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解放戰爭中,我軍依靠各大根據地作戰,打敗了實力佔據優勢的國民黨軍,解放了全國。解放戰爭中我軍有十大功臣。
10、黃克誠大將
是一名具有遠見卓識,高瞻遠矚的全才將領。抗戰中,他率領八路軍南下支援新四軍,所部發展為人數最多的第3師。抗戰剛結束,他敏銳察覺東北地區將是國共爭奪的焦點,提出向延安發報,陳述進軍東北建議。在華中局領導不同意的情況下,他借用華中局電臺以個人的名義向中央和軍委發出電報。
新四軍三師是抗戰後我軍挺進東北的最大一支部隊,下轄4個旅、3個特務團,共計3.5萬餘人。最早到達東北的晉察冀部隊獲得了大量武器,很多人都認為到那裡可以發洋財,不需要帶武器。他堅持三條:部隊帶上棉衣;全副武裝,將多餘的武器交給地方部隊;到達山東後不做停留,以最快速度抵達東北。
11月24日,新四軍三師和山東梁興初師成為最早透過錦州的主力部隊,後續別的解放區一些部隊因錦州被國軍佔領,被阻擋在關外。
新四軍三師經過4個月行軍,路上減員3000人,實際到達3.2萬人。這支部隊成為東北我軍的核心部隊,後來發展為39軍、43軍、44軍,49軍也有新四軍三師的部分幹部。
9、賀龍元帥
留守延安部隊大多來自120師,同時,晉綏根據地也是陝甘寧根據地的屏障和聯絡各解放區的要道。
解放戰爭初期,晉綏軍區部隊兵力較少,主要配合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部隊和晉冀魯豫部隊作戰。
此後,晉綏軍區成立的3個縱隊先後抽調到陝甘寧地區,劃歸西北野戰軍編制,由彭德懷指揮。他奔波於晉西北和陝北這塊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資源缺乏的土地上,全心全意地加強後方建設,保障西北解放戰爭的後勤供應、兵員補給,為西北地區的解放立下了豐功偉績。
1949年10月,率18兵團等部入川,在川北地區殲敵8萬餘人。
8、聶榮臻元帥
晉察冀根據地在抗戰前期表現出色,抗戰後晉察冀兵力不少,支援東北抽調了一部分部隊。1946年初,晉察冀為執行國共和平談判裁軍協議,部隊大規模縮減,9個縱隊合編為4個縱隊(包含晉冀魯豫1縱)。這次裁軍後,部隊戰鬥力下降很大。
解放戰爭中,晉察冀部隊同時與傅作義部隊和孫連仲部隊交戰,初期戰鬥中吃了不少虧,大同集寧戰役沒打好,此後又丟掉了張家口。此後,華北戰場上我軍有勝有負,有退有進。
在中央指示下,組建了晉察冀野戰軍,任命由晉冀魯豫抽調來的楊得志為野戰軍司令員。朱總司令到河北後,整頓軍隊,華北戰場局勢開始好轉。
7、肖勁光大將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央任命他給林帥當副手。1945年10月底,他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是東北大軍的第一任參謀長。
四平保衛戰後,他兼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在南滿指揮我軍作戰,取得四保臨江作戰勝利。1948年5月,他擔任第1前方指揮所司令,這一機構相當於獨立兵團,負責一個方向戰場任務。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他都是東北我軍的副司令,林帥手下負責一個方面作戰的軍事指揮員。
6、徐向前元帥
解放戰爭初期,擔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負責劉鄧大軍後方工作,主持山西方面的作戰任務。山西戰場處於西北戰場和華北戰場中間,在劉伯承和陳賡帶走主力部隊之後,我軍幾乎沒有正規部隊,而對手土皇帝閻錫山有幾十萬部隊。
他將軍區經過多次主力抽調後剩下的二線部隊和地方部隊進行了重整,並且在戰鬥中進行練兵,組建了一支約6萬人的部隊。
這支部隊越戰越勇,攻城略地,破臨汾、攻運城、戰晉中、困太原,很快成了名副其實的主力兵團。這支地方部隊改變了山西戰局,將晉軍打得節節敗退,最終龜縮在太原。
