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稱霸中原的諸侯如齊桓、晉文都稱公。為什麼南方的諸侯國楚、吳、越反而稱王,楚、吳還曾輝煌一時,但越國完全以消滅吳國為己任。這種稱王的做法讓人不解?
吳國第一代君主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周武王的大爺。所以,吳國應該是周朝的大宗(老親戚),稱王從倫理上可以理解。但天子名號還在,群雄四起,吳國秉承了“給你陽光就燦爛”的精神,嘴上稱王,曾短暫稱霸又被滅。
楚國屬於少數民族南蠻的政權,被天子封為子爵國。後來楚國地盤擴大,要求進步讓天子加封,天子說“滾”。一氣之下,楚國自封為王。
越國自稱夏朝的移民,大禹的後代。祖先牛叉,和稱王有毛關係?原因在於他們從來就沒有把天子當回事,當然天子也沒心思理他。
所以,這些稱王的諸侯基本都是邊疆地區,文化水平低,尤其缺少禮制的培訓,天性直白。當然,中原的諸侯也不會和這些國家計較,誰會和智力未開化的人計較,愛叫什麼就叫吧,反正膈應的是天子。
《羋月傳》中的義渠王也叫王,最後卻被秦宣太后羋八子色誘,千里迢迢趕到咸陽準備幽會老情人,結果被孩子他媽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