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日爾曼各民族大遷徙,374年到568年,持續兩百餘年,大致與亞洲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同時期。
418年,日爾曼人之中的西哥特人,建立王國,統治西班牙、阿奧克西塔尼亞(阿奎丹)、隆格多克(圖盧茲)。
後來,阿奎丹和圖盧茲,聯合為阿奎丹公國,都城圖盧茲。
法蘭克人薩利克部落酋長克洛維一世,466到511,活了四十五歲,他於481年建立法蘭克王國,並帶頭皈依了羅馬天主教。
當時,高盧地區,從北到南,依次是:法蘭克王國,都城圖爾內;蘇瓦松王國,都城蘇瓦松;阿奎丹公國,都城圖盧茲。
法蘭克人逐步向四面八方擴張,奪佔了蘇瓦松王國、阿奎丹公國,而西哥特王國則退守比利牛斯山以南。
蘇瓦松王國位於盧瓦爾河以北,河北沿線堡壘,有圖爾、奧爾良等等;阿奎丹公國位於盧瓦爾河以南。
蘇瓦松王國的都城蘇瓦松,位於內河塞納河以北,而塞納河之濱,則出現了新的城市巴黎。
此時,法蘭克人的王國等高盧地區以西,是同為日爾曼人的西哥特人的王國,以東,自北向南,依次是:同為日爾曼人的薩克森人、圖林根人、巴伐利亞人、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的王國、東哥特人的王國。
至七世紀,與隋唐同時期,經過法蘭克人的擴張戰爭,蘇瓦松王國、阿奎丹公國、勃艮第王國,圖林根公國,紛紛加盟法蘭克王國。
阿奎丹公國,位於盧瓦爾河以南,都城圖盧茲。
九世紀,法蘭克王國三分天下,其中,西法蘭克王國,後來形成法蘭西王國,包括:
蘭斯王國,都城蘭斯,王國包括法蘭克公國,法蘭克公國包括巴黎伯國;
紐斯特里亞王國,都城圖爾;
勃艮第王國,都城裡昂;
普羅旺斯王國,都城阿爾勒;
阿奎丹公國,都城圖盧茲;
加斯孔尼公國,都城波爾多;
納瓦拉王國;
西班牙邊區。
阿奎丹公國的各發展階段——
1 起源
2 法蘭克國王屬下的阿奎丹公爵
3 加洛林國王直接統治
4 法蘭克國王屬下的阿奎丹公爵
5 普瓦迭朝
6 奧弗涅朝
7 普瓦迭朝復辟
8 魯埃格朝
9 卡佩朝
10 普瓦迭朝復辟
11 金雀花朝
12 瓦盧瓦朝
13 波旁朝
14 後續
具體來說——
法蘭克國王屬下的阿奎丹公爵
Chram (555–560)
德西迪裡厄斯 (583–587, 與Bladast共治)
Bladast (583–587, 與德西迪裡厄斯共治)
Gundoald (584/585)
Austrovald (587–589)
Sereus (589–592)
夏勒貝特二世 (629–632)
希爾佩裡克 (632)
博吉斯 (632–660)
費利克斯 (660–670)
Lupus I (670–676)
大奧多 (688–735)
霍納德一世 (735–748), 大奧多的兒子,退位到一個修道院。
Waifer (748–767), 霍納德一世的兒子。
霍納德二世 (767–769), 逃到加斯孔尼的盧波二世處,被移交給卡爾大帝。
盧波二世 (768–781), 也是加斯孔尼公爵, 反對卡爾大帝的統治。
加洛林國王直接統治
法蘭克國王屬下的阿奎丹公爵
普瓦迭朝
雷納夫一世 (852–866), 835年任普瓦迭伯爵,852年任阿奎丹公爵。
雷納夫二世 (887–890), 雷納夫一世的兒子, 也是普瓦迭伯爵,從888年起,稱阿奎丹國王,直到他去世。
私生子Ebalus (也稱為 Manzer) (890–893), 雷納夫的非婚生子,也是普瓦迭和奧弗涅的伯爵。
奧弗涅朝
虔誠者紀堯姆一世 (893–918), 也是奧弗涅伯爵
年輕的紀堯姆二世 (918–926), 紀堯姆一世的侄子,也是奧弗涅伯爵。
Acfred (926–927), 紀堯姆二世的兄弟,也是奧弗涅伯爵。
普瓦迭朝復辟
私生子Ebalus (927–932), 復辟。
魯埃格朝
雷蒙德龐斯一世 (932–936)
雷蒙德二世 (936–955)
卡佩朝
大於格 (955–962)
