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初期,法國陸軍被號稱為“歐洲第一陸軍”,無論是輕武器、火炮、還是坦克、裝甲,當年都不比德軍差,而且還有鼎鼎大名的馬奇諾防線,但也無濟於事。雖然法國陸軍有著精良的武器裝備,輕重坦克型號全面,但依舊沉迷於一戰期間的陣地戰思維,當時的作戰理念已經落後,裝甲的應用和戰術更是不如德國,結果被德軍的閃擊戰擊敗,投降後大量的武器裝備都落入德軍手中,並且被重新利用起來。
那麼本期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當年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陸軍,在二戰期間所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有哪些。
輕武器類
M1873轉輪手槍
它是法國軍隊的第一種雙動轉輪制式手槍,在1873年到1877年期間大約生產了337000支,當時主要裝備給軍官和指揮人員,到了20世紀初期,這種轉輪手槍依舊在生產,並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一直服役到1940年,被德軍吞併後,這種手槍也有一部分被德國軍隊採用。M1873發射11×17毫米彈藥,彈巢容量6發,槍口初速550米每秒,有效射程50~80米左右。
M1935s手槍
M1935s手槍仿製美國的柯爾特M1911手槍,在上世紀20年代研製,為了代替法軍手中老舊的M1873轉輪手槍,因此研製出了一種全新的制式手槍。M1935s發射法制7.65毫米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而且由於彈藥輕,口徑小,實用性較強。在二戰期間M1935s作為法國軍隊的主要手槍之一,但並沒有完全取代之前的M1873轉輪手槍。
“紅寶石”手槍
“紅寶石”手槍實際上是由西班牙在19世紀後期製造,模仿勃朗寧FN M1903半自動手槍為基礎,其中的發射原理,槍機結構都是相同的,發射7.65×17毫米SR手槍彈,彈匣容量9發,有效射程50米,紅寶石手槍的尺寸也小巧精緻,當年主要配發給法軍軍官和一些後方指揮人員,並隨同法軍參與了一戰,之後又有少量的紅寶石手槍,繼續跟隨法軍參與二戰。
MAS38衝鋒槍
MAS38衝鋒槍由法國在1918年到1922年期間設計,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這種衝鋒槍才列裝到法國軍隊,發射7.65×20毫米手槍彈,使用32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150米,槍口初速350米每秒,理論射速可達到每分鐘600~700發左右。它的外形很獨特,槍管和機匣的角度並不是對稱的,而槍管的角度向下傾斜,看起來很彆扭。但這種衝鋒槍在二戰期間作為法國陸軍的主要武器,並且一直沿用到上世紀40年代末期。
勒貝爾M1886步槍
勒貝爾M1886栓動式步槍,在一戰期間就作為法國軍隊的制式武器,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該槍發射8×50毫米全金屬外殼子彈,彈容量8發,有效射程400米。M1886還分為標準型和卡賓型,標準型還可以加裝刺刀為白刃戰做準備,卡賓型更適合騎兵部隊。M1886在1920年前停產,大概生產了288萬支左右,到了二戰初期,這種步槍仍然服役在法國陸軍當中。
MAS36步槍
MAS36栓動式步槍,是法國二戰期間大量採用的制式武器之一。它的誕生為了取代之前的勒貝爾M1886栓動式步槍。MAS36的尺寸較短,重量較輕,僅有3.9千克,所以在當時也算是一種卡賓步槍。發射7.5×54毫米M1929型無底緣彈藥,彈容量5發,有效射程350米到400米,槍口初速853米每秒,全槍長度1020毫米。
紹沙M1915輕機槍
紹沙M1915是法國在一戰期間所使用的一種輕機槍。但它並不是一款優秀的機槍,在當時故障率高,槍身笨重,射速慢,最致命的弱點還經常卡殼,遭到法軍士兵的嫌棄,還被戲稱為“卡殼王”和“破爛機槍”。M1915發射8×50毫米步槍彈,使用半圓形20發彈匣供彈,槍口初速700米每秒,有效射程200~350米,最大射程2000米,空槍重量9.07千克,雖然它是一款效能很差的機槍,但也一直被沿用到二戰。
FM24/29輕機槍
