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唸的哈利波特20週年特別節目——重回霍格沃茲終於播出了,當所有人登上了猩紅色的霍格沃茲特快列車,一切又回到了20年前,演員們初次相聚的時刻。說是特別節目,其實更像是回憶殺。但看到“弗雷德和喬治”以及“哈利和小天狼星”並肩而坐侃侃而談的時候,當初的遺憾和心結都被解開了。
也真沒想到盧修斯的扮演者傑森艾薩克斯,能把這個角色演活是因為,他恨這個盧修斯這個壞人,所以連說臺詞都會咬牙切齒。他也討厭德拉科,認為怎麼會有這樣的男孩。他故意對“德拉科”很壞,然後看著他含著淚尋求認可的眼神。
巧合的是,德拉科也在拼命地取悅他的父親。正是這點小細節給德拉科的人物提高了許多分。導演也說,德拉科的角色一直很單薄,看不出什麼亮點。但是在《混血王子》之後改變了。他們看到了德拉科如何在善惡之間做選擇,如何掙脫家庭的束縛。盧修斯也看到了德拉科終於蛻變成為了和自己以及家族不一樣的人。
羅琳曾給“貝拉”發過資訊,說貝拉這個角色很有戲劇性。用隨性特別合適。因為她時而像個孩子,時而殘忍,你永遠不知道她下一步會幹什麼。“盧修斯”耿直地稱她為精神病人。別人都在認認真真地演戲,只有海姨隨性而演,造就了貝拉的瘋魔。
都說伏地魔在片場的時候是有鼻子的,而且臉上還有綠色的定位貼紙,並沒有我們在電影裡看的恐怖,但是演員們看到他還是會恐懼。“伏地魔”說的自己,並不是一個人類,而是邪惡本身。就連說話都是從嗓子裡發出的耳語。
尖叫棚屋三位實力的演員,讓身在其中的哈利有一些看戲的感覺,難怪看起來當時的哈利有些發矇,原來是真情實意。不過狗爹居然現在才知道,原來艾倫老師早就知道了故事的結局,所以斯內普才會那麼大義凜然地批評他。看完三個主創演員的回憶,覺得魯伯特對羅恩的感情很深,他是真愛羅恩,無論戲裡還是戲外。
《火焰杯》的導演說,當他看哈利帶著塞德里克回來時,父親從喜到悲再到絕望。這才意識到這部電影談的不是生命,而是死亡。隨著塞德里克的離去,哈利波特也不再是一部單純的兒童電影,它已經完完全全轉向成人。塞德里克本可以幻影顯性,但他為了保護學弟而選擇留下。舉起魔杖的手也永遠地放下了。
那些離我們而去的人,我們永遠緬懷。無論是戲裡的角色、戲外的演員,還是作為觀眾讀者的我們,都有同一個追憶的人和過去。結局,鄧布利多問斯內普:“什麼時候開始的?”斯內普回答:“Always。”這也是我們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