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采用時間軸順序,先看唐朝的行政區劃
唐朝的行政區劃,以關內道為核心,以山川形便和區域人口規模為唯二劃分依據,這也是依據古代中原傳統,最早的《禹貢》九州就是依據山脈和河流來劃分行政區(後文有描述)
古代中國的行政區劃是服務於中央集權對地方的防務、政治、經濟控制的,其中防務又是核心的重中之重,畢竟安全問題是古典皇權考慮的第一要素!
唐朝初年全國劃分為10個道,這個結構的主要目的是在防務上拱衛關內道(關內道就是以長安洛陽為尤其是關中地區為核心的京畿道,在唐朝統治者看來,哪怕關東和江南打個稀巴爛,只要潼關不失,唐朝的防務安全就沒有顛覆性的危機)
唐朝劃分行政區域的山川形便主要依據有: 河水、西河(河水中游從包頭到三門峽的南北流向段)、太行山、秦嶺、南嶺、大江(唐朝人把江水叫做大江)、淮水、劍閣
唐朝起源於關西的關隴世家,這個世家源起北魏的邊防六鎮,重視騎射,以關中為本位,比如 秦嶺以南 大江以北 謂之山南道,大江之南到南嶺之間的廣大區域簡單粗暴的統歸江南道(後來拆分為江東 江西 黔中 三道)
演化
元朝的行政劃分是中國行政區劃的分水嶺,打破了山川形便
在元朝以前,中國的地方割據呈現出週期性的常態,所謂天下合久必分,這和依據山川形便劃分行政區有一定關係,比如前蜀和後蜀都是先後利用蜀地的封閉性從而脫離中原政權。
而元朝以後,地緣上最容易割據的四川都不在具備脫離大一統專制皇權的實力了,這是為何?
元朝在征服所有漢人地區後,需要排除地方割據和反抗的潛在防務威脅。那麼,割裂所有固有的人文區域就是個好辦法,將原本不屬於同一個人文區的地區糅合到一起,比如,將四川的門戶漢中糅合進陝西,使四川地方軍閥自立門戶的難度增加了很多。
元朝的做法也得到了明清的繼承和加強,從而成就明清的大一統專制中央皇權集權制度發展到高峰(明清的專制皇權的高度集權權利集中程度是全球歷史上的集大成者)
下圖:人文分割槽分佈主要受制於山川形便,比如古人就意識到衡山(衡山最開始在大別山)兩側的荊州和揚州風俗大別,所以又稱衡山為大別山。
《禹貢》所言及的九州劃分
九州的劃分依據 主要是以下十個山川形便:
衡山(南嶽 當時指大別山) 淮水 漢水 淮水 岱(東嶽) 海 濟水(現代河水下游是奪濟入海了) 河水 西河(指西部的到三門峽段南北向的河水) 黑水(一說為河水甘肅寧夏段 一說張掖酒泉的古內流河)
例如:
1 衡陽 漢陰維荊州,結定了荊州北界是漢水之南和衡山之南(那麼就不包括南陽盆地了 二南陽盆地是漢代荊州的核心區),其中衡山即今日的大別山,項羽分封的衡山國是也,“大別”蓋取荊州揚州人文風俗之大別也。大禹時期揚州的核心區在皖北淮南一帶
2 四瀆
四瀆是江水 濟水 淮水 河水(河水指三門峽到入海口段 包頭到三門峽南北流向段謂之西河 河水上游謂之黑水)
備註:
雍州 核心區為關中盆地 即涇水河谷+渭水河谷 雍容一詞描述了雍州之人之外貌 當時這裡可是龍山文化
禹域精華圖中藍色區域為容易開發的地區:關西平原(渭水盆地-汾水谷地)5萬平方公里漢中盆地 5
對照地形圖看 梁州核心區漢中地區地域狹小 但是當時天下總人口不多 漢中盆地作謂開發很早的老牌農業區能
梁州廣義上包括四川和雲南等地 但是禹貢時期梁州核心區是漢中盆地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