FM24/29輕機槍的誕生,就是為了代替效能不足的紹沙M1915機槍。FM24/29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研發,還參考了丹麥麥德森輕機槍的供彈方式,將彈匣安放在機匣頂部,發射法制7.5×57毫米步槍彈,使用25發彈匣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450~550發左右,而且還設計了兩個扳機,一個是半自動發射,另一個是全自動發射。在二戰期間,FM24/29作為法軍的主力輕機槍,在二戰結束後也一直沿用到60年代初期。
哈奇開斯重機槍
哈奇開斯機槍,法國在一戰期間就已經開始使用,它還分為哈奇開斯M1909型輕機槍和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輕機槍發射8×50毫米勒貝爾步槍彈,重機槍發射13.2毫米彈藥,還能將兩挺機槍組裝成雙聯高射武器用於防空,也可以安裝在戰車內作為車載武器。在二戰期間,法軍依然在裝備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使用30發彈板供彈,而且哈奇開斯機槍的供彈方式也被二戰期間的日軍看中,並應用在大正九二式和大正三年式重機槍上面。
賴貝爾機槍
賴貝爾本質上是一種車載機槍,曾經安裝在雷諾FT-17輕型坦克上,發射7.5×54毫米法制步槍彈藥,使用150發圓形彈鼓供彈。這種機槍每分鐘理論射速能達到750發左右,槍口初速830米每秒,有效射程650米。在二戰期間,有一部分賴貝爾機槍從坦克上拆卸下來,被改為防空武器、重機槍等,當年還部署在馬奇諾防線上。在法軍戰敗後,賴貝爾機槍被德軍繳獲重新利用起來。
M1937型50毫米榴彈發射器
它相當於法軍當中的擲彈筒,在1937年研製,1939年正式採用,裝備法軍步兵排裡。它的結構比較簡單,發射原理與迫擊炮類似,口徑50毫米,炮口仰角45度,能發射一種小型榴彈,重量4.3千克,內部裝有120克的炸藥,射程在70~460米之間,炮口初速70米每秒,炮彈爆炸威力相當於手榴彈。M1937型榴彈發射器在二戰期間大概生產了5萬門,但在投降後,多數都被德軍繳獲。
火炮類
SA-L34型25毫米反坦克炮
SA-L34型25毫米反坦克炮,在上世紀30年代研製,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重量輕,可以把火炮拆下來安在裝甲車上,或者安裝在飛機上作為航炮。SA-L34全炮重量為496千克,炮長3.71米,炮口初速918米每秒,最大仰角21度,最大俯角5度,有效射程1000米。後來SA-L34火炮被德軍繳獲後,就安裝在裝甲車上使用。
M1897型75毫米野戰炮
M1897型75毫米野炮由法國施耐德旗下在1897年研製成功,之後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這種火炮的效能很強,設計也比較成功,到了二戰依舊在法國炮兵當中裝備。M1897火炮的重量為1.16噸,炮身長度2.7米,炮管長36倍口徑,有效射程8500米,高低射界-11度~+18度,炮口初速為529米每秒。另外M1897也是“義大利炮”的原型。
M1928型105毫米野戰炮
M1928型105毫米野戰炮由法國施耐德旗下,在20年代下半期進行研製,除了法軍自己使用外,還出口到南美,歐洲等多個地區、全炮重量為2.8噸,運輸重量3.4噸,高低射界0度~43度,炮口初速660米每秒,最大射程15.5千米,全炮長度6.4米。
M1929型155毫米榴彈炮
M1929型155毫米榴彈炮,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研製,30年代初期裝備法國炮兵,與此同時還受到波蘭的採購,並改名為WZ1929型155毫米加農炮。在二戰期間M1929型火炮也被德軍繳獲使用。火炮長度,運輸尺寸為4.53米,作戰尺寸為6.5米,最大射程15公里。
M1930型105毫米加農炮
M1930型105毫米榴彈炮由法國施耐德旗下,在1930年到1932年期間研製,除了自己使用外,還出口到丹麥。火炮口徑105毫米,炮彈尺寸為105×390毫米,作戰重量5.12噸,運輸重量5.64噸,射界0度~+43度,最大射速每分鐘6發,炮口初速850米每秒,最大射程20公里。
M1932型155毫米榴彈炮
M1932型155毫米榴彈炮由法國施耐德旗下,在上世紀20~30年代期間設計,屬於一種遠端壓制火炮,除了在遠處支援作戰外,還能改為海岸炮,運輸時分為炮管、炮架和底盤三個部分,可以用騾馬拖拽或者半履帶車拖拽,牽引重16噸,射程27.5公里,之後這種火炮也被德軍繳獲重新利用。
M1934型105毫米野戰炮
M1934型105毫米野戰炮由法國施耐德設計,在二戰期間作為法國軍隊的主力火炮之一,全炮重量1.75噸,火炮仰俯角-8度~+43度,炮口初速465米每秒,最大射程11公里,全炮長度2090毫米。
