏種。1973年美國學者D.C.約翰遜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發現一膝關節化石。次年發現一具人科動物化石,年代距今約300萬年前,全身骨骼儲存達40%左右,是一個20歲左右之女性,約翰遜稱之為“露西女士”,定名為南方古猿阿法種。
爪哇猿人頭骨化石
關於南方古猿的演化,眾說紛紜。主要有三種意見:①阿法種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約在200~300多萬年前分化為兩支:一支向人的方向發展;另一支演化為纖細種、粗壯種和鮑氏種,並於100多萬年前滅絕。②南方古猿最早出現的是阿法種,後來演化為纖細種。約在250萬年前,其一支在南非演化為粗壯種;另一支在東非演化為鮑氏種;約在200萬年前,其餘的纖細種演化為人屬。③阿法種不是南方古猿,實際上已是人屬,他們與南方古猿並存。
從猿到人的過渡,如果從拉瑪古猿算起,大約經過了1000多萬年;如果從南方古猿算起,則有200~300萬年。在長期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過渡時期的生物終於學會了製造工具。工具的製造是有意識的活動,這種自覺的能動性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重要的特點,它標誌著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