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某博物館舉辦的書畫展中,清代書法家蘇廷玉的行書作品中見有數個“亂”字,在網上引發爭議:“簡體字是近現代才有的,清代書法作品中出現簡體,肯定是贗品。”其實,關於漢字繁簡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此次更是上升到了文物真偽判定的層面。那麼,漢字繁簡,到底能否成為判定文物真偽的定性標識?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1 繁簡併存是漢字起源現象,更是漢字生命現象
漢字究竟起源於什麼,歷來說法不一,但原始的圖畫與記號無疑為漢字的萌芽與誕生提供了胚胎和模型。儘管早期原始圖畫與記號的具體意義尚不明確,但線條多寡不一的相近形象,就已預示著未來脫胎於之的漢字必將有繁有簡。所以說,繁簡併存,在漢字起源之初就已如此。
漢字誕生後一直綿延不息而傳承使用至今,把數千年的歷史生命浸入中華文明的血肉骨髓。在漢字強大而傳奇般的生命歷程中,有兩種相反的現象共同推動著它向前演變與發展,這就是繁化與簡化。文字學家梁東漢說:“從圖畫文字發展到現階段簡化漢字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簡化、不斷繁化的錯綜複雜的過程。”簡化與繁化,看似相互矛盾、相互對立,實則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剖開漢字發展的任何一個共時層面,繁簡併存已然是一種普遍現象。甲骨文作為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漢字,同字正反不定,有繁有簡,異形嚴重。如“漁”字,或從四魚,或從二魚,或從一魚;再如“車”字,或因“畫成其物”的“車”形各有差異,又或因創制“車”字的“倉頡”並非一人,也或因據以“觀象”的視角多有不同,呈現至今的繁簡形體竟有數十個之多。
時至戰國,“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更為“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提供了大放異彩的時空舞臺。秦代一統,書同文字,小篆雖以規範統一的字型在法理上取得了正統地位,但“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300多年之後,我國首部字典《說文解字》創制完成,它“敘正篆,合以古、籀”,將古今文字彙於一書,全面展示出雅俗共現、繁簡併存的用字局面;特別是其中的古文與籀文,儘管都以“重文”身份列於正篆之後,但古文簡,籀文繁,即是繁簡併存最為直觀的體現。
當前,我國通用規範漢字以簡化字為主,但在諸如文物古蹟、書法篆刻、題詞招牌等特殊領域和場合,仍然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我們相信,繁體字一直是泱泱文明古國的寶貴文化遺產,不可能也絕不會消失。繁體字和簡體字必將休慼與共,世代相傳。
2 現行簡化字是歷史的積澱
追溯現行簡化字的來源,相當一批為歷代簡體字,一些為歷代草書和行書,還有一些是“古本字”,而古本字甚至比它們相應的繁體的歷史或“資格”還要老。比如,甲骨文、金文中就有“雲”字,為天空中舒捲雲層的象形,到小篆中增加了“雨”旁成“雲”形,現行簡化字啟用了古本字“雲”。語言文字學家李樂毅說:“80%以上的現行簡化字都是在本世紀(指20世紀)50年代以前就已經流行或存在的。其中源自先秦、兩漢的竟佔了30%左右。”
秦漢時期,下層官吏書記事務日趨繁忙,迫於書寫速度提升的需要,由圓轉篆意字型簡化而成的方正隸書又需進一步簡化,於是草化成了必然之勢。從隸草到章草再到今草的演化歷程,即顯示了其滿足書寫便捷需求的合理性,而這種簡省從最初的隨意為之,逐漸積澱成了約定俗成的普遍現象,草書簡體字便躍然“簡”上。如“為”字,本從爪,從象,會人手牽大象勞作之意,漢簡草書只用輪廓式筆畫將其整體的複雜形體勾勒出來而作“為”。再如“言”字,漢簡中單獨成字時不簡化,而作偏旁時多簡化為“訁”,如請、謹、計、謂、誰、語、誅、記等字。還有同音替代者,如“餘”字,《說文解字》:“餘,饒也。”為豐足,寬裕義。《說文解字》:“餘,語之舒也。”《爾雅·釋詁下》:“餘,我也。”作語氣詞或第一人稱代詞用。二字古音相同,漢簡就用簡單的“餘”代替了繁複的“餘”。
歷史的車輪繼續前行,歷代官方多曾倡導使用正體字,但形體簡化的俗體字一直在民間大行其道。明末學者呂留良說:“自喜用俗字抄書,雲可省工夫一半。”清代《紅樓夢》的手抄本中,就用了鐵、過、絳、說、壞、勸、聽、體等一批簡體字。這些歷代出現的簡體字、俗體字,都為現行簡化字提供了直接字形素材。文字改革專家葉籟士對現行最為常用的521個簡化字做過統計,發現解放區和建國後新出現者只有101個,不及總數的20%,而其餘420個早已有之:其中先秦68個,秦漢96個,魏晉南北朝32個,隋唐五代29個,宋遼金元82個,明清53個,民國60個。
