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乾隆年間才有的。宋代將《史記》到《新五代史》編集在一起,稱之為十七史。清代的時候,加上《宋史》《遼史》《金史》《元史》,稱之為二十一史。到了乾隆年間,《明史》修好加入,改為二十二史。後來,又把《舊唐書》《舊五代史》收入,合稱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是二十五史,最後補上《新元史》就是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加起來3200多卷,每天讀一卷,也需要九年多。但是,古往今來通讀的人並不多。
清朝三大史評名作,分別是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的《二十二史考異》、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雖然名稱各異,由於是首尾相貫,說他們通讀過是可以的。其中,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不包括《宋史》《金史》《遼史》《元史》,錢大昕的書裡沒有《明史》。趙翼雖說是二十二史,但是卻加上了《舊唐書》《舊五代史》,是貨真價實的二十四史。
近代重慶合州人張森楷以一己之力用21年的時間,在1900年完成了《二十四史校勘記》。可惜後來遺失了一部分,沒有出版。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的時候,從南京圖書館借去手稿參考,也算是沒有遺珠之恨。
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的名氣就大多了,手稿也幸運多了。張元濟主持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寫下了大量的校勘記。其中一部分作為《校史隨筆》出版,校勘記後來整理出版,嘉惠學林,令人景仰!
張伯駒的女兒回憶自己的父親,說他二十幾歲《二十四史》讀過兩遍。我是不大相信,也沒有證據反駁,姑且作為一說。
著名的唐史學家黃永年在年輕的時候拜在呂思勉的門下,曾回憶道,有人說呂思勉二十四史讀過三遍,他認為呂思勉讀過七遍。儘管是親眼所見,數字存疑,但是呂思勉通讀過數遍是決然無疑的!
顧頡剛是點校二十四史的負責人,他自己一生社會、教學活動繁忙,除了專著之外,還留下五百萬字的讀書筆記。要說他讀完了,我也相信,不過他沒說,這正是學者的謙虛之處。
還有一人,我相信他也讀完了,就是鄧之誠。1917年就是北大教授,北大和燕京大學歷史系的著名學者大多出自他的門下,著有《中華二千年史》。他精通鑑賞、酷愛收藏,他的藏書大多是清代人的稿本、善本,多達十餘萬卷,後來捐贈給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這也是現代清史編纂重要的史料來源。
所以,我覺得真正讀完二十四史的人,要麼像趙翼那樣寫一本《二十二史札記》,要麼像呂思勉那樣把中國歷史從頭寫到尾,否則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