普瓦迭朝復辟
淡黃髮紀堯姆三世 (962–963), Ebalus的兒子,也是普瓦迭和奧弗涅的伯爵。
鐵臂紀堯姆四世 (963–995), 紀堯姆三世的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
大紀堯姆五世 (995–1030), 紀堯姆四世的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
胖子紀堯姆六世 (1030–38), 紀堯姆五世的第一個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
奧多 (1038–39), 紀堯姆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和加斯孔尼公爵。
紀堯姆七世 the Eagle (1039–58), 紀堯姆五世的第三個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
紀堯姆八世 (1058–86), 紀堯姆五世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和加斯孔尼公爵。
紀堯姆九世the Troubadour (or the Younger) (1086–1127), 紀堯姆八世的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和加斯孔尼公爵。
紀堯姆十世the Saint (1127–37),紀堯姆九世的兒子,也是普瓦迭伯爵和加斯孔尼公爵。
阿奎丹的埃莉諾 (1137–1204), 紀堯姆十世的女兒,也是普瓦迭女伯爵和加斯孔尼女公爵,先後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七世、英國國王亨利二世。
路易 (1137–1152), 也是法國國王路易七世。
1137年,法國國王的最強大封臣阿奎丹公爵紀堯姆十世去世,使法國有望吞併強大的阿奎丹公國。路易六世決定將繼位女公爵埃莉諾許配給他十七歲的繼承人路易王子。
1137年7月,埃莉諾和路易王子在波爾多主教座堂結婚,婚禮由波爾多大主教主持。婚後,這對夫婦並立為阿奎丹公爵和女公爵。不過,如果埃莉諾生子,則在其子成為法國國王和阿奎丹公爵之前,這塊土地將一直獨立於法國。
8月,路易六世去世,王子路易與埃莉諾,在同年聖誕節這天加冕為法國國王和王后。
新國王對那外表豔麗的新娘十分痴迷,因而不顧她生性活躍。為了讓埃莉諾開心,路易投入大量資金,將簡陋的巴黎城島宮,整修得更加舒適。
路易七世是路易六世的次子,很小就被送到了修道院,作為未來的大主教來培養,因此路易七世對基督格外虔誠,信仰忠貞,有宗教狂熱,因為兄長夭折,他不得不重回宮廷。作為一個專業而虔誠的宗教人士,路易七世願意將他全部的精力和國家的國力都投入到宗教戰爭當中。路易七世得到第一個女兒後,宣佈他要發起一場聖戰,去西亞海岸拯救淪陷在異教徒包圍中的基督徒。而埃莉諾生性好動,她更想親身參與這樣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因為她與其它的王后不同,她擁有自己的阿奎丹騎士團,她是他們的最高統帥。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就這樣開始了,不過,路易七世和埃莉諾,各自掌管自己的軍隊。
經歷長途跋涉,十字軍來到亞洲,埃莉諾與安條克公國的共治公爵雷蒙,打得火熱,他們都屬於普瓦迭家族,雷蒙是堂叔。
路易七世頭腦固執,想要直奔耶路撒冷,當地地主雷蒙熟悉情況,提出應該先行收復被穆斯林奪取的埃德薩。
埃莉諾決定留在情人雷蒙身邊,而不是跟隨丈夫去耶路撒冷。路易七世在埃莉諾和雷蒙幽會時,人贓俱獲。十字軍分裂,埃莉諾宣佈不願繼續與路易七世的婚姻。路易七世強行綁架埃莉諾與他同行,而雷蒙陣亡。1150年,埃莉諾生下了她與路易七世的第二個女兒。