不同體式漢字的呈現具有特定時代性。漢字是以形表意的文字。現行簡化字從形體的具象性和表義的準確性來說,確實不及象形化程度較高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構形也缺乏充足的理據性。但是,簡化是漢字發展的主流趨勢,漢字發展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部漢字簡化史。簡化字和繁體字共同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命脈,不可偏廢。當然,漢字簡化也要堅守漢字自身的特性,遵循特定的規則,並不是越簡越好,1977年推出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就因造成社會亂象而被停用。
3 普及規範漢字是迫切需求
當下,漢字應用已經完全融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特別是伴隨網路技術、電子產品等的迅速發展普及,現行簡化字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福利。不僅如此,在世代中華兒女的精心呵護下,漢字已然成為中華文明的獨特使者,在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中,充當著無可替代的橋樑。
然而,伴隨著數字化、智慧化、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民眾的漢字應用能力有所下降,規範書寫受到一定衝擊。一方面,電子智慧輸入給傳統書寫帶來挑戰。電子產品、無紙化辦公、網路虛擬社交等新事物讓人們書寫漢字的頻率越來越低,提筆忘字、寫錯字別字的現象愈發頻現。另一方面,刻意追求標新立異使漢字的應用出現不規範現象。年輕一代用諧音等方式來求新求異的現象愈演愈烈,甚至每年都會產生一批網路熱詞,出現了諸如“集美”(姐妹)、“BT”(變態)、“584”(我發誓)等網路表達形式;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強勢發展和廣泛應用,任意改造漢字而成的表情包更因新穎獨特而被年輕人所喜用,規範漢字的形體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變異。
此外,規範漢字書寫中筆順不規範一直是困擾漢字生活的常見現象。如極為簡單的“口”形構件,生活中多見“豎+橫折左折”或“豎折+橫折”二筆書寫的不規範現象。民眾漢字文化知識的欠缺也造成了一些漢字書寫的不規範現象。比如,將“冒”的上部寫成“曰”形,將“肺”的右邊寫為“市”,書法創作中把“范仲淹”書成“範仲淹”,等等。
電子產品的使用勢不可擋,但對當下的語言文字工作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與普及。2013年,《通用規範漢字表》歷經十年研製完成並公佈,它對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3月1日,《通用規範漢字筆順規範》的正式實施為規範漢字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據。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需要全民自覺,需要全民參與。
不同體式漢字的呈現具有特定的時代性。面對繁簡不同的漢字歷史形體,我們不能拘泥於一隅,更不能將其片面地作為判定文物真偽的定性標識。從網友對漢字繁簡問題的熱議可以看出,社會各界對以漢字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相關專家學者在深入發掘漢字蘊含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的同時,更應當重視研究成果轉化,讓學術研究走向生活,更好地傳承和傳播漢字文化和漢字知識。文化自信首先是語言文字自信。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和標誌,必將一直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助推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揚。
(作者:雷黎明,系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