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蒙古中部地區新近紀哺乳動物化石的調查和研究,可追溯到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對化德縣二登圖地點的化石採集(1919年)。此後的研究工作使該地區部分地點成為東亞知名的新近紀經典化石地點。20世紀80年代,隨著篩洗採集化石技術的應用,在該地區的新近紀地層中發現了多個小哺乳動物群,並基於齧齒類化石初步建立這一地區的生物地層年代框架。2018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繼續與當地研究機構合作,對該區新近紀地層開展了系統的野外考察,以期進一步完善該地區小哺乳動物尤其非齧齒類的研究工作。
近日,《歷史生物學》線上發表了古脊椎所完成的研究論文Brachyericines (Erinaceidae, Eulipotyphla) from the early Miocene of central Nei Mongol, China,報道了內蒙古中部地區早中新世敖爾班(下)動物群和嘎順音阿德格動物群的三種短面蝟。短面蝟,是一類奇特、面部短縮的蝟科動物,牙齒數目明顯減少,具有和食肉類相似的裂齒。與其他蝟科成員相比,其時空分佈相當有限。短面蝟亞科最早出現於蒙古早漸新世,後逐漸擴散至中國和哈薩克,早中新世開始出現於北美洲西部,晚中新世最終全部絕滅。亞洲地區的短面蝟對於探究該類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關重要,而亞洲已知的材料均稀少且殘破,除皋蘭山後短面蝟(Metexallerix gaolanshanensis)外,大部分屬種僅以下頜或零散牙齒為代表,能夠提供的資訊有限且缺乏準確性。
本次研究報道的準噶爾合短面蝟(Synexallerix junggarensis)頭骨儲存完好,詳細描述和對比顯示其與北美洲短面蝟而非亞洲其他短面蝟的親緣關係更密切。據此推測,與準噶爾合短面蝟關係密切的一支短面蝟可能直到早中新世早期才和若干食肉類一起擴散至北美洲。此外,此次報道的化石發現地與該種最初命名產地新疆富蘊距離超過2000公里,證實了短面蝟和現生蝟亞科成員如大耳蝟(Hemiechinus auritus)一樣具有非凡的擴散能力。除準噶爾合短面蝟外,內蒙古中部地區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體型大小和形態特徵均有差異的短面蝟,表明短面蝟並未像以往認為的那樣罕見,在適宜的環境具有相當的分異度和多樣性。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萌芽計劃的資助。
圖2.敖爾班地點3D復原圖(張紹光 攝)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