M1936型105毫米野戰加榴炮
M1936型105毫米加農榴彈炮由法國施耐德在上世紀30年代設計,它屬於一種多用途火炮,能發射各種不同種類彈藥,包括煙幕彈、榴霰彈、化學彈、燃燒彈等等,最大射程16公里,炮口初速725米每秒,運載需要6匹馬或半履帶車託運。
Mie1937型47毫米反坦克炮
Mie1937型反坦克炮在1938年正式服役於法國陸軍,並且在每一個反坦克連當中都會配備6門,同時,還會配備半履帶式裝甲牽引車跟隨作戰。炮管口徑47毫米,身管為50倍,全炮重量1.1噸,炮身長度為4.1米,高低射界-13度~+16.3度,炮口初速850米每秒,有效射程2000米。之後他被德軍繳獲,被改為4Pak181F型反坦克炮。
坦克類
AMR35輕型坦克
AMR33輕型坦克在法軍當中也叫做“騎兵坦克”,由雷諾旗下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研製。AMR33的武器系統早期是1門37毫米火炮,但僅屬於測試型,後期正式型號主武器僅安裝了一門7.5毫米機槍,備彈量3200發。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雷諾8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20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0公里,戰鬥全重5.5噸,車身裝甲厚度5~13毫米。
霍奇基斯H-35輕型坦克
霍奇斯基H-35輕型坦克,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被法國陸軍採用,它主要被應用在步兵支援工作中,主武器安裝1門37毫米短管火炮,副武器為1挺7.5毫米機槍。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霍奇斯基6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20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36公里,裝甲厚度12~34毫米,戰鬥全重12.1噸,在二戰初期,H-35算得上是法國陸軍當中效能比較優秀的輕型坦克之一,在投降之前H-35輕型坦克大概生產了400多輛,之後被德軍繳獲重新利用。
雷諾R-35輕型坦克
R-35輕型坦克由法國雷諾在1933年設計,1936年正式投產,在當時的法國陸軍當中,主要跟隨部兵作戰,能起到火力支援和突破防線的作用。戰鬥全重為10.15噸,車身長度5.01米,車身寬度2.1米,車身高度1.97米,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雷諾8缸直列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95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21公里,車組成員為4人。主武器為一門37毫米SA18型短管火炮,輔助武器為一挺7.5毫米並列機槍,主炮備彈量58發,輔助武器被彈量2500發,車身裝甲厚度12~45毫米,在當時R-35輕型坦克可以有效的對付德軍1號輕型坦克。
雷諾AMC-35騎兵坦克
實際上它相當於一種中型坦克,由法國雷諾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研發,基於AMC-34坦克的基礎上衍生而來。它的主武器安裝了一門47毫米短管火炮,副武器為一挺7.5毫米並列機槍。動力系統配備一臺雷諾4缸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80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2公里,車身最大裝甲厚度25毫米,成員為3人,戰鬥全重14.5噸。
索瑪S-35中型坦克
索瑪S-35中型坦克在1936年服役於法國陸軍部隊,車身大幅度採用傾斜式裝甲設計,具有良好的防護效能力。車組成員為3人,包括車長、炮手和駕駛員。車身長度5.3米,寬度2.1米,高度2.62米,動力部分搭載了一臺索瑪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37公里,最大行程259公里。武器配備一門47毫米SA35火炮,輔助武器為一挺7.5毫米機槍,主炮備彈118發,機槍備彈1250,車身裝甲厚度20~56毫米。
