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歷史學家、耶魯大學榮譽教授史景遷與世長辭。
史景遷。來源/訪談節目《史景遷:我的中國研究》截圖
乍一聽,可能很多人以為史景遷是個中國人,其實這是一位西方人起的頗具東方意味的名字。
史景遷本名為“喬納森·斯賓塞”。史,景,遷——史家景仰司馬遷,景遷既是他本名“喬納森”的音譯,也描摹著這位中國歷史研究者的追求與憧憬。多年前,老師房兆楹把這個名字送給了他。
許多研究中國歷史的海外學者的中文名字都十分具有迷惑性,費正清、孔飛力、施堅雅、陳舜臣,乍一聽都以為是中國人。
其實,給自己起一個地道的中文名字,可能是這些人的悠久傳統。所以,有學問的外國人,是怎麼給自己起中國名的呢?
遠道而來,入鄉隨音也隨俗
說得誇張點,最先一批入華的外國人,費了老大勁漂洋過海踏上了中國土地,到頭來可能都沒法掌握自己的命名權。
這一點,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就體會過。公元717年,這位一心入唐求學的日本貴族費盡艱辛遠渡重洋,終於如願踏入長安。在長安太學讀書期間,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漢名——仲滿。在加藤隆三木為其所著的傳記小說中,仲滿的第二次得名——晁衡,不僅是玄宗李隆基欽賜,更有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朝’裡有‘日’,‘朝’‘晁’相通,嗯,‘晁’字不錯。姓裡給你放一個‘日本’的‘日’字。西漢有個晁錯,知道嗎?就是這個晁錯的‘晁’。名字嘛,‘衡’字如何?均衡的衡,你性格平衡而中道。衡裡有魚,連年有餘,不愁吃穿。”
情節多少存在文學加工,卻也把“晁衡”二字的內涵解釋得明明白白。晁衡沒有辜負這個東方名字,餘生幾十載都在自己仰慕的唐朝出仕為官,深得玄宗信任,更與王維、李白等人結下深厚友誼。多年後,晁衡東歸,途遇暴風雨,長安的故友以為他已經遇難,悲痛不已,李白還滿懷悽傷地寫下一首《哭晁衡卿》,用一句“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訴盡了對這位日本友人的思念和痛悼。
電影中的阿倍仲麻呂(晁衡)形象。來源/電影《妖貓傳》劇照
比起晁衡的詩意浪漫,後期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取名時便多了點別的考慮。
16世紀開始,第一批耶穌會士在葡萄牙國王的批准和資助下陸續進入中國。千里而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在東方世界傳播西方教義。然而,要想順利傳教,頭一個阻攔在傳教士們身前的便是文化這關。
以最快速度融入中國社會,成了傳教士們最緊迫的任務。
改名,成了一個好辦法。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就曾琢磨過這個法子。這位出生於義大利貴族的耶穌會士,全名瑪泰奧・利奇(Matteo Ricci),中文姓名“利瑪竇”,分別來自他本姓第一個音節Ri的音譯,以及名Matteo的音節。據研究者推斷,“利瑪竇”這個名字,和中國文化或詩情畫意的關係其實不大,反倒是利奇為了“文化適應”選了一條捷徑——“入鄉隨音”,將本名改寫改寫,得了一個讓大家好懂好記的中文名,這下和當地人打成一片,不就簡單方便多了?
利瑪竇銅像。攝影/Zvonimir Atleticpanther,來源/圖蟲創意
不止利瑪竇,同時期許多進入中國的傳教士,都把“入鄉隨音”玩得挺溜。比如西班牙籍的Diego de Pantoja,將姓的第一個音節“pan”譯為龐,Diego翻譯成“迪我”,就成了“龐迪我”;義大利籍的Alfonso Vagnoni化身成了“王豐肅”。
這都是權宜之計,漸漸的,傳教士們又有了新的追求。既然入鄉,就得又隨音又隨俗,換句話說,取漢名,不僅要翻譯,更要翻譯得信達雅,把自己感受、理解的中國文化編織進去。比方說——
義大利籍的 Giacomo Rho,就給自己取名“羅雅谷”;
德國耶穌會士 Johann Schreck,愣是把充滿西方氣息的Johann約翰,轉譯成了“玉函”,鄧玉函,誰能想到這是一位從德國遠道而來的朋友呢?
