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於初跑者,先提升耐力,還是先練速度?
對於初跑者,先提升耐力,讓自己跑得健康持久,具備完賽的能力才是王道,既在六個小時之內,能以輕鬆不累的節奏啃下42.195公里。光有速度,沒有耐力,後繼乏力,會崩盤;沒有速度,但有耐力,至少能保證完賽吧!對於初跑者來說,先透過慢跑,提升有氧耐力,先具備完賽的能力,再根據個人能力,適當提速。耐力是基礎,力量是輔助,若想跑得健康,先保證基礎跑量,能力範圍之內,儘量把跑量拉足,跑量不夠,後半程十有八九會崩,半馬可能不需要多大的跑量,就足夠你完賽,但全馬不一樣,跑的是最後10公里,長距離要適當拉拉,跑量絕對不能欠賬,否則誰崩誰知道;再適當核心力量訓練,提升肌耐力,與柔韌性,讓肌肉具備耐抗的能力。總而言之,耐力是基礎,包括心肺功能以及肌肉的耐受力都要跟上,基本薄弱,光拉速,只會積攢疲勞,甚至受傷。
總結如下:
對於初跑者,慢跑先行,力量也要跟上,先不著急拉速,透過有氧慢跑,把基礎打牢。
二、膝蓋疼怎麼辦?需要注意什麼?
痠痛,減速減量,慢跑調整過渡;刺痛,就要休跑靜養;持續疼痛去醫院檢查一下,必要的時候,做個磁共振。
膝蓋出現問題,不是小事,一定要注意身體發出來的危險訊號。不要依然高步頻、大步幅,過度使用膝蓋,這樣只會讓你雪上加霜。記住,半月板的磨損是不可逆的,且跑且珍惜。
第一,先減低運動負荷,把量和速度降下來,慢跑調整過渡,透過較低的運動負荷進行恢復。比如以前5分配,15公里,此刻,慢跑30分鐘,怎麼舒服怎麼跑。
第二,休息,或者跑一休一,身體出現問題,可能運動負荷過大,超出身體極限,這時候休息是最好的辦法。
第三,加強膝關節力量訓練,練習彈力繩,或者靠牆靜蹲。提升膝蓋周圍肌肉的耐受力以及柔韌性,預防傷病。
第四,持續疼痛去醫院,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不要盲目硬撐,把膝蓋跑廢了!
三、如何判斷運動過量?
1、身體上有明顯的反應,比如肌肉痠痛,膝蓋,跟腱出現問題,且反反覆覆,尤其運動負荷過大,這種反應更明顯。
2、心理上的反應,比如,失眠,食慾不振,厭跑等,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休息。
3、運動過頻,喜歡快節奏,又不注重恢復,導致疲勞堆積,不僅影響訓練質量,還會出現受傷。
對策:
1、跑休結合,不要天天跑,也無需長距離打底。有氧為主,適當強度,注重力量訓練。
2、監測心率,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心率持續偏高,就要學會調節,不要一意孤行。
3、嘗試交叉運動,穿插較輕的運動負荷,放鬆恢復跑,騎行,爬山,游泳等。
4、注重跑後恢復,拉伸一定要充分到位,可藉助滾動泡沫軸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