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學家說:“為國獻身的英雄,是將生命價值發揮到頂點的人。”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這樣的英雄,燦若群星;這樣的生命,光昭日月。
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以身堵槍眼,壯烈犧牲。黃媽媽得知這一訊息後悲痛欲絕,在自家院子裡種下一棵梨樹,想兒子了,就在樹下唸叨幾句。之後,她又把最小的兒子黃繼恕送到了朝鮮戰場,並囑咐道:“你哥沒做完的事情,你替他去完成。”
勝利歸國前,黃繼恕特意來到哥哥犧牲的地方,捧起一把土,哽咽地說:“我要回國了,媽讓我把你帶回家。”回到家,黃媽媽用顫抖的手接過這捧夾雜著彈片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培在梨樹根下,並對在場的家人說:“從今天起,咱們黃家要立個家規,不管男女,只要到了年齡,就必須參軍,保家衛國。”
如今,在梨樹下長大的黃家子孫,已有16人參軍入伍。年年歲歲梨花開,逝去的英雄再也回不來,但“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黃繼光的精神早已化為火種在黃家代代傳承,化作一個個“黃繼光”、一支支“黃繼光連”,賡續紅色基因,爭當英雄傳人。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生命如蠟燭,價值如燈光。生命是有限的,價值是無限的。生命是一條線段,價值是一條延長線。生命可以終止,而價值不會消失,如日月之恆,光照千秋。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並不知道革命能否成功,甚至到死也沒有看到一個光明的未來,但他們堅信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英雄的生命在革命中冶煉,價值在革命中體現,精神在革命中發光,“宛如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年走向刑場的路上,赤腳踏著滿地的鮮血回眸一笑,從容赴死的身影讓人淚目——生時少年,死時少年;生於黑暗,留下光明。“讓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如今,以二位烈士命名的“延喬路”,路牌下堆滿鮮花,盡頭直通“繁華大道”。這是英雄生命綻放的繁榮之花,這是英雄精神鋪就的奮進之路。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義,死的有價值。”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即使走向終點,但使命仍在肩上,信仰仍在胸中,毅然拼盡最後一把力,流盡最後一滴血,做一束光照亮前路,做一團火點燃希望。王孝和烈士就義前寫下血書:“有正義的人士們!祝你們身體健康!為‘正義’而繼續鬥爭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奮鬥!”地下黨員李白犧牲前樂觀地對妻子說:“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待革命徹底勝利後,你和孩子以及全國人民都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那該有多好啊!”活得頂天立地,死得感天動地,這樣的生命價值高於天、重如山,發揮到了頂點,燃燒到了極致。
有評論說:“《覺醒年代》有續集嗎?你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走進家國安寧的年代,遠離了硝煙戰火,沒有了刀槍壓頸,但英雄生命綻放的鮮花依然香飄大地,沁人心脾。一代代共產黨人繼承先烈遺志,視國事大於家事,視使命重於生命,視大我高於小我,就算如流星隕落,也要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出最後一道亮光。
生命有限,奮鬥不止。“當祖國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當祖國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時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的鏗鏘誓言,也是他矢志報國的人生寫照。“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戰士,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和肝癌戰鬥一天。即便有一天倒在手術檯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這是“感動中國人物”吳孟超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治病救人的莊嚴承諾。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無論是雷鋒、張超,還是焦裕祿、孔繁森;無論是錢學森、孫家棟,還是黃文秀、黃大年……他們的生命有長有短,但一樣的怒放,一樣的精彩,似火紅的太陽,熾熱燦爛;似奔騰的江河,生生不息。
有一首讚美汗血寶馬的詩句:“生命不停地自燃,流盡最後一滴血,用筋骨還飛奔一千里。”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拉伸它的寬度,提升它的高度。無論年齡大小,無論何種崗位,只要將能量釋放到極致,將潛力發揮到極限,將意志拼搏到極點,就一定可以獲得人生價值的“最大值”。
(王慶文 欒新偉)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