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物質水平高了。但生病的人卻越來越多了,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體會,生病了去看醫生,一大早就得去排隊掛號,否則,就沒你的“份”兒,只能第二天再去。其實。只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與身體“交談”與疾病“切磋”,我們完全可以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可以奪回被一點點偷走的健康。
身體比我們想象的要機警得多,因為它擁有一支規模龐大,裝備整齊的防衛部隊每天都在巡邏,監視著體內的動向,只要有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它就會立刻拉響警報,引起我們的注意。如果我們無法聽懂身體的語言,不能和身體做真正的交流,那麼,當它支撐不住,呼救吶喊的時候,我們很可能依然搖著昏昏沉沉的腦袋,堅持者睜大眼睛,強打精神修改方案,或者側夜不停地打遊戲。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次數多了,它們會打亂身體正常的活動秩序,而病菌也會變得更加囂張,因為我們在無意中給了它們很多幫助,協助它們不斷攻擊身體,把健康一點一點趕出我們的身體。
當然,面對“外敵”的入侵,身體也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如果入侵的敵人很強大,它就會用比較激烈的方式提醒我們,比如發燒、腹瀉、嘔吐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病”了。然後透過吃藥、打針,迅速消滅這些訊號,等症狀消失後我們就以為身體已經安然無恙,又恢復了以前的生活習慣,根本不去想是什麼引起了這些症狀,它們說明了什麼。這樣,以前的錯誤會繼續下去,疾病還會捲土重來。
所以,聽懂身體的預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身體的預警有兩類,一類是針對自身的狀況發起的,另一類是針對外界敵人發起的。
針對自身狀況發起的警報有多種情況。例如長時間盯著電腦會感到眼睛痛,這是身體在提醒你該眨眨眼睛休息一下了;看電視時間久了,脖子會感到痠痛,這也是身體的保護訊號,提醒你該換個姿勢活動活動了,再如走路的時候腳下落進了小石子,腳會很疼,這是身體在提醒你把石子磕出來。身體訊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忽視,就會影響身體的正常工作秩序,最終導致各類疾病。
感冒、咳嗽、發燒、嘔吐、腹瀉等是身體針對外界敵人作出的自我保護。例如,當外界的灰塵和細菌進入身體之後,你會感到喉嚨發癢,接著會吐出一口痰來。這些痰就是自身免疫細胞的戰利品。免疫細胞將人侵的病菌細胞團團圍住,殺死,再透過纖毛的蠕動推出體外,這就是吐痰的過程。身體有這樣一種自我保護功能,所以我們提倡能不吃藥的時候儘量不要吃藥,能不打針也儘量不要打針,先讓身體自己去對付敵人,如果發現身體的“兵力”不足,我們再助身體一臂之力也不晚。如果迅速控制住了這些症狀,而本身的病毒沒有得到抑制,那麼,對身體反而更有害。就像吐痰一樣,如果只是止了痰,那麼那些包有千萬個病菌的黏液就會繼續留在我們體內,免疫細胞所有的努力都將毀於一旦。可見,面對疾病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治療,更應該反思:為什麼會致病?身體出了什麼問題?怎樣做才能保證以後不再生病?
當我們想盡辦法關閉身體發出的這些訊號時,也會把破壞身體安全的不良因素關在裡面。例如有人經常抽菸,當然也會時常咳嗽。咳嗽的時候他就吃止咳藥,不咳了又繼續抽菸,根本不去想咳嗽是不是跟抽菸有關。長此以往,煙中的有害物質不能隨著痰排出來,不正確的生活習慣也沒有改掉,身體在雙重破壞下怎麼可能還安然無恙呢?
在任何用候,導體都是最忠誠的,它永遠都了不會做對你有書的事情,它總是盡力規避風險,調整自身進入最佳的平衡快態。有個患者經常咳嗽,持續了三四年的時間。到醫院把該做的檢查都做了,也沒有查出什麼毛病。他一直不相信醫院的檢查,總懷疑自己得了某種奇怪的疾病。其實,他在水泥廠工作,空氣中有很多灰粉,如果身體不透過咳嗽排痰保護肺部,恐怕他的肺早就是另外一副樣子了。身體的這些症狀,一方面是保護性的反應,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這樣的環境對健康不利,提醒我們遠離危險的環境。所以,我們不能仰仗著身體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就不再關心自己的處境,再強大的部隊也有疲憊的時候,長時間置於不利的環境中,免疫細胞的戰鬥力必然會受到削弱。
總之,我們必須養成與身體交流的習慣,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內靠吃藥打針把訊號掐斷。聆聽身體的語言,積極配合身體的需要,做有利於健康的事情,以免使身體健康在不知不覺間被不良生活習慣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