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在中央的指示下,共產黨分成了不同的野戰軍,從不同方向向國民黨發起進攻。隨著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越戰越勇,國民黨被野戰軍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而負責領導野戰軍的彭德懷、劉伯承、陳毅和林彪等人,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1955年,在經過曠日持久的準備之後,聲勢浩大的授銜儀式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在解放戰爭中帶領野戰軍的幾位將領都被授予了元帥的軍銜,舉國歡慶。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這個人就是位列元帥之列第五位的賀龍。眾所周知,賀龍曾經領導過八一南昌起義,是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元老。但在解放戰爭中,卻幾乎沒有人聽到過他的訊息,他就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不知所蹤。可即便如此,最終他卻依舊得到了元帥軍銜,甚至排在陳毅前面。那麼解放戰爭期間賀龍元帥究竟去了哪兒?為什麼銷聲匿跡的他能夠獲得元帥軍銜呢?
1927年,在賀龍和周恩來見過面之後,他被任命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面對共產黨對於自己的信任,賀龍心中十分感動。儘管南昌起義並未取得勝利,賀龍自己的部隊也幾乎是損失殆盡,但賀龍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共產黨。
在抗日戰爭中,賀龍也是率領部隊衝在最前線,為保衛祖國的領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深受將士們的愛戴。但就是這樣一名聲名顯赫的將領,在解放戰爭開始之後,就銷聲匿跡,不知去向。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能獲得元帥的軍銜,這讓所有人都十分不解。
其實,當時第一野戰軍的總指揮的位置基本上是賀龍讓給彭德懷的。而賀龍之所以沒有領軍作戰,是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1947年,隨著國民黨軍隊胡宗南率領軍隊,大肆攻打延安地區,給當地的群眾造成嚴重損失。他還瘋狂摧毀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指揮部,對共產黨和毛澤東的安全造成威脅。
面對這種狀況,中央急忙組織軍隊開始進行防衛和反擊。當時陝甘寧地區之後1個縱隊和6個旅,加起來不過才將近三萬人。
而陝北地區的部隊是隸屬於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這些都是賀龍一手組建起來的隊伍,按理來說,應該是由賀龍來帶領的。但當時賀龍被任命為晉綏野戰軍的司令員,在晉綏前線指揮作戰,無法回到延安。
這時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向毛澤東主動請纓,他向毛澤東委婉表示,賀龍現在正在晉綏,沒有辦法趕到延安,自己可以暫時接手延安事務,指揮軍隊。
毛澤東當即表示贊同,但這畢竟是賀龍親手帶起來的隊伍,他與這支部隊的感情也是在長時間的革命戰爭中用鮮血凝結成的,因此毛澤東還是要詢問一下賀龍的意見。
賀龍是一個十分有原則的將領,面對如此危急時刻,他對自己曾經的老部下說:“軍隊是黨的,不是我個人的。軍隊就要聽黨的指揮嘛!”隨後,他表示積極擁護毛澤東的主張和意見。
1947年3月16日,中央軍委將陝北的部隊組建成西北野戰軍,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賀龍毫不猶豫就將自己的2縱隊送了過去,而西北野戰隊就是後來的第一野戰隊。
雖然賀龍沒有在解放戰爭中領軍作戰,但是他在戰爭期間做出的貢獻卻不亞於在前線指揮戰鬥的任何人。
7月的時候,賀龍突然接到中央的通知,要他到河西出席一項重要會議。當時賀龍正抱病在身,但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第一個趕到了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毛澤東和賀龍就怎樣組織戰略進攻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時毛澤東向賀龍下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指示,他先是講明瞭在戰爭中擁有一個堅實的後方重要性,然後接著表示希望可以由賀龍來領導晉綏和陝甘寧地區,形成一個統一的後方。保證前線戰鬥的資源供給。
賀龍對於毛澤東的指示向來是無條件服從的,他曾經說過:“誰要反對主席,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因此,賀龍毫不猶豫就將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攬了下來。
那時,陝北地區因為因為自然災害,農業生產止步不前,另一邊國民黨胡宗南軍隊不斷進攻,陝北的農業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群眾們的生活本就已經苦不堪言,國民黨軍隊還強行徵收糧款,使得群眾們的經濟更加緊張。陝北解放區自顧不暇,與之相鄰的晉綏解放區也不遑多讓,這讓賀龍的工作十分難展開。
他走馬上任之後,先是將兩個區的銀行和貿易公司合併,又在陝甘寧地區建立兵站,負責籌集錢糧,及時運輸到前線。賀龍要做到的是野戰軍打到哪裡,物資就要供應到哪裡。
賀龍剛剛在河東安頓下來,中央軍委就發來緊急通知:野戰軍南下,已無糧攜帶,能否保證糧食供應成為西北解放戰爭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當時河東地區受災嚴重,陝甘寧和晉綏兩地的所有人加在一起,才不過400多萬人,群眾們都已經自顧不暇,而西北解放軍那邊足足需要7000到10000石的糧食,這麼短的時間,上哪兒去籌措這麼多糧食呢?
賀龍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向鄰近的晉冀魯豫解放區求援。當時晉冀魯豫解放區是劉伯承和鄧小平負責的,兩人在接到賀龍發來的訊息時,當即調出10萬石糧食。
這些糧食解西北解放區的燃眉之急倒是夠了,但是賀龍很快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將這些糧食以最快的速度運過去。
賀龍經過再三考慮,將這件事交到了後勤供給部部長薛蘭斌手中,薛蘭斌接到賀龍命令後瞬間頭大如鬥,他苦著臉跟賀龍說道:“老總,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這麼多糧食要運到陝北實在是太難了!”
