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聽說某位女性被立了“貞節牌坊”的時候,都會由衷地對她肅然起敬。貞節牌坊是給那些為了亡夫終身不嫁或者殉情的女性至高無上的評價。
但是人們真的對“貞節牌坊”瞭解嗎?它其實是壓在女性身上的一座大山。古代總是要求女子要從一而終,甚至丈夫死了也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守寡一輩子。
“貞潔”本是女子自願為丈夫付出的愛意,可是後來發展到成為了所有女人身上的枷鎖。從古至今因為“貞節牌坊”受到迫害的女性實在太多了,她們的青春就被無情地埋葬在這個冷冰冰的牌坊中。
歷史的印記
在安徽省歙縣有一座古老的村落,名叫許村。在唐朝末年,有許多姓許的人氏遷居到這裡,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繁衍成了一個大家族,因此將這個村子以姓命名。
許村是安徽最古老的村落之一,這裡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築物,因此也成為了我國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
走進許村,你會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李白對他讚譽有加,王安石等著名詩人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句。
高陽橋經過千年風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是到許村必須打卡的景點。在許村中還有許多牌坊,甚至成為了這裡一種特殊的標誌。
如徽州最小的牌坊“雙節孝坊”,是一位丈夫為了他的妻子和小妾所立。五馬坊是許村最為知名的牌坊,是由抗倭名將許伯升在明朝時期所修建,當時他從管轄地一路修建到許村,共修了99座牌坊。
除此之外,還有冰寒玉潔坊、雙壽承恩坊、薇省坊、大郡伯第坊等等。其他的民房古居更是數不勝數。每一座牌坊都耐人尋味,人們追尋歷史的印記,無非是追尋它們背後的故事。
每一個牌坊的背後都有一段沉重的歷史,當然存在著這麼多牌坊的許村怎麼會少得了“貞節牌坊”呢。在許村有個景點叫牆裡門,也有網友稱為門牆裡,叫法不同但是同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的背後是一個讓人聞之悲痛的故事,古老的門牆裡裝載的是一個女人窮其一生都無法走出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並不是她想要的,她歷經50年守護的世界也只是別人所謂的“面子”。
這個一個最應該立下“貞節牌坊”的地方,但卻最終也沒能如願。這個女人甚至都沒留下名字,別人都叫她胡氏。
為丈夫守節
明朝初年,許村出了一位大官名叫許伯升,他因為抗擊倭寇立下功勞被朱元璋任命為福建知府。他是許家的長子,底下還有兩個弟弟。大哥做了大官,弟弟們也很爭氣,在外經商賺了不少家產。
不久後,弟弟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胡氏,夫妻倆婚後也是恩愛有加。兩人度過了一個月的甜蜜期之後,丈夫就要出門談生意了,臨走前還說等有時間帶上胡氏一起外出見見世面。
胡氏送走了丈夫之後,每天都在等待著夫君回來。過些時日,胡氏便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她欣喜地想要跟丈夫分享這個喜悅。可是她卻等來了丈夫在外暴斃身亡的訊息。
年紀輕輕就失去了丈夫,胡氏一下子承受不住打擊直接病倒了。她整日以淚洗面,鬱鬱寡歡。悲痛過後才想起腹中還有個孩子,於是又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此時許伯升回來料理弟弟的後事,他把胡氏叫到跟前,問她:“你以後有什麼打算?想改嫁嗎?”胡氏搖搖頭說:“我已經懷了許家的骨肉,我要替丈夫守節”。
這話聽得許伯升欣喜不已,要知道當時如果有女子願意為丈夫守節,那在整個家族中都是無上光榮的事。有些人甚至為了這種“光榮”不惜逼著女性去守節。
而胡氏沒想到自己今日所下的決定,會讓她在日後的歲月中成為了孤獨的伴侶。古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當時許伯升也考慮到了這點,於是便為胡氏打造了一個“牆裡門”,讓她可以安心守節。
這個牆門裡,就是一個類似於四合院的小院子,只不過四周的牆都有兩米多高,所有的堂屋和房間連窗戶都沒有,只留下一個僅一人通行的狹小門口與外界連通。
胡氏便在這裡安靜地養胎,平時會有傭人給她送吃的,為了生活方便,許伯升還招人在院子裡打造了一口水井,這口井至今還尚存。
又是一年的四季輪轉,胡氏每天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無法感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但隨著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不久後一個男孩就出生了,胡氏看著那張酷似丈夫的小臉,笑著落下了眼淚。
在這“與世隔絕”的世界裡,因為這個男孩的到來開始有了生機,胡氏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這個男孩的身上。
隨著男孩一天天長大,他也到了可以進學堂的年紀,於是許伯升把他帶走了,還幫他取名為許天相。從此後,胡氏很少能看見自己的兒子,每一次見面兒子就長大了很多,她也老了很多。
悲情女人的一生
許天相被送到外面讀書之後,他也非常的爭氣,不僅考上了功名還做了地方官。而胡氏依然每天待在牆裡門中,似乎外面的世界已經與她無關。
苦悶嗎?心累嗎?那肯定是有的,但卻是她自己選擇的路。也許當初下定決心要為丈夫守節的時候,她從沒想過今天會過這樣的日子。午夜夢迴總是會想起丈夫的溫存還有兒子的乖巧。
但醒來後一切都化成了過眼雲煙,她可能還會想,如果當初選擇改嫁那一切會不會不一樣。常年的孤獨生活讓胡氏都快忘記了時間還會流逝,歲月還會更替,直到長大成人的兒子重新回到她的面前。
一日,許天相榮歸故里,第一時間就去看望了母親。胡氏臉上的皺紋和斑白的發跡透露著滄桑。想起母親這些年的苦悶,許天相潸然淚下。
隨後他找到大伯許伯升,讓他叫人拆除“牆裡門”還母親的自由,可是許伯升沒有同意。無奈之下,許天相只能上奏朝廷,說明了母親替父親守節的壯舉,希望朝廷做主能恢復她的自由。
後來皇帝非常感動,於是命人將“牆裡門”給拆了。雖然圍牆拆掉了,但是胡氏的心門卻關閉了。多年的幽禁生活,她已經喪失了與人交流的能力,她寧願繼續守在這個庭院中。
不久後,68歲的胡氏在“牆裡門”病逝,她的棺墩被人從側門抬出,從她踏進這個地方到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她渴望過的自由直到去世時才得以實現。
後來他的兒子將她的事蹟鐫刻成碑文貼在“牆裡門”中,前來許村旅遊的遊客在瞭解這個故事之後,無不為之動容,但更多的是為了胡氏而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