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中國歷史上改天換地的大事,翻身當家作主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和中國社會的改造中。“歷史的脈動——百年江蘇紀實影像藝術展”中一個個光影瞬間,定格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勞動最光榮!”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人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展覽中有2幅新華日報攝影記者曉莊和張震分別拍攝於1964年的照片,照片上的主人公分別是插秧能手湯根女和勞動模範陳永康。
照片裡年輕的湯根女滿面笑容,褲腳挽得高高地站在水田邊,肩挑手拎著秧苗。在她身後,婦女們正在田裡插秧。細心的人會發現,湯根女不僅身穿花襖,還戴著項圈和手鐲,這不是平常的勞動打扮。曉莊告訴記者:“當她們知道有人來‘拍小照’,都按當地習俗戴上銀首飾,穿上花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像是過節一樣。”那時強調“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充滿了自豪感和勞動熱情,在農忙時大江南北到處能看到婦女忙碌在田間地頭,照片中的湯根女,當時就被評為五好社員、插秧能手。 陳永康是農業戰線上的老典型,他選育出的“老來青”晚粳良種享譽海內外,照片中的他站在齊膝深的泥水中,正在演示科學種糧,周邊密密麻麻地站滿了觀摩學習的人。當時的天氣並不暖和,人們穿著棉衣,不少還戴著帽子。陳永康是一個農民,他透過鑽研選育的“老來青”成為太湖地區的當家水稻品種,1956年他種植的水稻創下畝產超千斤的紀錄,同年“老來青”被空運到蘇聯等15個國家展覽。進入科研院所後,陳永康仍保持著勤勞淳樸的本色,為推廣技術奔波在江蘇大地,一身泥巴一身汗。後來,他又在自己的實驗田裡創造了麥、稻、稻三熟制畝產超3000斤的紀錄。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極大振奮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這件事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也有關係。在一張拍攝於那個年代的照片上,面容瘦削清癯的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張鈺哲和一位年輕的同事在小行星觀測室工作現場,站在天文望遠鏡前。此前紫金山天文臺完成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測軌預報方案和軟體的設計。 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任張暘告訴記者,張鈺哲不僅是卓越的天文學家,還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推動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前,張鈺哲與學生張家祥即開始研究人造衛星的運動理論,共同發表了中國第一篇有關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中國實施“東方紅一號”專案時,紫臺承擔了衛星測軌預報方案的研製,張家祥是具體負責人。“不過照片上的年輕人並不是張家祥,而是參與該專案的王昌彬老師。”張暘說,“照片裡的這架望遠鏡也不是用來觀測人造衛星的,而是觀測小行星的。小行星觀測正是張鈺哲的研究方向之一。1928年他在美國留學時,作為中國人第一次發現了一顆小行星,並將之命名為‘中華’,而中國人在中國大地上首次發現小行星,則是1955年1月20日由張鈺哲和張家祥在紫臺完成的。”
展覽中還有國畫大師的風采,見證了中國畫在新社會的一次重大革新。照片上國畫大師傅抱石正在揮毫潑墨,觀摩者中有同為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的錢松喦、宋文治等。 南京博物院陳列藝術研究所所長萬新華說,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中國畫能不能表現新中國的社會新貌,能不能為工農兵服務,成為國畫家們面臨的新課題。畫家們積極投身新社會,興起寫生之風,寫生地則從自然名勝轉向了革命聖地、工農業建設工地,江蘇畫家以推陳出新的巨大成就成為當時備受矚目的群體。1960年江蘇省國畫院成立後,傅抱石、亞明等13人在省委支援下歷時3個月,遊歷6省瞻仰革命紀念地、遊覽風光名勝、參觀工礦企業,為創作蒐集素材,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兩萬三千里寫生。1961年5月,“山河新貌——江蘇國畫家寫生作品展覽”在北京展出,這批作品推動了中國畫與時俱變的革新,也標誌著江蘇省中國畫創作的正式崛起,從此新金陵畫派成為中國畫壇的重要力量。
曉莊是新中國第一代女攝影家,她供職新華日報期間,拍攝了大量的新聞作品,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1968年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通車。為了拍攝到最好的鏡頭,她試圖登上南橋頭堡,突然一腳踩空,差點摔了下去,幸好被後面的同事一把拽住。冒著生命危險,曉莊站立在橋頭堡上,按動快門。她分別拍攝了公路橋上的汽車、鐵路橋上的火車和江上輪船,3張照片“接”成一幅長卷,全景式呈現了南京長江大橋巨龍蜿蜒、橫跨兩岸的雄偉身姿。 1958年,她在邳州拍下了大運河江蘇段整治的歷史事件。鏡頭中,來自四面八方的勞動者們戴著氈帽、絨線帽,用布帶當腰帶紮緊了棉襖,小推車運土的隊伍長得望不到頭。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副院長張曉松看著照片對記者說:“1957年沂沭泗大洪水使得運河險情不斷,兩岸損失嚴重。就在那一年,中運河徐州段進行了防洪、排澇、航運相結合的整治,動員7.7萬人次,完成土方1000多萬立方米,使運河兩岸堤壩距離從200米擴大到1.1公里至1.8公里,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幾乎與此同時,大運河江蘇段從蘇州到徐州都在進行河道整治,據《江蘇大運河的前世今生》記載,為了北煤南運保障長三角經濟發展,大運河的運輸功能重新得到重視,整治重點就是從徐州到長江的河道治理,挖河道、修船閘、建橋樑、通涵洞,從1958年到1961年第一期整治總投資達2億元,參加施工的人數多達123萬。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後,大運河江蘇段的整治一直沒有停止過,大宗物資的運輸有效支撐了長三角崛起為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板塊。 除了宏大的歷史場景,曉莊拍攝的照片中還有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美的瞬間。一張拍攝於1952年的照片中,人們在南京香鋪營街道供水站買水。曉莊說:“當時南京並非家家都通自來水,沒通水的人家就需要購買飲用水。整理照片時,說明中寫著價格是每百斤120元,送水服務遠的250元,近的150元。一開始這個價格嚇了我一跳,後來才想起來,1955年發行新人民幣,新舊幣兌換比例為1:10000。”
《踏碎銀波》拍攝的是一群鵝在水面上遊弋,其中一隻振翅向前,腳掌在水面上蹬出一片波浪。這張照片曾入選《中國攝影五十年》大畫冊,被蘇州工藝美術研究所製成繡品贈送外賓,是曉莊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62年她去高淳報道當地副業產品——羽毛扇,在固城湖邊抓拍了這個鏡頭。作品並未作為新聞照片發稿,而是壓在她的玻璃臺板下。時值第六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即將截稿,老攝影家章石羽鼓勵曉莊參展,照片放大後,取名犯了難,當時值夜班的報社領導高斯看到後取名《踏碎銀波》,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 從國家大事到生活小事,從田間地頭到浩瀚宇宙,一張張照片彷彿一個個足印,記錄著我們來時的路,也定格了一個個歷史瞬間。 交匯點記者 王宏偉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