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usta Somvichian-Clausen
攝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著名的白頭海雕是力量、勇猛和獨立的化身,因而被選為美國的國鳥。
不過,美國國會最初在挑選國鳥時還有另一種選擇:歐洲東南部的特有鳥類——白肩雕。除了南極洲,全世界其它大陸上共生活著60多種雕。北美只有2種——白頭海雕和金雕。
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雕以及俄羅斯和亞洲部分地區的虎頭海雕都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由於殺蟲劑、過度捕魚和人類開發等因素的干擾,虎頭海雕不斷減少,目前全球剩餘的數量不到5000只。
全球的雕類(包括白頭海雕)都因進食被鉛彈射殺的動物而受到威脅。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雕類都面臨滅絕的風險。當全球大量國家禁止殺蟲劑DDT和化工原料PCB的使用後,歐洲的白尾海雕數量都開始恢復。如今,全世界共有24000多隻野生白尾海雕,它們已經成為其它處於危險的鳥類的新威脅。
許多雕類的力量和捕獵技能令人印象深刻。非洲冠雕被認為是非洲最兇猛的雕,可獵殺尺寸是自身四倍多的動物。南美洲的角雕的後爪可達12公分,比灰熊的爪子還要大。
一起欣賞雕類全家福吧。
圖為哥倫比亞Jaime Duque遊樂園內的一隻黑鷹鵰(Spizaetus tyrannus)。黑鷹鵰是一種熱帶森林雕類,主要分佈於從墨西哥中部到阿根廷東北部的廣大拉丁美洲地區。
圖為馬德里動物園的一隻西班牙雕(Aquila adalberti)。這種幾乎全身都是棕色的猛禽主要分佈於伊比利亞半島,現在被列為易危物種。
圖為聖路易斯動物園的一隻短尾雕(Terathopius ecaudatus),它眼睛直盯著鏡頭,直達我們的靈魂深處。短尾雕主要分佈於辛巴威,其名字來源於一個法語詞語“走鋼絲者”,暗指其滑翔時翼尖的左右搖擺。
圖為洛杉磯動物園內的一隻虎頭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 pelagicus)。
圖為新加坡動物園內的一隻慄鳶(Haliastur indus indus)。這種翅膀寬大的鳥類主要分佈於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等沿海地區。
圖為洛杉磯動物園內的一隻非洲冠雕(Stephanoaetus coronatus)。非洲冠雕被認為是非洲最兇猛的雕,可獵殺尺寸是自身四倍多的動物。
圖為皮爾森動物園內的一隻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白尾海雕是歐洲最大的雕,其突出的頭部和喙使其看起來有點像鷲類。
圖為阿薩姆邦動植物園內的一隻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 nipalensis)。這種候鳥主要分佈於歐洲、亞洲和非洲。在圈養條件下,它們的壽命可達40多年。
圖為George M. Sutton鳥類研究中心的一隻名為Bensar的白頭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這種猛禽廣泛分佈於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棲息於魚類充足的水域附近。
圖為洛杉磯動物園內的一隻鷹鵰東方亞種(Spizaetus nipalensis orientalis)。這種鳥主要棲息於亞洲的常綠林、落葉林以及河岸林。它們會用樹枝建造巢穴,用樹葉做內襯,一生只產1-2枚卵。
圖為希爾斯維爾動物保護區內的一隻楔尾雕(Aquila audax audax)。楔尾雕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肉食鳥,可以在不拍打翅膀的情況下持續飛行數小時。
圖為坦帕市勞瑞動物園的一隻猛雕(Polemaetus bellicosus)。猛雕是非洲最大的雕類,體重可達6公斤,翼展可達1.8米。
圖為洛杉磯動物園內的一隻角雕(Harpia harpyja)。角雕是一種新熱帶雕,主要分佈於南美洲,其後爪比灰熊的後爪還要大。
圖為津巴扎扎動物園內的一隻雌性馬島海雕(Haliaeetus vociferoides)。馬島海雕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也是最罕見的猛禽之一。
圖為檳城鳥園內的一隻蛇雕馬來亞種(Spilornis cheela malayensis)。就像它們的名字暗示的一樣,馬來蛇雕的食物主要是蛇類,當然它們還捕食蜥蜴、蛙類、蟾蜍、大型昆蟲以及小型鳥類。
圖為裕廊飛禽公園內的一隻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白腹海雕是一種高效的捕食者,經常透過疾速俯衝來捕捉水生生物。
圖為皮爾森動物園內的一隻烏雕(Aquila clanga)。這種大型候鳥的羽毛會呈現出多種顏色,其顏色會在黑色、蒼白色和中間色之間轉換。
圖為Jaime Duque遊樂園內的一隻鵟雕(Geranoaetus melanoleucus)。鵟雕主要分佈於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它們的捕獵方式是先在空中尋覓,發現獵物後俯衝到地面抓捕。
圖為拍攝於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一隻金雕(Aquila chrysaetos)。金雕行動極其迅速,可以每小時240公里的速度撲向獵物。
(譯者: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