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遺產大會的報道⑮】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福州召開,泉州申遺成功,世界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聚焦在中國的世遺保護領域。
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政府信守對國際社會作出的妥善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產的莊嚴承諾,為全球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進步和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在世遺大會召開期間,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世界遺產中心主任趙雲接受了本報專訪,就世遺保護的中國智慧談了自己的理解。
記者:《世界遺產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多樣性為基礎建立的,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在培育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歷史文化脈絡、持續建構當代文化面貌。目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總體情況如何?
趙雲: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所規定的全部文化遺產型別和價值標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申報了一系列文化景觀、遺產運河、遺產線路、歷史城鎮、考古遺址等多型別遺產,講述了一個個真實、立體的中國故事,不斷充實《世界遺產名錄》,維護全球文化多樣性。
記者:資料顯示,中國在做好本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申報的同時,還幫助其他國家進行了大量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工作。
趙雲:是的。基於文化自信,中國在保持自己文明特色的同時,堅持推動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廣泛開展世界遺產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蒙古博格達汗宮門前區修復、尼泊爾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九層神廟震後修復、緬甸蒲甘地區佛塔震後修復、烏茲別克花剌子模州歷史文化遺蹟修復等專案中,中國積極作為,承擔國際責任,展現了無私奉獻的國際精神和交流互鑑的合作精神,與世界人民共同守護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
記者:經過三十餘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已經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請您簡要介紹一下。
趙雲: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保護之路,首先得益於我國的制度優勢。
世界遺產是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是締約國必須遵循的國際法體系。各締約國均需直面的一個問題是,世界遺產所代表的全人類共有的保護需求,如何得到國家層面、不同行業機構、相對小的團體甚至個體的認同。多年來,中國取得了一系列既符合國際要求,又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比如,議事協調製度、保護管理規劃、世界遺產監測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國家文物局主導建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
該體系以國家總平臺為核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年度總報告為兩翼,聯合國家和地方層面開展遺產監測,現已成為遺產研究、保護、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實施預防性保護的關鍵工具。該體系立足國內遺產保護格局和工作實際,全面響應世界遺產的5C(可信度、有效保護、能力建設、宣傳、社群)戰略,已超越了《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中有關監測的基本要求,為中國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監測體系的護航下,文化遺產影響評估、定期報告、保護狀況報告等國際機制得以良好執行。比如,大運河和長城等規模龐大、保護管理複雜的遺產亦得到有效保護管理,獲得國際組織讚譽。
記者:制度優勢確實是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工作穩步推進的重要保障。然而,遺產保護在不同程度上會影響遺產地的民生及社會經濟發展,請舉例說明我國是如何處理二者關係的?
趙雲: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絕非中國獨有,而是全世界遺產保護都必須面對的難題。近年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啟了以文化為引領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世界遺產委員會始終認為,遺產是密切遺產保護與當地民眾和社群關係、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事業。中國圍繞世界文化遺產開展的本體保護和環境整治工作,帶動遺產地居民脫貧、生態保護、環境最佳化,為遺產地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當前正在開展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就是在大運河沿線八省市 “堅持以文化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這種新發展策略站在了國際遺產保護的前沿,完全回應了聯合國《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可持續發展觀點納入世界遺產公約程式的政策》的相關內容,併發出了中國聲音,提出了中國方案,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開展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有益經驗。
(本報記者 李韻 高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