賀龍最不喜歡聽部下說這些話,他向薛蘭斌命令道:“困難大了也要克服,軍隊打仗,無糧自亂。你必須儘快將這些糧食送到西北解放區!”後來,賀龍還為這件事積極調動當地的百姓,就連晉綏的1000多名師生也前來幫忙。賀龍在到運糧隊檢查的時候,看到軍民一起運輸糧食的境況,還十分感慨:“毛主席說得好,兵民是勝利之本啊!”
在晉綏地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10萬石糧食很快就被運輸到了西北解放區,彭德懷的燃眉之急算是解了。但是賀龍作為一名征戰多年的老將,他很快就意識到,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才能滿足前線需要的各種資源。
於是為了保證前線的糧食運輸,賀龍和當地各級人民政府一起,積極動員群眾,組織了一支龐大的籌糧運糧隊伍。從1947年8月開始,到1948年5月,晉綏地區運往前線的總量就超過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總和。賀龍還利用先前合併的貿易公司,積極發展貿易,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換回了大量的現金和物資。保證前線的將士們到了冬天都有棉服。
將士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軍火的問題了。當時彭德懷曾親自就這個問題向賀龍傳送電報,請求幫助。但是當時晉綏地區的裝置簡陋,最主要的是缺少技術人員,因此對於武器彈藥的生產力十分低下。
賀龍在合計過之後,決定將陝甘寧邊上幾座已經停用的軍工廠利用起來。他首先將陝甘寧和晉綏的軍工廠合併在一起,然後又開了一所學校,專門培養技術人才。
不久之後,聯防軍軍工局的副局長也在中央的指示下,帶著大量的人員和裝置來到河東協助賀龍工作。在這樣集中力量的情況下,晉綏軍的工廠很快就建了起來,並且不斷擴大,生產了大量的迫擊炮、手榴彈、炸藥和子彈等東西。這不僅解決了前線缺少彈藥的問題,還帶動了當地的生產力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晉綏地區的經濟發展。
在兵員補充方面,賀龍主張加強當地的聯防軍區地方兵團建設,從部隊、老區和新區三個方向共同發力,為野戰軍補充兵力。一直到1948年年底,陝甘寧和晉綏這樣人煙稀少的地方,部隊就已經擴大到了7個縱隊和2個旅。
後來賀龍在總結1947年工作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10個旅的兵力對陣敵軍的30多個旅。有些縱隊傷亡足足有9000多人,換掉了一個底子,可是戰鬥力依舊沒有減弱。”
多年以後毛澤東回憶起當時的狀況也是連連感慨:“賀老總忠於黨,忠於人民,是守衛後方的‘蕭何’啊!”
彭德懷雖然身在大後方,為了解放戰爭的資源供給盡心盡力,但是他還是時時刻刻地關注著西北戰場的表現。因為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是賀龍一手帶起來的,很多人擔心,這個部隊一旦換一個人指揮,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賀龍卻擺擺手說道:“我帶的部隊,如果別人不能指揮,那就說明我賀龍的黨性不強。”
但即使賀龍如是說著,部隊中的人也都是聽指揮行事的,還是有些人因為和彭德懷脾氣不和鬧了起來。第一縱隊的賀炳炎和政委廖漢生都和賀龍關係很好,廖漢生還是賀龍的外甥女婿。
他們兩人在和賀龍長久的相處中,已經習慣了賀龍爽朗的指揮風格,因此對於彭德懷有些咋咋呼呼的指揮風格十分不適應。
1947年8月,第一縱隊在奉命攻打榆林的時候,連著連天都沒有攻打下來,彭德懷心中有些著急,便打電話說了廖漢生幾句,廖漢生本來心中也是十分鬱悶,兩人槍口撞槍口。在電話中就爭執了起來。
後來因為在一次指揮中,雙方沒有溝通好,兩人再次起了爭執。得知這件事的賀龍心中十分焦慮,覺得自己有必要出面,協助彭德懷調解一下這件事情。
在一次會議上,彭德懷批評第一縱隊沒有意識到危險,自己先走了。廖漢生正在氣頭上,誤會成了彭德懷批評自己有意識地走了,當即氣不打一處來地站起身反駁。賀炳炎也跟著起身附和。
賀龍急忙制止了他們兩人。在會議結束之後,賀龍將第一縱隊的領導留下來開會,他先是肯定了第一縱隊在戰鬥中做出的成績,緊接著話鋒一轉,又說道:“跟彭總頂嘴,可是要檢討的。彭總說了就是命令,必須堅決執行,有多大困難,都一定要去執行!”
在對兩個人進行過開導之後,廖漢生和賀炳炎也想通了,主動前去找彭德懷道歉。誰知彭德懷根本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他對於這兩個敢於直言的小夥子也是讚不絕口。
後來在共產黨齊心協力的努力下,解放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成為了國防部的部長,在他的舉薦下,廖漢生成為國防部的副部長,當時國防部一共7位部長,只有廖漢生的軍銜是中將,足見彭德懷對他的重視。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他還向賀龍感慨:“你領導的晉綏部隊真是好啊!能打仗還聽指揮。”賀龍聽了之後,心中也很是自豪。
1955年,在中央經過幾年緊張的籌備之後,授銜儀式在中南好懷仁堂舉行。授銜名單也是中央經過一再的確認和斟酌,才最終確定下來的。鑑於賀龍在解放戰爭後方做出的卓越貢獻,他被中央授予元帥軍銜,位列第五。而賀龍的命令狀編號確實第一位,足見中央對於賀龍元帥所做出的貢獻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