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影片火了,看過的網友直呼太真實。
影片中,一個男人正在安靜地看書。
而一旁的女人卻劈頭蓋臉對他一頓罵:
“我怎麼會嫁給你這樣的人?”
“老婆你養不起,孩子你也養不起。”
“我當初真的是腦子進水了,才嫁給你。”
聽著女人如同刀子一樣的話,男人沉默片刻後,開門離去。
女人見此,憤怒地說:
“你有本事去,你就別回來了!”
可是,當天色漸晚,男人還沒回來。
原先氣勢洶洶,囔著回來就要收拾他的女人,在這一刻,心急如焚。
擔憂男人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車禍?
萬一真的遇到了車禍,有沒有好心人幫忙送醫院?
可萬一沒錢,別人不給治,那可怎麼辦?
女人越想越害怕,最終帶著哭腔撥了電話:
“你好,請問是交通事故查詢中心嗎?”
01
如果你是她的老公,你是什麼感受?
是不是對她又愛又恨?
她是傷你最深的人,卻又是最關心你的人。
你想恨她!
但又無法對她抱有滿腔的恨意,
因為你知道她的心是愛你的。
這位女士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讓人在某一刻認為她是好人,在關心自己。
同時,也讓人在某一刻認為她是壞人,在傷害自己。
因此,網上對“刀子嘴豆腐心”的態度,
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一方認為根本沒有什麼“刀子嘴豆腐心”,
其實應該是“刀子嘴刀子心”。
杭州一名15歲的初二學生寫下遺書,然後自殺。
遺書中寫道:
“媽媽,當你看到這些字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
我知道,我這樣很自私。
但我對於你那句‘你給我去死好了’,這句話刻骨銘心。”
這位母親的“刀子嘴”,
最後將自己的孩子殺死了。
而另一方,認為“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是最吃虧的好人。
1997年,35歲的宋丹丹結束了婚姻,
情緒十分糟糕。
有一天,好友倪萍打來電話,詢問她:
“在做什麼呀?”
宋丹丹只回了2個字:
“想死。”
倪萍一聽,一下子就急了。
立馬勸宋丹丹不要死,
如果宋丹丹沒事情做,可以來自己家裡擦地。
後來,宋丹丹去了倪萍家裡。
一推開門,
發現倪萍做了一桌子好菜,還有姥姥在一旁。
吃飯時,倪萍和姥姥一直開導她。
兩人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親密,但是好景不長。
有一次,她們和一眾朋友在飯店聚餐。
吃飯的時候,宋丹丹向眾人炫耀:
“倪萍是我最好的朋友。”
結果,倪萍回了一句:
“你誰啊,我才認識你幾天?”
原本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卻讓宋丹丹感到十分難堪。
於是,兩人的關係也就慢慢變淡。
甚至最後再無聯絡。
“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會在你跌落谷底時,用力拉你一把。
但這份恩情最終也敵不過一句傷人的話。
他們可不是最吃虧的好人嗎?
02
但實際上,他們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一位病人。
薩提亞認為,
“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和他人的溝通模式,
是指責型的生存姿態 。
人在成長時期,當感受到外界威脅時,
會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例如討好、指責、理智)去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長此以往,
這種應對方式就會逐漸固化成生存姿態。
而選擇指責這種應對方式的人,往往自我價值認可度低。
對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非常高,
不接納自己“不夠好”。
因為只有覺得自己足夠完美,
內心的自我價值感才會提升,
才能獲得安全感、滿足感。
但是人永遠無法做到完美。
所以指責型的人,
會透過兩種方式來滿足“完美”需求:
迫使自己特別努力;
或將需求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愛人、孩子、朋友……
藉助他們來達到自己在某方面的高要求。
而一旦對方沒有做到,就開始指責、抱怨。
指責別人,
可以避免體驗到“自己不夠好”這種感受。
但本質上,
還是在指責自己“不夠好”。
所以,他們最顯著的特點是經常會有攻擊性的言語表現。
但事後會感到後悔,可還是無法控制自己。
比如,當他們在指責對方時:
“這都是你的錯!”
但內心深處卻是:
“我討厭犯錯誤,犯錯誤的我將不再優秀了。”
看到對方難過的模樣,內心想停止攻擊,但又會認為:
“如果這時我表現出脆弱,他可能就不會尊重我了。”
為什麼他們會有這麼擰巴的溝通模式?
一些人因為年幼時的成長環境,
導致心靈受創傷。
這些創傷並未因為時間散去,
而是被自己壓抑著。
但是負面情緒越是被壓抑,越是得不到傾訴和理解,就越有可能付諸行動。
最終,就會向他人宣洩這份痛苦。
而最適合宣洩的物件就是孩子。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習慣性指責孩子,認為所有的過錯都是孩子造成的。
更是產生了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父母錯了也是對的。”
“孩子要完全服從父母。”
…….
因為他們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痛苦,接受過這樣的認知。
所以就這樣繼續將它傳遞給自己的後代:
嚴苛、強勢、指責型父母,培養出自我價值認可度低的孩子;
孩子成年後,又繼續扮演指責型父母的角色,
將下一代培養成自我價值認可度低的孩子。
價值認可度低的人,
無法正視自己脆弱的一面,
更討厭讓他人看到這樣的自己。
因為這樣自己可能會面臨被他人傷害的風險。
所以他們喜歡透過對他人的指責獲得控制感,
以此來樹立自己強大的形象,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在一檔情感節目中,有一對情侶鬧分手。
因為男孩抱怨女友在生活中,
總是指責自己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天天數落自己,他實在是忍不了了。
後來,經過情感導師的分析,
女孩才覺察到,自己是因為年紀比男孩大,學歷比男孩低,
潛意識裡害怕自己會被男友拋棄。
所以透過不斷指責男友,獲得控制感,建立自己強大的形象。
03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他們改變?
★自我覺察
他們只有真正意識到“刀子嘴豆腐心”對他們而言,是個問題,
才會下定決心去解決它。
不然就像成語典故《諱疾忌醫》說的一樣,
神醫扁鵲再三提醒蔡桓公,可是蔡桓公一直不當一回事。
最終,他病入膏肓,撒手人寰。
當他們冷靜的時候,
讓他們寫下攻擊他人的言語,
想象這些話是別人用來指責他們,詢問他們是什麼感受?
用換位思考引發他們的後悔和愧疚之情,
從而讓他們下定決心。
★坦誠接受
讓他們直面自身的缺點,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做到。
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受到威脅。
所以,不妨讓他們嘗試主動犯一點小錯誤,
讓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不完美,並不會影響自我價值。
例如,讓他們體驗,吃飯時,筷子掉落在地,出門後,沒帶鑰匙。
這就是利用暴露療法,
讓他們直面自己的錯誤,然後逐漸坦誠接受自己。
★改變不合理信念的極端詞彙
當發現他們大腦中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可以讓他們,
將這些信念中的一些詞彙進行改變。
例如:
“孩子要完全服從父母”可以先變成“孩子可以服從父母”,
然後再進一步變為“孩子可以有時服從父母”。
逐步讓他們意識到,
不那麼控制他人,或者不表現得那麼強大,
自己一樣值得被他人尊重和認可!
因此,當你身邊人是“刀子嘴豆腐心”,
請告訴他:
“你只是心裡生病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END-
有煩惱,想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