而比起這兩位,把中國名字鑽研出中國味道的翹楚,還得是南懷仁。
北京古觀象臺南懷仁像。攝影/海峰,來源/圖蟲創意
這位出生於布魯塞爾的比利時傳教士,原名“FerdinandVerbiest”,不同於其他傳教士,他的漢名同自己的本名關聯並不緊密,反倒用一個“仁”字,把東方美學深深嵌入了自己的名片。
1659年,在義大利教士衛匡國的影響下,南懷仁放棄原本去南美洲傳教的想法,東行來華。在陝西傳教後,南懷仁奉召入京,供職於欽天監。懷仁懷仁,這個漢名伴隨著他行走朝廷、為人處事。康熙三年(1664),受鰲拜支援,反對西學的楊光先羅織罪名,南懷仁和湯若望一起受到誣陷入獄。當時的湯若望已近暮年,口齒不清,南懷仁堅持代他申辯,更是放棄了自己可以出獄的機會,直到為湯若望辦完後事。時人感念其仁義,特別讚頌道:“湯馬法已擬死罪,他人將趨避之不暇,而懷仁仗義為之辯護,誠忠友也。”
後來,南懷仁成了康熙的帝師。他研天文、觀地理,著述無數,1674年,他打造出包含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在內的六件大型天文儀器。他還以一幅轉譯繪製的《坤輿全圖》再次告訴清王朝世界為何物。
在這份“世界地圖”中,南懷仁不僅採用了經緯理法,標識出五大洲的南北東西迄點,還以大段註記文字解釋自然氣象,更特地讓本初子午線從順天府穿過,滿足了清王朝“中國為世界中心”的想象與憧憬。
(清)南懷仁繪製 坤輿全圖 神戶市立博物館藏
中外合璧,帶著漢名訪華夏
歷史的車輪駛過,激起的煙雲散去,敗落的王朝湮沒,新的篇章掀開。
伴隨現代化程序,東西方交流的大門逐漸開啟。這時,傳教也不再是西人來華的唯一目的。相反,越來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國的厚重歷史和深邃文化吸引,由此開啟的東行旅途,也賦予他們的漢名不一樣的特色。
“中西合璧”是這個階段來華漢學家頗為青睞的起名法則。比如,日本漢學家虎次郎曾因敬佩培養出曾國藩、左宗棠等英才的湖南水土,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內藤湖南。
也有另一種組合方法,是給自己選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姓氏。據說,先後七次來華考察、行遍大半個中國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正是受“李鴻章”的影響,將自己的姓氏音譯成了“李”,也正是這位“李”氏學者,經過對中國運輸貨物的考察,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這個概念。
1937年,受中國劍橋留學生魯桂珍博士的影響,在生物化學領域已小有成就的Joseph Needham毅然放棄自己的專業,轉而鑽入中國的科學文化,一字一句地學起中文,經過半個世紀的耕耘,著成享譽世界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以確鑿的證據向世界圖描出厚重而源遠流長的東方科技文明。
有趣的是,他的每一本大作的封面上,幾乎都會繪有六天君、溫元帥這樣的道家人物。人們不解,Joseph門兒清——在他看來,中國古代科學的創造發明和道家的哲學思想、術士的修煉實驗密切相關,所謂“道家一方士—道教—術士”的思想、實踐,或許沉澱著東方科技最本初的樣態與內涵。正因此,他尤其欣賞《老子》篇章中的自然科學思想,也循此得了漢名“李約瑟”,還讓自己以“丹耀”為字,號曰“十道宿人”。
英國漢學家李約瑟與夫人魯桂珍。來源/三多堂影片截圖
20世紀末期,也有一位法國人兩次來華。第一次來華,他駐紮四年,譯註《史記》,編纂出《中國兩漢石刻》;第二次來華,歷時近一年,他冒風沙翻高山越深嶺,足跡遍佈了東北和華北地區,更拍攝了大量珍貴照片。宣統元年,這些歷盡艱辛得來的資料被他整理成《華北考古圖譜》,首次向西方學術界公佈了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的照片,第一次將東方石窟藝術的驚人魅力展露給全世界。這些珍貴的照片,在龍門石窟後來飽經風化滄桑之時,成為學術研究、文物追索的重要依據。他叫愛德華·沙畹。
在漢語中,畹本意是小盆地形狀的農田,古時三十畝地稱為一畹。伴沙行畹,如此看來,這個名字,倒似是量身定做。
通聯東西,把故事寫進姓名
也有一些漢學家,除了遣詞造句,還把別的東西藏進自己的漢名。
比方說,情誼。
美國曆史學家、中國學家John King Fairbank,漢名費正清,三個字分別對應自己的本身的姓、名和中名/這個名字。這是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送給他的禮物。正清,寓意正直清廉,贈名時,梁思成告訴友人:“使用這樣一個漢名,你真可算是一箇中國人了。”
有趣的是,費正清的夫人費慰梅的漢名,也出自梁思成之手。這對夫婦不僅和梁思成、林徽因結下深厚情誼,更在他們的影響下醉心中國的建築歷史,拓片著書,讓中國的建築美學進入了美國學界的視野。
梁思成、林徽因與費正清夫人費蔚梅合影。來源/貴陽晚報
再比如,矚望與期許。
出生於英國的喬納森·斯賓塞,在中國歷史的學海里耕耘半生,先後完成14部研究中國歷史的著作。在耶魯大學研讀歷史學博士學位期間,中國史學前輩房兆楹為他取了一個漢名——史景遷,寓意“景仰司馬遷”。
或許也是追隨史家的文脈,史景遷堅持以“講故事” 的方式寫作,文筆生動,娓娓道來。
其實,為自己起一個意蘊豐富的中文名,似乎是每一位海外漢學家的標配。近年來,更多有文化的外國人重視給自己起一個地道的中國名字,你知道哪些,請留言告訴我們。
參考資料:
(日)加藤隆三木著,唐風和月 阿倍仲麻呂傳,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何寅,許光華編著.國外漢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毛佩琦主編,中國長城志 人物,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劉宜慶著,大師之大 西南聯大風雲記,遼寧人民出版社,2020.
徐永清.地圖簡史[M].商務印書館,2019.
葉君洋.再論Matteo Ricci之漢名“利瑪竇”及尊名“西泰”[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7(06):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