B1 bis重型坦克
B1是法國在一戰之後研製的第一種重型坦克,在1931年裝備法國陸軍裝甲部隊。這種坦克當年經過多次改進,不停地更改火炮,增加裝甲,最後衍生出B1bis型。B1坦克的車身長度為6.31米,寬度2.48米,高度2.74米,車身戰鬥重量31.5噸,成員為4人。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25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僅能達到27公里。武器部分,車身側面配備了一門75毫米SA32型榴彈炮,火炮仰角-15度~+25度,備彈量77發,炮塔武器,配備了一門47毫米SA34坦克炮,備彈量50發,火炮仰角-18度~+18度,輔助武器還有兩挺7.5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500發。在二戰初期,B1bis算是效能最強的重型坦克。但法軍投降後,有不少B1重型坦克淪為了德軍的武器。
FCM Char 2C超重型坦克
它是一戰期間的產物,但在20年代初期才進入法國陸軍裝甲部隊中服役。它的研發初衷是為了能夠攻克敵方塹壕、大型建築、 碉堡防禦等,在當時算是坦克中的巨無霸。車組成員需要12人,而且採用多炮塔式設計,車身長度10.27米,寬度2.95米,高度4.01米,戰鬥全重70噸,車內還搭載了E.R1923型通訊電臺,主武器為一門75毫米APX1897火炮,備彈量124發,輔助武器還有4挺8毫米機槍,車身最厚裝甲35毫米。動力系統搭載了兩臺德制邁巴赫6缸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僅能達到15公里。在二戰初期,這種坦克還沒來得及參戰,就被德軍繳獲,但它笨重的設計早已過時,並沒有被重新利用,而是被拆成了廢鐵。
裝甲戰車類
AMC-P16騎兵裝甲車
AMC-P16屬於法軍的騎兵裝甲車,採用半履帶式設計,前面有兩個橡膠車輪具備轉向功能,由雪鐵龍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研發,隨後裝備法國陸軍,與此同時還衍生出多種特殊型號。它可用於步兵支援,作戰偵察等工作,車身長度4.83米,車身寬度1.75米,車身高度2.6米,戰鬥全重6.8噸,車組成員3~2人。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雪鐵龍CY17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60馬力,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50公里。武器部分安裝了一個炮塔,內建一門SA18型37毫米短管炮,副武器為2挺7.5毫米並列機槍,裝甲厚度6~11毫米。
拉菲S-15裝甲車
拉菲S-15裝甲車,是基於拉菲6×6輕型卡車的基礎上,改裝出來的一種裝甲戰鬥車輛,而且它也是一種具備反坦克能力的裝甲車,在半球形炮塔內製一門MIE1937式40毫米反坦克炮和一艇7.5毫米機槍,主武器備彈120發,副武器備彈2500發,火炮俯仰射界-13度~+13度,車身戰鬥重量5噸,裝甲防護12~15毫米,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48公里。
雷諾UE輕型裝甲車
UE輕型裝甲車由法國在上世紀30年代研製,由雷諾旗下在1932年開始量產正式型號,隨後裝備二戰期間的法國陸軍和騎兵。UE輕型裝甲車的車身總長度3.15米,寬度1.7米,高度1.68米,戰鬥全重僅有2.7噸,動力系統部分安裝了一臺雷諾4缸風冷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38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39公里。武器部分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搭配,能裝備13.2毫米重機槍或7.5毫米機槍,它雖然是裝甲車,但防護性很弱,普通機槍子彈都能打擊穿裝甲。UE輕型裝甲車在法軍一般用於偵察、牽引輕型火炮,或者彈藥運輸等等,並一直沿用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
Lorraine 38L多用途裝甲車
