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全文約3000字左右,閱讀需耐心
當格蘭特進軍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傑克遜時候,當時南軍在維京斯堡守軍有三萬多人,在傑克遜還有四萬多人,兩支部隊加起來有8萬餘人左右,又佔有內線之利,格蘭特統帥下的北軍在兵力上沒有任何優勢,所以他決定先對付傑克遜的敵人。維京斯堡裡的南軍守軍就知道“守城”,眼看著格蘭特直撲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傑克遜。
駐防傑克遜的是南軍在西部戰場上的主力,統帥就是之前在東部戰場上七棵松戰役中、大難不死的約瑟夫·約翰斯頓將軍;這位約翰斯頓將軍在南軍上將中原來排名第四,現在排名第三了~因為和他沒有任何親戚關係的、南軍的另外一位約翰斯頓將軍已經戰死了。
約瑟夫•約翰斯頓雖然號稱名將,但其實就知道嚴防死守;他在七棵松戰役的時候肚子捱了一槍活過了來後,回到指揮崗位上後更不會進攻了,其麾下的部隊鬆鬆垮垮、如一盤散沙似的分守著幾個要點,北軍格蘭特的大軍衝過來後打一回敗一回,他也不敢叫維京斯堡守軍兩面夾擊,結果五戰五敗,直接把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戰略要地傑克遜丟給了格蘭特。
格蘭特趕走了約翰斯頓,解除了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對付守在維京斯堡裡的南軍了;他自己率領大軍先開拔,把殿後的任務交給了謝爾曼,謝爾曼完成得很出色~他直接放了一把火,把傑克遜燒成了一片廢墟,傑克遜市也成為了美國南北戰爭中第一座被謝爾曼給“點了”的美國城市。
謝爾曼在前線點了一把火,他的小舅子在後方點了另外一把火;謝爾曼的三個小舅子全是將軍,這還真不是靠謝爾曼,因為謝爾曼的岳父曾經當過聯邦政府的戰爭部長和內戰部長;謝爾曼的這三個小舅子、尤因三兄弟的“老大”、休•尤因把抄了傑弗遜•戴維斯的家所獲得的戰馬獻給格蘭特將軍之後,他馬上找謝爾曼:姐夫,同時還繳獲了另外一份“罪證”。
謝爾曼名義上是他的姐夫,實際上是他大哥,因為老尤因是謝爾曼的養父。謝爾曼拿過來一看,都是南部邦聯總統傑弗遜•戴維斯的私人信件:好吧,放在我這吧;沒想到他小舅子還留下了幾封,直接寄回家去了;前線來信了,北方的報紙上就給登出來了,於是有人倒黴了~倒黴的人是已經卸任總統的皮爾斯,他在給老朋友、傑弗遜•戴維斯的信中大罵自己所屬的北方聯邦,這是典型的“北奸”行為,於是北方聯邦一時之間對皮爾斯人人喊打。
格蘭特打跑了約翰斯頓,回過頭來進軍維京斯堡,一路上打了兩仗,也都打贏了,也都有傷亡;北軍在第二仗的傷兵裡面最年輕的是個11歲的小孩兒,正是格蘭特的大兒子佛瑞德;原本朱麗亞已經帶著孩子回家了,可是佛瑞德非要跟著隊伍,格蘭特成天忙得四腳朝天,根本沒功夫管他,索性給了他一匹戰馬,讓他自己跟著北軍的隊伍一起走;打起仗來,這熊孩子也一起跟著衝鋒:“衝啊,打敗南方佬,拿下維京斯堡!”但戰場上子彈從來不長眼,甭管對誰都是一樣;南軍一顆子彈飛了過來,把佛瑞德大腿上的皮擦破了,這熊孩子又開始咋呼:“我中彈了,我快死了;”他身邊的一位北軍少尉過來一看,告訴格蘭特將軍家的這個熊孩子:活動一下腳趾頭,看看能動吧,能動就沒死。
維京斯堡的南軍守軍現在背後有北軍的陸軍,面前有北軍的海軍,增援的部隊早就不知跑到哪個“天邊”去了,按說守護維京斯堡的南軍只有投降一招了,可是守軍一點都不怕。負責指揮守城的南軍將領是北方人、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潘伯頓將軍,他的兩個兄弟都在北軍中服役,自己卻加入了南軍;他在美墨戰爭中和格蘭特是老相識,為了這次的“再相聚”,他早早就挖好了戰壕、準備“迎接”格蘭特的到來。
格蘭特連續攻擊了兩次,北軍攻擊的部隊傷亡慘重、血流成河;格蘭特一看傷亡率太大,索性算了,不攻了,圍城;他把維京斯堡團團包圍住,把各種火炮安好,從軍艦和陸地上每天往城裡不停地開炮。於是維京斯堡成為了美國曆史上挨炮轟最多的城市,城裡的居民們只好到處挖防空洞,住在防空洞裡,只能在北軍炮轟的間歇期間才能出來活動。維京斯堡的得失與否事關重大,南部邦聯政府緊急商量如何救援,約翰斯頓沒有能力打破格蘭特的圍城,只能請傑弗遜•戴維斯本人定奪。
