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里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首的華約在歐洲劍拔弩張,軍備競賽持續了40年。在武器方面,美蘇各有千秋,雙方更是發展了四代噴氣式戰鬥機,然而,蘇(俄)制戰機在雷達和電子技術上的落後,一直到蘇聯解體都未能扭轉。
有一張外國網友繪製的上世紀80年代北約和華約戰鬥機,態勢感知和空戰能力對比圖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在這張時間點定為40年前的圖片上,參賽選手覆蓋了雙方主要戰鬥機,包括北約的F-15、F-16和F-18、幻影2000、狂風ADV(英國特有的制空型狂風)這些四代機(我們叫三代機),而華約的主要是改進型三代機(我們叫二代機),包括米格-25P“狐蝠”截擊機、米格-23後期型(ML/MLA/MLD等)、蘇-15“細嘴瓶”截擊機和華約使用最廣泛的米格-21“魚窩”戰鬥機。
不過,這張圖倒是有“田忌賽馬”的嫌疑,以西方戰鬥機“上等馬”來對付蘇制戰鬥機的“下等馬”。
美軍和北約成員獲得第四代戰鬥機的時間確實要早於蘇聯和華約,荷蘭、挪威等國都是1981年左右獲得了F-16,幻影2000是1984年開始服役的,而蘇制四代機中第一個服役的是1981年的米格-31“捕狐犬”,然後是1983年服役的米格-29,華約成員獲得“支點”已經是1986年後的事情了,經歷了T-10原型機設計推倒重來在T-10S基礎上研製的蘇-27,直到1985年才服役,但圖片上卻沒有一架蘇制四代機。
但是,美蘇戰鬥機在態勢感知能力上的差距確實是不言而喻的。80年代的西方戰鬥機都普及了使用平板縫隙天線的機載脈衝多普勒(PD)火控雷達,這種雷達利用多普勒效應消除了地面雜波,因此不僅搜尋距離很長,而且具備下視下射能力,比如F-15上的APG-63雷達,搜尋距離是米格-25P的“狐蝠”截擊機上的“狐火”雷達(RP-25“龍旋風-A”)的2倍以上,而且只有200多公斤重。
圖片:能烤死兔子的“旋風-A”雷達,收藏於法茲特龍雷達研究所博物館
而在此時,華約的改進型三代機配備的都還是單脈衝機載火控雷達,即使是米格-25P擁有的600千瓦驚人功率的“龍旋風-A”雷達,號稱可以在1公里內烤死一隻兔子,或者後期型的米格-23ML具備有限下視能力的“藍寶石-23”雷達,在多目標跟蹤能力、抗干擾能力上和西方差距很大。
在打擊手段上,西方四代機普及了“麻雀”和“天空閃光”(英國的“山寨”麻雀,義大利類似的“阿斯派德”後來被我們引進)、超530(法國)這樣的中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在射程上能夠顯著壓倒華約戰鬥機,而AIM-9L“響尾蛇”紅外格鬥空空導彈具備全向格鬥能力(可以迎面攻擊),這一差距直到蘇-27和米格-29標配的R-73(AA-11“箭手”)格鬥空空導彈服役,搭配頭盔式瞄準具才實現反超,而隨著AIM-120“阿姆拉姆”先進主動雷達末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在90年代服役,美蘇之間的中距彈差距始終未能補齊。
圖片:1984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18A發射AIM-9L
盛產數學天才的俄國人倒是很擅長使用“系統工程”,揚長避短解決自己的短板。
在機載火控雷達上,他們的通常做法就是“技術不夠、尺寸來湊”,使用大直徑、大功率雷達天線來提高探測距離,如蘇-27上的N001雷達,天線尺寸達到了900毫米,雖然採用了脈衝多普勒技術,但和米格-29上的N019雷達一樣都採用笨重而老掉牙的倒卡(倒置卡塞格倫)天線,N001重達近1噸,幾乎是與之同級的F-15上的APG-63的5倍。
圖片:印軍的米格-29吊裝N019雷達,它是N001的縮小版
當然,80年代蘇制戰鬥機在機載雷達方面也不是全無亮點。
米格-31“捕狐犬”截擊機上的N007“屏障”,是世界上第一部戰鬥機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功率極大可以“燒穿”敵方電子干擾,搭配“不死鳥斯基”R-33導彈,實現“下視下射”和多目標攻擊,米格-31、米格-29和蘇-27都普及了機載前視紅外系統(IRST),“光電雷達”作為補充態勢感知手段,可以在幾十公里外發現敵機,而歐洲的四代半戰鬥機“颱風”和“陣風”在2000年後服役,才普及了“光電雷達”。
在空對空打擊手段上,蘇聯人也有自己很獨特的解決方案。他們的中距空對空導彈,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探索使用雷達和紅外兩種導引頭來提高抗干擾能力,米格-29和蘇-27上的R-27(AA-10“楊樹”)也有兩種型號,R-27T紅外型射程甚至達到50公里,據說,我軍飛行員駕駛蘇-27/殲-11A和擁有更先進雷達和中距空空導彈的殲-10對抗時,經常使用R-27T“突襲”,它無需雷達照射,實現“靜默攻擊”。
當然,美蘇戰鬥機在雷達和電子技術上的差距,是雙方工業基礎、產業鏈佈局和科研實力差距的真實反映,經濟和工業才是軍事實力的真正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