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01)楚熊蚤:原名鬻熊,周文王的火師,楚國的創始奠基人
餘大中
楚熊蚤(前1046年-?),原名鬻熊,羋姓,名熊,又稱鬻熊子、鬻子。
羋姓是“祝融八姓”之一。相傳,祝融是帝嚳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國語·鄭語》記載:“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羋姓始祖為季連。鬻熊是季連的後世子孫。從鬻熊開始以熊為氏。
鬻熊是楚國的創始奠基人。商朝末年,鬻熊背棄商紂王,西行投奔周文王,併成為周文王姬昌的火師,是商周時期的重要官員,祭祀時持火之人。《史記·楚世家》記載:“鬻熊子事文王”,其意思為“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周文王”,可見鬻熊對周文王是多麼的恭敬和忠誠。周武王時期,情況略有波折,但到了周成王時期,因為感念鬻熊的功勞,周成王姬誦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子爵,楚國從此開始正式建國,躋身於諸侯之列,後來延續了八百年曆史。
鬻熊也是史上已知的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留有《鬻子》一書傳世。《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有《鬻子》二十二篇,小說家類有《鬻子說》十九篇,今本《鬻子》一卷。
鬻熊認為:“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而且強調:“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並且進一步指出:“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見信。”概括起來講,行道既需要明君,也需要賢臣,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臣子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關鍵要看君主是不是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