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雪中悍刀行》中的主角是北椋世子徐鳳年,為何他是世子不是太子或者公子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區別。
太子
在古代一般指皇帝的法定繼承人,透過冊立確定的太子身份。周朝時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稱太子。秦朝國祚短,未立太子。漢代稱皇太子。明代一如漢制,只有國儲稱太子,親王繼承人則稱親王世子。清代自康熙發生九子奪嫡以後,實行秘密立儲制度,不再立太子。
中國古代社會的承襲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確認繼承人的基本原則是:“立嫡立長”,也就是說繼承順序是嫡子優先、年長優先。除了“立嫡立長”的原則外,還有:“立子以賢”,就是說,要看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最次的就是皇帝“立儲以愛”就是皇帝最喜歡哪個兒子,就立哪個兒子。
太子的政治地位僅次於皇帝,但是歷史上儲君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又極其複雜矛盾。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繼承人,但繼承人的存在又會對皇權構成一定威脅。由於皇太子有極大權力,所以往往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漢景帝廢太子劉榮、漢武帝與太子劉據,唐太宗與太子李承乾,康熙和胤礽。
世子
世子就是親王的嫡長子,三國曹魏以前,諸王嗣子稱太子,自曹魏開始,諸王嗣子改稱世子,後世多便以王爵嫡長子為世子 。明清兩代親王嗣子稱世子。世子和太子有些相似,不過他們之間經常轉換,親王當了皇帝,世子便是太子,比如朱高熾在朱棣是燕王時是燕王世子,朱棣靖難之役成功之後朱高熾就是太子。
順便說一下,朝鮮作為中國藩屬國,朝鮮國王嗣子按照中國製度封為世子,稱邸下。
公子
公子這一稱謂隨著時代改變,角色一直在變,先秦時期稱諸侯的兒子為公子,如戰國四公子。自漢至唐,公卿之子也被稱為公子。到北宋時,公子的稱謂已經走向平民化。豪門士族的年輕男子,或其人稍有學識,皆可被稱為公子,如明末四公子。
這三個稱謂的介紹就到這裡,我們一同學習歷史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