正在此時,英格蘭女王瑪蒂爾達的兒子、浪子燕青式的人物、喜歡插一枝“金雀花”的“短斗篷”亨利二世,繼位諾曼底公爵,第二年,他又繼位如伯爵,即將繼位英格蘭國王,成為歐洲最有實力的貴族之一。作為法國諸侯諾曼底公爵、安如伯爵,亨利二世經常進宮晉見法國國王路易七世。但很快變成了幽會埃莉諾。十七、八歲的少年公爵與三十幾歲的少婦王后,搞在了一起。
1152年,路易七世因埃莉諾不守婦道和不能生育男性繼承人,向教廷申請離婚。埃莉諾隨即離開法國,回到阿奎丹公國,埃莉諾立即寫了一封信寄給亨利二世,建議他儘快來阿奎丹和自己舉行婚禮。
亨利二世和他那位極有抱負的母親瑪蒂爾達,接信大喜,在埃莉諾那龐大的嫁妝面前,年齡不是問題,更何況在這個家庭裡,妻子比丈夫大是常事,亨利二世的母親就比父親年長十一歲之多。1152年5月,諾曼底公爵亨利二世與大他十幾歲的阿奎丹女公爵埃莉諾在阿奎丹秘密結婚。
從1152年起,阿奎丹公國加盟金雀花王朝,是跨海大王朝,其君主往往比法國的國王更強大,他們在法國是諸侯,但他們不願意對法國國王表示效忠,這是中世紀西歐的主要衝突根源之一。
路易七世這才清醒,他失去了富饒遼闊的阿奎丹公國,將它拱手送給了自己的對手亨利二世。憤怒的路易七世決定向亨利二世宣戰,但被擊敗。
埃莉諾此後一連為亨利二世生下了五子三女。因認定埃莉諾無法生育兒子而痛下決心離婚,並因此丟掉了整個阿奎丹公國的路易七世,成了整個歐洲的笑柄。路易七世趕快再婚,娶了卡斯提亞的康斯坦絲,和埃利諾一樣,她也只給路易七世生了兩個女兒,然後她就去世了。
1154年10月,英格蘭國王斯第文去世,他沒有兒子,按照先前的約定,王位傳給了諾曼底公爵亨利二世。12月19日,加冕典禮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
就這樣,亨利二世自母親那裡繼承英格蘭王國、諾曼底公國,自父親那裡繼承安如伯國,自妻子那裡繼承阿奎丹公國,其領地七倍於法國國王的領地。
在此期間,羨慕嫉妒恨的路易七世惟一的安慰,就是他的第三任王后終於給他生了一個男性繼承人菲力浦,這孩子長大後,號稱智多星,將替父報仇,狠狠修理亨利二世父子。
埃莉諾對小丈夫亨利二世頗為寬容,亨利二世雖然結了婚,他的風流韻事就沒有少過,情婦的身份從貴族夫人小姐到妓女無所不有,在婚生子女不斷出生的同時,他的私生子也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生,其中還有好幾個是由埃莉諾撫養的。
1166年,四十幾歲的高齡產婦埃莉諾,生下了她和亨利二世的第八個孩子:未來的“失地王”約翰。亨利二世已經對她失去了興趣。1167年,被丈夫冷落的埃莉諾長期住在阿奎丹公國,她在那裡過得更加逍遙自在,對於丈夫和情婦們的事兒,她也是沒有多大興趣過問。
她的兒子理查和傑弗裡都跟在她的身邊,這個理查,就是未來的“獅心王”。1173年,兄弟三人聯合起來,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母后埃莉諾的支援下發動了叛亂,進攻亨利二世。埃利諾率軍參戰。
亨利二世生擒埃莉諾,帶回英國,軟禁十五年之久。
1189年,被兒子們煩擾得筋疲力盡的亨利二世去世。。
新任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從古堡中救出母親時,埃莉諾已經七十歲了,她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段傳奇。她主持了理查一世的婚禮,並多方打點,將女兒們嫁給歐洲各國君主。當獅心王理查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埃莉諾幫他籌餉募兵,並負責鎮守英國後方。1192年,理查返回歐洲,被其敵人、奧地利公爵、巴本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俘虜,埃莉諾又寫信給教皇、皇帝,千方百計營救理查,舉國砸鍋賣鐵,最後終於籌到十五萬金馬克天價鉅款,以七十三歲高齡,帶著鉅款前往德意志,面見皇帝、霍亨施道夫家族的海因裡希六世,贖回了理查。