它與雷諾UE裝甲車屬於同一型別載具,不過要它更大,用途更廣泛。車身長度為4.22米,車身寬度為1.53米,車身高度為1.22米,裝甲厚度為12毫米,空車重量5.24噸。車組成員為2人,分為一個駕駛員和副駕駛,尾部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放置封閉式座艙,用於運載步兵,也能安裝高射炮、火炮改裝成自行武器,尾部還能拖拽油箱、彈藥箱、輕型火炮以及補給箱等,Lorraine 38L的功能非常強大。
潘哈德178裝甲偵察車
潘哈德178裝甲車由法國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研發,當時主要用於巷戰、偵察、以及步兵支援作戰,採用4×4輪式設計,安裝了一個APX可旋轉式炮塔,內建一門SA35型25毫米火炮和一挺7.7毫米機槍,而且它還有各種不同型號,包括騎兵裝甲車、鐵路巡邏裝甲車、步兵裝甲車、以及偵察裝甲車等等。車身裝甲厚度7~26毫米,戰鬥全重8噸,在法軍投降後,潘哈德178系列裝甲車也被德軍再次利用起來。
軍用車輛
Unic P107半履帶牽引車
Unic P107半履帶牽引車,由法國在上世紀30年代末期研發,也是由雪鐵龍旗下生產製造,在1935年裝備法國陸軍炮兵部隊。它的誕生主要用於拖拽75毫米野戰炮,105毫米榴彈炮等。P107還衍生出步兵運輸車、物資運輸車、防空車等等。動力部分搭載了一臺62馬力的R39型水冷4缸頂置氣油發動機,配備4速手動變速箱,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5公里,車身自重5噸。在二戰期間,這種半履帶火炮牽引車也被德軍繳獲重新利用。
拉菲V15T火炮牽引車
拉菲V15T火炮牽引車,根據拉菲卡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採用4×4驅動方式,外形看起來比較彆扭,發動機前面露出來的兩個輪子,是用於增強透過性的。車身重量為4.3噸,搭載了一臺4缸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5公里。本質上採用敞篷式設計,也可以安裝帆布製成的簡易車頂,它可以拖拽各種型別的中型火炮。
威利斯吉普車
當年法國軍隊當中也進口了很多美製威利斯吉普車,而且威利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越野車之一,車身構造簡單,造價低,能大量裝備,而且多用途能力特別強,能牽引輕型火炮、還能作為指揮車、偵察車、通訊車、救護車等等,其餘的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大家都瞭解它。
道奇T-214中型吉普車
法軍除了裝備威利斯吉普車外,還裝備了美國第2種知名軍車,就是道奇T-214系列中型吉普車。它與威利斯一樣,具備多用途能力,而且車身更大,馬力更足,越野能力更強。車身能架設一挺12.7毫米重機槍,改為支援車,還能安裝帆布車頂,運送士兵,尾部還能拖拽一門輕型火炮。道奇T-214吉普車在法國陸軍當中深受歡迎,但T-214吉普車並沒有大量裝備法軍,而是在二戰末期跟隨盟軍一起使用。
雪鐵龍P17半履帶運兵車
在軍用運輸車方面,法國陸軍在二戰期間也裝備了半履帶車,比如雪鐵龍的P17半履帶運兵車。P17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研製,搭載了一臺6缸水冷汽油發動機,而且半履帶式設計,能讓它適應各種惡劣地帶。車艙部分原本是採用敞篷式設計,但可以使用帆布製成的簡易車頂覆蓋,能阻擋沙塵天氣和大雨天氣,這種半履帶運兵車在法國陸軍當中很受歡迎,當投降後,P17也有一部分被德軍再次利用起來。
雪鐵龍MLE1936多用途卡車
它原本是一種民用運輸卡車,由雪鐵龍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研製,也有一部分進入法國軍隊當中,作為軍用運輸卡車,可以運送步兵、運送貨物、以及運送補給等。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雪鐵龍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55公里,車身重量5.5噸。
那麼本期有關法國陸軍二戰期間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就為大家盤點到這裡,本文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或者錯誤,還有望大家多多指點改進,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