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戰爆發到國民黨退出大陸,國軍軍銜標誌的變化,可分為兩個階段:1936年1月至1946年3月,1946年3月至1949年9月。總的來說,抗戰爆發前,國軍軍銜標誌受日軍影響較大,而抗戰勝利後,國軍軍銜標誌受美軍影響較大。
一、抗戰勝利之前的國軍軍銜標誌(1936年1月至1946年3月)
1、兵種識別色
1935年12月13日,國民政府軍委會發布了新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服制條例》,其中就規定了各兵科的識別色,用於區分各兵種,但將官不分科。兵科識別色在各種軍銜標識上都會有體現。
2、軍官及士兵領章
此階段的軍銜標誌為領章,將官中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的領章樣式一樣。以步兵為例,國軍軍銜標誌如下↓
國軍步兵少校領章實物圖片,其背面有製造工廠的資訊↓
將官的軍銜領章底板都是黃色,不分兵種↓
校官及以下用兵科識別色分科,下圖的步兵上校軍銜領章,上面三根紅槓便是兵科識別色。如果這三根槓槓是藍色的,那表示這是炮兵上校↓
而下圖這個軍士領章,中間的橫槓顏色固定為藍色,任何兵種的軍士都是這個顏色。藍槓上下的區域才是兵科識別色↓
幾名佩戴上士軍銜領章的國軍,從領章顏色的深淺推斷,這幾名國軍可能是騎兵↓
參謀和防空軍官的軍銜標誌比較特殊,佩帶時左邊領章為參謀或防空軍官的特殊領章,其底色為兵科識別色,右邊領章為正常的軍銜領章↓
在國軍的防空部隊中,不僅軍官的軍銜標誌為特殊領章,士兵的軍銜標誌也為特殊領章↓
3、特種符號
國軍陸軍中的特種業務或特科人員的識別,另以特種符號表示。其中的軍官和士兵的特種符號由紅色呢布製成,縱橫5cm大小,佩戴於左衣袖離袖口約12cm處。而其它軍屬人員(文職、技術人員)、軍校學員等,他們則於翻領上佩戴特殊的圓形符號↓
軍屬人員和軍校學員衣領上的特種符號↓
一名中央軍軍校學生,領上面為特種符號,上面寫有“軍校”“學生”字樣↓
4、銜名符號(胸章)
在《國民革命軍陸軍服制條例》中,規定了陸軍官佐士兵、軍屬人員需在左胸上衣口袋之上綴銜名符號,也就是胸章。胸章規格為長9cm,寬5cm,上面寫明瞭隸屬、階級、姓名、職務等資訊。
(1)軍官胸章
軍官胸章最外一圈的顏色代表官階,紅色為將官,黃色為校官,藍色為尉官。左邊的三角形數量與領章上三角形數量一致,三角形旁邊的豎立色帶為兵科識別色,注意將官是沒有這個兵科識別色的。胸章最右邊為佩戴者姓名↓
軍官胸章的實物圖片如下↓
傅作義胸前的上將胸章,沒有兵科識別色豎條↓
下面這個影視劇中的領章和胸章做得還像那麼回事,少校營長,軍銜和軍職也能對上號↓
比起上面的來,楚雲飛的胸章就有點不一樣了,可能楚雲飛是晉綏軍,所以胸章與中央軍不一樣,但更有可能是服裝組胡亂搞上去的,因為《亮劍》中本身就存在亂用服裝和軍銜標誌的問題↓
(2)士兵胸章:士兵胸章的大小與軍官一樣,但樣式有所不同,軍士左邊印兩道兵科識別色豎條,兵印一道兵科識別色豎條↓
一組士兵胸章實物圖片↓
一名衣裳破爛的國軍士兵,二等兵領章和胸章清晰可見↓
(3)軍屬人員的胸章
國軍中的文官、軍法法官、秘書、書記員、翻譯、技術人員等統稱軍屬人員。他們不用軍銜領章,只在翻領上佩戴特殊的圓形符號,其級別以左胸上佩戴的軍屬胸章表明。軍屬人員的級別稱呼在軍官的軍銜上加個“同”字,如“同上尉”,“同上校”,最高級別為“同少將”↓
(4)公役伕役胸章:在國軍中還有一類人,他們是各部隊、各軍事機關及學校的衛士、傳達士兵、炊事兵、飼養兵等,被稱為公役、伕役。他們服裝與士兵一樣,但不用領章,不束皮帶,其等級在胸章上標明↓
5、臂章