在理查一世被囚於德意志時,埃莉諾的幼子約翰企圖取代理查成為英格蘭國王,埃莉諾領導眾貴族抵制,挫敗了約翰的陰謀。但理查一世去世後,埃莉諾極力排斥其孫亞瑟,他是埃莉諾的四子布列塔尼公爵傑弗瑞二世與康斯坦絲之子,因為埃莉諾不喜歡兒媳康斯坦絲,因此她不得不支援約翰。亞瑟為了獲得英格蘭國王寶座,率軍突襲埃莉諾,但於1202年被約翰擊敗並擒殺。
法國卡佩王朝日益強大,精力充沛的埃莉諾,開始思索使兩大家族和解之道,於是她以八十餘歲的高齡,翻越比裡牛斯山,向嫁給卡斯提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的女兒埃莉諾,討來一個外孫女,許配給法蘭西的太子路易八世,這個外孫女布蘭卡,日後生下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人稱聖路易)。
失地王約翰,喪失了西北法蘭西的封地,但保住了最強大的阿奎丹公國。
一生跌宕起伏、精彩紛呈的埃莉諾,在1204年4月去世,年八十三歲,留下大片領土和鉅額財富。
金雀花朝
亨利一世 (英格蘭的亨利二世) (1152–1189), 也是英格蘭國王。
獅心王理查一世 (1189–1199), 也是英格蘭國王。
約翰一世 (1199–1216), 也是英格蘭國王。
亨利二世 (英格蘭的亨利三世)(1216–1172), 也是英格蘭國王。
長腿愛德華一世 (1272–1307), 也是英格蘭國王。
愛德華二世 (1307–1125), 也是英格蘭國王。
愛德華三世 (1325–1162), 也是英格蘭國王。
1328年,法國國王夏勒四世去世,卡佩王朝主系斷絕,其旁系瓦盧瓦家族的菲力浦繼位為菲力浦六世,但夏勒四世的外孫愛德華三世,則成為法國的並列國王。兩位法國國王展開大戰,引起了瓦盧瓦家族和金雀花家族的百年戰爭。
1362年,愛德華三世,將阿奎丹公國封予他的長子、黑太子愛德華。。
黑太子愛德華 (1362–1172), 愛德華三世和菲利帕王后的長子,也是威爾士親王。
1390年,國王理查二世,黑太子愛德華的兒子,任命他叔叔岡特的約翰為阿奎丹公爵。
岡特的約翰 (1390–1399), 愛德華三世和菲利帕女王的第四個兒子,也是蘭開斯特公爵。
亨利四世 (英格蘭) (1399–1400), 奪取了英國的王位。
亨利五世 (英格蘭) (1400–1422), 亨利四世的兒子,也是英格蘭國王(1413-22)。
一代名將、不世出的英主亨利五世,入侵法國,並在1415年取得阿讓庫爾大捷,奪取法國大部。亨利五世於1422年英年早逝,他的兒子亨利六世繼位為英國國王、法國國王,歷代英國國王都兼任法國的並立國王,但只有這父子倆真正統治了法國。不過,亨利六世精神有些問題,很快法國疆土紛紛得而復失。
阿奎丹公國歸於法國。
阿奎丹公國的瓦盧瓦和波旁公爵
讓二世 (1345–1350), 菲力浦六世的兒子,1350年成為法國國王。
夏勒,法國王太子,吉耶納公爵(1392?-1401),夏勒六世的兒子。
路易 (1401–1415), 夏勒六世的兒子,法國王太子。
隨著百年戰爭的結束,阿奎丹歸於法國國王直接統治,不再交給封建貴族。
後來,臨時出現兩個阿奎丹公爵:
夏勒 (1469–1472), 夏勒七世的兒子。
澤維爾 (1753–1754), 法國王太子路易的第二個兒子。
當代,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子塞戈維亞公爵海莫,是法國王位的首位繼承人,都屬於波旁家族; 因此,他封他的兒子岡薩洛為阿奎丹公爵(1972-2000年),但岡薩洛沒有合法的孩子。
至於阿奎丹公國故土,在當代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被劃分為阿奎丹等數個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