這支主要由地方武裝組建起來的內線作戰部隊,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變成了對”整個戰局幫助極大“的野戰部隊。在華北戰場成立野戰兵團時,這支地方部隊力壓晉察冀的眾多主力部隊,成為第一兵團(後來18兵團)。
5、陳賡大將
抗戰中,他就以善戰聞名,386旅也是八路軍最能打的一個旅。1945年9月7日,所部組建為太嶽縱隊,後來成為大名鼎鼎的4縱。
中野4縱是解放戰爭中最能打的一個縱隊,解放戰爭初期專治不服,山西的晉軍和中央軍多次被打擊殲滅,劉伯承元帥代表中央提出表揚。
為了策應保衛延安,4縱長時間脫離劉鄧大軍,獨立轉戰在晉南、豫西、陝南等地區。1947年7月,他負責指揮4縱、9縱和第38軍(起義部隊),轉戰在豫陝鄂地區。1949年2月,所部改編為4兵團,他負責指揮了解放廣州的戰役。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他的部隊一直獨當一面,一個縱隊當作一個兵團使用,一個兵團當作一個野戰軍使用。4縱殲敵數量,以及4兵團的殲敵數量都是同一級別部隊中的第一。
4、彭德懷元帥
抗戰時期,是全軍的副司令。解放戰爭中,他主動擔任兵力最少,條件最艱苦的西北野戰軍司令。
西北地區地廣人稀,1947年成立野戰軍時才4.5萬人。面對胡宗南20多萬中央軍圍剿,他抓住戰機三戰三捷,繳獲了大量武器和糧食補給。西北野戰軍拖住了數倍於自己的國軍,策應了其他戰場作戰。
1949年,他指揮一野和18、19兵團展開反攻,解放了西北5省廣大地區。
3、劉伯承元帥
抗戰時期,他率領的129師最能打,作戰最多。抗戰後,部隊兵強馬壯,在中原戰場上連戰連捷,殲敵數十萬,挫敗國民黨軍的戰略進攻,有力牽制了國軍向東北戰場增兵。
解放戰爭爆發一年後,他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率先發起外線攻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晉冀魯豫野戰軍深入國民黨統治區千里,敢於無後方作戰,成為解放戰場上的焦點。這一舉動,大大減輕東北戰場和西北戰場我軍的壓力,為全域性做出了犧牲。
經過近一年外線作戰,中原野戰軍消耗很大,稍作休整就參加淮海戰役,與華東野戰軍取得解放戰爭最大戰役勝利。此後,他執行毛主席提出遠距離迂迴包圍的作戰方針,大迂迴作戰解放了西南數省,殲敵約90萬人。
2、林彪元帥
他是東北我軍的開創者,將來自各解放區的部隊彙集在一起,經過訓練、整編和戰鬥,打造出一支百萬大軍。
在東北戰場初期,他克服了巨大困難,從錦州戰鬥到四平,最終與國軍隔松花江對峙。我軍開闢南滿、北滿等根據地,站穩腳跟,從防守逐漸轉向反擊。經過2年多苦戰,我軍人數和質量超過國軍,將對手包圍在多個城市裡,最終全部殲滅。
解決東北戰場後,統率主力部隊立即入關,扭轉了華北戰場局勢,解放了華北全境。此後,大軍一路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解放整個中南地區。
1、粟裕大將
從抗戰後期就開始練兵,不斷對日偽軍展開反擊,部隊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他將新四軍一個師發展為解放戰爭中三支王牌縱隊,實力無人能及。
解放戰爭爆發後,他在全軍第一個發起反擊作戰,打得對手措手不及。原本中央計劃放棄孤懸敵後的華中軍區,他指揮部隊連戰連捷,殲敵5萬多,殲敵人數比自身部隊人數還多。這一戰績大大振奮了戰爭初期時的我軍士氣,被中央向全軍通報表彰。
此後他北上山東,扭轉了戰爭初期山東我軍戰場不利局面。華中和山東我軍合編,這支部隊成為解放戰爭的中流砥柱,抗擊了最多的國軍主力,接連創下殲敵整師、整軍記錄,殲敵數量遙遙領先於其他戰場。
他指揮豫東、濟南等幾次大戰役,掃清了中原地區敵人,解放戰爭迎來拐點,勝利指日可待。此後,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打垮國軍主力,率領3野解放整個華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