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穿劇的熱播,人們對於古代農耕文明社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甚至於有很多人想象著能夠穿越到古代社會,憑藉著一腔熱血成為古代帝王中的一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衝動,很大程度上是被那些古裝劇中華麗壯觀的場面所吸引。
看到這樣的一種普遍現象,讓我對古代集權化統治下的社會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好奇。正是帶著一些疑問和好奇,透過學習和閱讀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文獻,大概理清了一點思路。今天就以權力、財富與暴力為題展開思考,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可以透過此文。能夠從這三個角度認識到這些要素在古代社會產生的作用及影響。
某個層面上來說古代帝王就是一個大地主的形式存在,他們的所有目的就是建立在對土地的保護和擁有的基礎上。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們,除了皇帝的那些親戚,其他的人只是做為被奴役和使用的物件,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生殺予奪的權力,完全掌握在君王及君王賦予權力的群體手中。
也可以說,在封建制度下生活的人們,只有那些奴才和臣子有帝王賦予的權力,其他任何人都不具有行使權力的自由。某種角度來看,生活在權力中心的人們,甚至於衣食住行都可能受到嚴格的限制。反過來說,這個圈子之外的人都是被統治者視為一種具有工具屬性的物品,既然被視為物品,有可能連生存都得依靠那些貴族們的施捨。
身處這樣環境中的人們,更願意效仿蘇秦這樣的人,用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來激勵自己成為君王們的工具。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所謂的人前顯貴,就是可以得到君王們的認可,怎麼樣才能得到君王們的認可?一種是幫助君王們獻計獻策,以鞏固和保護現有的權力和地位,另一種是幫助君王們拓展權力範圍,獲取對更多土地的管理權。
在農耕文明的社會,土地既財富,那些手中握有權力的貴族,對土地的擁有甚至於到了瘋狂的地步。這一點可以從很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看到,那些權臣擁有的封邑往往是以城邦的形式存在。換一個角度來看,一座座封邑的背後,都是透過暴力和權謀之策從帝王掌握的功勞簿中得來的。
大量的土地需要有大量的人口來管理耕種,於是,那些在各種各樣的生存競爭中失去土地的人就成了這些土地的依附群體。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資源都被君王貴族壟斷,只有一些遠離政權中心的地方可以發展出來自由貿易。
自古以來,只要是具有交通樞紐這樣特點的地方,就會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在這樣的一種人員流動大,政策干預少的地方,往往是自由度更大的地方。某個角度來看,越是自由的地方,越是可以激發出人們的創造和想象力,在這些地方生活的群體,也常常是屬於進化中容易產生變異的群體。
很多人在中學期間都學習過《世外桃源》這一篇課文,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正是一群為了逃避戰爭才離開家園的群體。從文中能夠看到一種那個時代理想生活的模樣,在一種沒有賦稅和苛政的環境下,人們完全可以用一種有序的方式生活。
某種意義上來說,暴力具有多重屬性,一種是權力的保障,反之亦然,也會是推翻權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但凡是擁有權力的組織,必然擁有實施暴力的能力,當然,也需要有信用的加持,否則,權力就像是一張空頭支票。財富就像是一種潤滑劑,在暴力與權力之間形成一種張力,正是有了這樣的張力,才支撐起來了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
另一個方面來說,權力的產生是建立在社會剩餘價值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剩餘價值的產生,社會的執行模式或許還停滯在原始部落的狀態。進一步的來說,正是有了財富的聚集,才出現對財富的分配者,最初的財富分配者大機率上是那些部落中個體能力最強大的人。
由此可以看到,權力、財富與暴力就像是一種穩定的三角關係,人類社會正是在這樣穩定的關係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此起彼伏的進化出來今天我們看到的模樣。今天的人們之所以看到的暴力現象越來越少,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們掌握到了更多平衡三者關係的鑰匙,這些鑰匙讓人們懂得用一種更平和的方式推動社會運轉的車輪。
某個角度來看,這些鑰匙正是權力、財富與暴力三者之間相互博弈的產物,那些今天看到的一些習以為常現象的背後,是各樣各樣生存選擇的競爭中的產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今天很多規則與契約的背後,是一場場權力的角逐與財富平衡的結果。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