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朋友留言,質疑我提到《Fate》是不是一流的動漫IP,他的意思大致是這個IP已經被“毀”的差不多了,稱不上頂流的動漫IP。emmm,既然他說“毀”的差不多,也就是說他還是認可《Fate》之前是輝煌過的。那麼是誰在摧毀這樣的動漫IP?
說到《Fate》系列,很多人會想到《FGO》,也有人會覺得《FGO》就是讓《Fate》系列的口碑不如從前這麼純正的罪魁禍首。原因是他們認為《FGO》的粉絲太雜,有些粉絲可能並不這麼瞭解型月世界觀,卻可以對立面的角色大加評價,感覺林子大了什麼鳥人都有,就比較難接受《FGO》的粉絲圈,從而影響了他對整個《Fate》系列的口碑。
其實任何人氣作品都可能有“飯圈化”的風險,但憑什麼《FGO》會讓本身喜歡型月的人開始產生牴觸情緒呢?我覺得它的這種打通不同系列的世界觀甚至時間的隔閡,全部輸出到一個系統的模式可能就是“罪惡的根源”。
首先我要對這種打通世界觀模式的正面效應進行壓倒性的肯定。
完全不可否認,對於《FGO》來說,對於型月來說,這種打通了世界觀,打破了時間、世界觀限制的商法,對於一個IP肯定是有著正面的積極作用的,這樣做可以讓一個系列的粉絲之間有更多的交集,也因為集合了各種人氣角色於一生,完全拓展了粉絲的收攬面。這對於做大IP來說,確實非常重要。其實可以從各種大型的動漫、遊戲、特攝IP來看,他們都逐步採用這樣的商法。打通世界觀。
比如萬代(圓谷)的奧特曼IP,初期,初代《奧特曼》和續作《賽文奧特曼》其實是互相獨立的世界觀,在《傑克奧特曼》中,將賽文、初代奧特曼的世界觀做了融合,因此誕生了之後的“奧特兄弟”的世界觀,對於日後塑造奧特兄弟系列形象,以及豐滿世界觀、角色,從商業上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反過來說,很多《賽文奧特曼》的粉絲就是喜歡《賽文奧特曼》非常獨立的世界觀,不摻和那些有的沒的,講述自己世界觀偏向黑暗的風格的故事,因此日後陸續誕生不少《賽文奧特曼》相關的獨立世界觀影像作品,這從商業上,實際上是把路走窄了……但從情懷上,是會獲得更多小眾粉絲認可的。
換言之,把世界觀做大,甚至統一,是把商業路做寬,而不去拓展,那等於圈地自萌,守住固定的口碑。
《FGO》事到如今,已經是做成一個更加面向大眾(二次元大眾)的作品,而不是把《Fate》系列困死在型月世界觀中。吸引了更多路人粉絲加入其中,或者說把喜歡型月的粉絲都聚集在一起。商業手法上無可厚非,但卻讓不同作品之間獨自的風格和韻味開始融化。
好比有人喜歡《Fate/Apocrypha》中的莫德雷德,對於莫德雷德和亞瑟王的微妙情感,以及她和獅子劫界離的微妙羈絆,帶著這樣的心情,看《FGO》的劇場版,結果裡面的莫德雷德基本沒有什麼個人情感,僅僅是戰鬥的棋子一般的存在,就會覺得非常掃興。《FGO》這種集各種人氣作品的群像劇,誰都是主人公,哪個英靈都值得讚歎的大背景下,故事核心最終會輪到咕噠夫和瑪修身上,其他英靈的故事感染力自然會下降。而粉絲也會越來越去核心化。
“蛋糕做大了,就很難滿足一小部分人的口味”,然後很多經典的動漫IP,尤其是《Fate》這樣的,本身就是小眾向的作品,靠著打通世界觀而集合成了《FGO》,走向大眾市場後,我覺得它一定是會犧牲掉一部分系列的精華屬性。
《高達SDG世界》之類的遊戲,也是類似的作品,這種更加直接和暴力,強行把超人氣作品和機體、駕駛員塞入同一個遊戲。它的本意在商業上是沒錯,本身就是圖個樂,但一些經典的橋段遭到輕浮的吐槽,變成了一個梗,也會讓原先一些經典的橋段失去了色彩,就好像那時候把“鐵血”的團長梗拿出來到處刷,會讓一些高達迷反感,是一樣的。
“全明星大集合”是遊戲商法常用的手段,它非常有效,也非常暴力,早年SNK的KOF,其實也就是集合了SNK旗下的各款遊戲的主人公們的聚會。
它確實讓KOF成為了一個新的經典IP。但格鬥遊戲是格鬥遊戲,它的精髓是對戰本身,世界觀部分反而不被這麼重視,但《Fate》這種最初就是注重文字表達,注重世界觀塑造的作品就不同了,打通世界觀之後,會讓原本精妙的世界觀也顯得不這麼經得起推敲了,我覺得這種商法必定會對一些更加純粹的粉絲造成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