臂章縫於左臂之上,以表明所屬部隊的番號,其尺寸為長10cm,寬6.5cm,上面的圖案顏色為藍色,樣式如下↓
陸軍第87師、陸軍工兵第一團、陸軍第5軍、陸軍獨立第40旅臂章樣式
一組臂章的實物圖片↓
我們在老照片和影視劇中最常看到的還是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臂章↓
而非中央軍的臂章可能自成體系。比如下圖為粵系第一集團軍第三軍某軍官所佩戴的臂章與胸章。胸章與中央軍的一樣,但臂章則不一樣,IIIA是第三軍,III是羅馬數字三,A為英文字母替代“軍”。
二、抗戰勝利之後的國軍軍銜標誌(1946年3月至1949年9月)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受到美國大力援助,國軍的軍銜標誌也大受影響,1946年3月,國民黨決定對國軍進行整編,軍服和軍銜款式也重新進行了設計。
這個階段的國軍軍銜標誌,和抗戰勝利之前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變成了美式風格。軍官的軍銜標誌,由領章變成了肩章,兵科識別色的作用由領上的兵種符號所代替。
兵種符號如下圖所示↓
下圖展示了新式軍服上軍銜標誌與兵種符號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為戴老軍銜的將官、戴新軍銜的將官、戴新軍銜的步兵校官、戴新軍銜的步兵尉官↓
即使是當時掌握了相當資源的國民黨,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國軍軍服換裝完畢。內戰全面爆發之後,許多國民黨軍還沒來得及換裝就被解放軍殲滅,所以我們看以前的老照片,發現那時的國軍不僅軍服款式混亂,軍銜標誌也非常混亂,新的舊的混搭的都有。
1946年6月時的蔣介石,軍服是新式的中山式軍服,但軍銜標誌還是老式的領章,肩上還沒有五顆星↓
1948年3月時的白崇禧,肩上是新式的一級上將軍銜肩章,領上為將官專用的梅花符號↓
1947年2月,在東北的國軍,已有新式軍服出現,但軍銜標誌還是老式的領章↓
三,國軍勳表(勳略)
勳表是軍人的一種身份證明,為統一規格的長方形板條,裡面包含有佩戴者的服役年限、級別、個人履歷等資訊。
早在1929年,國民政府就確立了勳表制度,但直到抗戰前,都很少有佩戴勳表的。直到抗戰期間,隨著外事活動的增多,勳表的榮譽性和裝飾性才受到重視,在外國友人和重要場合面前,國軍將領也開始佩戴起勳表。
四、國軍軍銜與軍職常見對應關係,軍銜的晉升年限
國軍軍銜與軍職常見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為適應抗戰需要,1939年5月7日,軍令部發出戰時任官暫行辦法,將戰前定的晉級年限相應縮短。然而3年後,發現由於軍職上升過快,不僅導致軍官閱歷不足,而且大量軍職都擁擠在了上校階段。於是軍委會於1942年5月15日重新發布了新的晉級年限↓
五、國軍軍官都穿美式小開領軍服?別被影視劇誤導了!
在一些影視劇中,在表現國共內戰時的國軍時,動不動就是清一色的西服開領式美式軍服,當年果真如此?其實真實情況是,當時只有國民黨少數嫡系部隊才換裝了這種美式軍服,國軍主流還是中山式軍服。
在淮海戰役中,李彌率領的十三兵團是蔣介石嫡系部隊,從下面這張“李彌乾飯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穿的都不是美式軍服,而是立領的中山式軍服,所以說電視上動不動就都穿起美式開領軍服有多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