這時候,東部戰場正好消停了,北軍的主力、波托馬克軍團屢戰屢敗,在沼澤地一戰裡更是幾乎潰不成軍,今年之內不可能主動發起進攻了,因此東部的南軍主力可以機動,在軍事會議上,東部軍團的副帥朗斯特里特將軍提出了一個類似於“圍魏救趙”的建議~以南軍東部地區的精銳部隊入侵田納西州,引格蘭特來解圍;羅伯特•李將軍卻認為,這樣未必能解維京斯堡之圍,因為西部戰場還有敵人的昆部蘭軍團等部,他的建議是入侵北方的賓夕法尼亞州,吸引敵北軍的波托馬克軍團前來決戰,或者拿下巴爾地摩、費城等大城市,以達到逼林肯議和的戰略目標,羅伯特•李的思路是一戰定乾坤。傑弗遜•戴維斯採取了羅伯特•李的策略,於是羅伯特•李幾乎傾巢而出,率9萬多南軍精銳部隊再次入侵賓夕法尼亞。
北軍的波托馬克軍團發覺南軍的行動後,尾隨而進,但不敢靠前,讓羅伯特•李得以從容渡河。關鍵時刻,林肯臨戰易帥,任用資歷甚淺的梅德將軍出任波托馬克軍團的統帥,在留下了保護首都華盛頓的兵力後,由梅德將軍率領10萬餘人去賓夕法尼亞地區迎戰羅伯特•李將軍。
南北兩軍在賓夕法尼亞展開了遭遇戰,這一戰是羅伯特•李在和北軍對決最勢均力敵的一役,南軍是連勝之師、士氣高漲;北軍則軍心不穩、士氣低下;羅伯特•李決定主動發起進攻,一戰全殲北軍東部地區的主力、波托馬克軍團。
與此同時,維京斯堡城裡情況越來越糟,糧食供應越來越少,吃完了驢頭吃驢耳,吃完了驢耳朵再驢屁股,到最後城裡的南軍守軍和居民只能吃老鼠了;到了當年的6月28日,連老鼠都被吃完了,守城的南軍官兵一封署名“許多官兵”的紙條被悄悄塞進潘伯頓的房門;潘伯頓開啟一看,紙條上寫著:我們勇敢夠了,繳械投降吧。潘伯頓曾經指天發誓要戰至最後的一兵一卒,現在也只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如果他不下令不投降的話,他的部下也會把他五花大綁獻給格蘭特。
那就投降吧,潘伯頓派人出城找格蘭特談條件。他的部下覺得自己的司令可能餓糊塗了~還談什麼條件?格蘭特一貫的風格是什麼?是無條件投降!困守孤城,援軍遙遙無期,潘伯頓這麼死扛幹嗎?如果是在格蘭特剛到達、還沒形成合圍的時候,他率領自己麾下的3萬餘人去和約翰斯頓合兵,也許還能和格蘭特有的一拼。
但在一定程度上,潘伯頓是不得不死守~他是北方人,因為長期在南方駐紮,加上娶了個弗吉尼亞籍的老婆,因此開戰後他從聯邦軍中辭職投奔了南方;潘伯頓將軍出身於炮兵部隊,所以以南軍中將的軍銜主持維京斯堡防禦;如果一看形勢不對、撒腿就跑,他回到里士滿後肯定會被當成北軍“潛伏”在南軍裡的奸細。
這種事是有先例的,例如羅伯特•李將軍~他把林肯任命的戰地司令任命一扔,輕騎南下,南部邦聯的總統傑弗遜•戴維斯還是他的同學,但因為在西弗吉尼亞戰場上的失利後,就被某些南方門閥指責為是北方的奸細,即便打了多次勝仗,也沒能把這些南方門閥強加給自己的罪名洗白。
羅伯特•李將軍是何許人?在最早的發起美國獨立戰爭的北美十三州當中、弗吉尼亞州參加這場“革命”的豪門一共有五個,其中的一個就是羅伯特•李將軍出身的李家族;在托馬斯•傑弗遜所執筆的《獨立宣言》上,來自李家族簽字的就有倆,羅伯特•李的父親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曾經是華盛頓麾下的騎兵高階將領,立下過赫赫戰功;羅伯特•李將軍的母親則同樣來自南部門閥中的卡特家族,李家族和其他家族代代聯姻,其中包括出了兩位總統的哈里森家族,羅伯特•李將軍也是華盛頓家族的上門女婿,他夫人的母親則來自於托馬斯•傑佛遜的家族,他自己的祖母、那位曾經讓華盛頓“失魂落魄”的美女也是這個家族的親戚。
簡言之,即便是羅伯特•李將軍這樣的、集弗吉尼亞門閥裡的、“五大家族”的血脈繫於一身的,也會被其他某些南方門閥罵成是北方的奸細,就更不用說南軍維京斯堡的主將、潘伯頓將軍“只是娶了一個和哪個家族都沒關係的老婆”的北方人了;既然現在大家要求投降,那就投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