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很多人覺得我國建國後的30年不搞對外開放,這是一種誤解。對外開放的程度是依賴於國際環境的。不是我們不想對外開放,是西方封鎖扼制,讓我們很難開展,但我們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了共同的敵人,逐漸開始走向對抗,其表現形式就是彼此封鎖、扼制、輿論戰、爭奪世界霸權。
蔣介石政府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奪取在華利益的買辦政府。美國、英國在我國解放戰爭中全力支援蔣介石,就是為了維護其長久掠奪,但由於蔣介石失去民意支援,最終失敗。
毛澤東從不懼怕西方列強,解放戰爭中敢於炮轟英國紫石英號,新中國成立,“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的在華掠奪的時代終結了。他們不甘心失敗,悍然發動朝鮮戰爭,企圖包圍扼殺新生的人民政權。
西方資本家“雙管吸血”:國內壓榨工人,對外掠奪全世界。隨著蔣家王朝的失敗,中國這個西方的巨大利益來源地丟失了,美國絕不甘心放棄,一方面封鎖,一方面和平演變。他們對西方其他國家聯合,對另一部分願意和我們經濟合作的國家實施制裁,我們的對外開放舉步維艱。“封鎖吧,封鎖個幾十年,我們就什麼都有了”,我們不得不面對封鎖,主要依靠獨立自主進行經濟建設。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同時,積極開展外交工作,爭取有利的對外開放環境。毛主席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投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1964年中法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英建交,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並發表中美上海聯合公報,宣佈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到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從而結束了長達30年之久的不正常狀態……這些都為我國逐步擴大對外開放準備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的主流意識,我國對外開放更是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