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從地理上分析,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核心區域,都有一定的地理屏障以建立防禦線,如羅馬帝國在英格蘭北部的泰恩山谷附近,建立了哈德良長城,波斯帝國也曾依靠厄爾布林士山脈和裡海,建立了著名的“紅蛇牆”(戈爾甘長城,全球第二大長城),更別說中國在北方多條山脈上建立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就連我國東部的朝鮮半島,也在高麗王朝時期,為防禦北方契丹、女真等族的入侵,在北部的群山峻嶺上修築了千里長城,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而中國北部的俄羅斯卻是是一個難以自我防衛的國家,尤其是俄國的核心區域——歐洲部分,畢竟這裡是著名的東歐平原。西部平坦的地形,致使俄羅斯的核心區域,自中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開始直至今日,根本沒有山川、海洋可以為其提供保護,其防禦更多不是憑藉地形上的障礙,而是依靠惡劣的氣候和遼闊的國土,逐步在後退中瓦解敵人的實力,待時機成熟時再進行反攻,採用這種防禦方式的俄國雖然取得了多次勝利,可由於戰爭長期發生在自己國土上,再加上堅壁清野以及長期戰爭的破壞,即使最終了取得勝利,俄國的損失往往也很慘痛,雖然出於無奈不過俄國也只能這麼做,近千年以來俄國只能在一次次外敵入侵中痛苦掙扎。
歷史上,對俄國的入侵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歐亞大草原和波德平原,前者代表如蒙古人,後者如條頓騎士團、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德意志第一帝國、納粹帝國。而對蒙古人的二百餘年的驅逐,助推俄羅斯國家的形成,不過對歐洲的防禦最終都以慘勝告終。值得提及的是,今日的克里姆林宮,當年就是欽察汗國(也被稱為金帳汗國)的宮帳,而莫斯科直到蒙古人到來後才發展起來。就連俄羅斯人自己也承認,正是蒙古人,才將此前各自為政的俄羅斯各公國整合在一起的。
克里姆林宮▼
為了彌補自身防禦上的缺陷,俄羅斯在擺脫蒙古人的控制後,逐漸走向了擴張之路,並最終形成了今日的俄羅斯。
15世紀晚期,伊凡三世統治下的莫斯科大公國,向西擴張至普里佩特沼澤地(白俄羅斯的南部及烏克蘭的北部),恢復與原基輔羅斯地區(東斯拉夫人文化的發源地)的接壤。然而,莫斯科公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北方和東方,畢竟金帳汗國才是此時最大的威脅,不有俄國人沒有直接進攻他們,而是先佔領了北至北極、東至烏拉爾山脈的廣袤森林,莫斯科公國之所以如此順利佔領這裡,主要是因為金帳汗國的蒙古人覺得這裡沒有價值罷了......
其實除了這一地區沒什麼價值外,也有蒙古人的戰法有關。自從成吉思汗起兵後,蒙古軍隊最擅長的就是“安息戰法”,其主要依靠的除了超強的組織能力和紀律性以外,也與蒙古軍隊高超的機動能力有關。眾所周知,森林地帶是不利於騎兵作戰的,金帳汗國也不是沒有干涉莫斯科公國的擴張,只不過由於內部的爭權奪利以及伊凡三世高明的外交手段,促使金帳汗國無法全力干預其擴張。
至16世紀中葉,在基本解決了蒙古人的威脅後,在伊凡四世(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的統治下,俄國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險要地形,如高加索山脈、達烏拉爾山等地區,除此之外還控制力了廣袤且富庶的南俄草原。
阿斯特拉罕▼
除此之外,此時期的俄羅斯,相繼滅掉了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以及阿斯特拉罕汗國等國家,喀山汗國的滅亡掃除了俄國人深入西伯利亞的威脅,西伯利亞汗國的滅亡,打通了俄羅斯連線中國西北的通道,並讓俄國人掌控了利潤豐厚的水產和皮毛資源,更進一步促使俄國人繼續東進。而至於阿斯特拉罕汗國地區就更加重要了,該國滅亡後,俄國人完全控制了從中亞草原——伏爾加河——頓河——歐洲的草原貿易路線(草原絲綢之路)。俄國控制此地,首先可以將其營造成前出草原世界的橋頭堡、其次還可以此為起點沿西伯利亞南側向東擴張,而且還可以透過陸路與海路,將俄羅斯內地與黑海和裡海連線在一起。
俄羅斯人在任何一個時期,都很難指望天然屏障來保護自己,即使北方有北極保護,南方以黑海-高加索為防線,可東西兩面卻是門戶洞開。西方的入侵者可以輕易繞過普利皮亞特沼澤,而東方的廣闊森林,也只能起到放慢遊牧民族的侵略步伐的作用。
面對東西兩面,俄國就需要不斷的擴充套件緩衝區,靠消耗和時間來贏得勝利,以至於為了獲得充足的防禦,俄國需要不斷向外擴張,並採用各種手段維持國內的穩定。
18世紀,在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統治下,俄國竭盡全力向西擴張,西南方向,吞併烏克蘭,一直推進至喀爾巴阡山,吞併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通向海洋世界(美國佛羅里達州也有一座聖彼得堡,如今兩城仍然保持著“孿生城市”關係)。
其實俄羅斯帝國也擁有過海外殖民地的,除了我們熟知的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外,俄羅斯人也試圖在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亞丁灣西岸的吉布提,甚至就連號稱太平洋十字路口的“夏威夷群島”,俄國人也試圖染指這裡並建立了三座堡壘(俄美公司),不過由於沒有得到俄羅斯公國的支援以及美國的從中作梗,最終俄羅斯人無奈退出了夏威夷群島。頗為有趣的是,彼得大帝從未踏上過非洲,同時期的俄國也沒有長期佔領過任何一塊非洲殖民地,不過在彼得大帝身邊卻有兩名黑人朝臣,而其中一名還是普希金的曾祖父。
彼得大帝身邊的黑人朝臣▼
地理位置重要且資源豐富的的夏威夷群島,日本人也試圖控制這裡,甚至一度超過了當地總人口的半數,其中甚至還有不少退伍士兵,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值得提及的是,今日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地區,俄羅斯人於1812年在當地建立了“羅斯堡”,而其南部60裡處就是舊金山市了,其是由西班牙人建立的,建設初衷是為了防止俄國人繼續向南擴張,不過最終舊金山還是被美國得到了(1846年美墨戰爭爆發後不久,美國海軍准將約翰·斯洛克率軍佔領了這裡)。
然而,由於歐洲北部平原向東一直連線到東歐平原,俄國人雖然在喀爾巴阡山建立了防禦線,但面向西歐仍是一路的平坦(這樣看來莫非要一路征服到法國。。),雖然在波羅的海地區消滅了條頓騎士團、立陶宛大公國等勢力,但也相當於將外部威脅轉為內部威脅(如今他們當然隨著蘇聯解體而獨立出來了)。這種表面上的快速擴張掩蓋了俄羅斯帝國內部的巨大差異,這種社會整合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完成。
並且俄羅斯也缺少壓倒性的人口優勢,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雖然地域廣闊,但相對於面積,卻人口稀少,其人口集中在歐洲部分,但由於在擴張中吸收大量其他民族,俄羅斯民族的人口只能勉強超過50%。值得提及的是,在二戰時期,數十萬朝鮮人從俄羅斯東部地區遷移到了中亞地區,至今中亞五國大約有35萬朝鮮人居住在這裡,不過他們更願意稱自己為“高麗”人。
蘇聯“搖滾之父”維克多·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