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最後一天,早晨睜開眼睛琢磨這一年有了什麼樣的變化,欣慰地發現,可能最好的變化就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期待的變化當然是變得更好,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變化是變得更糟。所以沒有變化真是一件特別值得欣慰的事情,說明你抵抗住了地心引力,穩住了。
我在《女友》雜誌有一個專欄,專欄名叫“想得開”還是“不發愁”,我有點記不清了。這個名字不是我取的,是編輯老師看了我的文章以後,幫我取的。
取完也沒告訴我,前兩天聊選題無意中說出來。我認真思考了兩秒,感嘆原來自己的文字存在的功能與意義,相當於一貼膏藥。
膏藥不一定能治病,但可以讓人舒適。而對於大多數長期帶病生存的我們來說,百分百的健康是可望不可及的,能找到讓自己舒適的方法,就贏過了大多數人。
所以,每天堅持看我文章的你們,贏過了大多數人。
年末善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事業更上一層樓,愛情遇到白馬王子,做改變歷史的事兒,為人類做貢獻等等……
當新的一年悄然到來,生活依然以自己的節奏捶打著每一個人,你發現自己不僅改變不了人類,連孩子的分數都改變不了。
你也改變不了父母固執地吃剩菜喝菜湯的毛病,雖然看病花的錢比浪費的食物貴多了;你還改變不了自己的衝動消費,衣櫃裡的衣服再多也總要買一件新的,好像那件吊牌未拆的新衣服就是你的光輝夢想。
期待變化卻無力改變,是每個人站在歲末年初的糾結之處。
我們都是喜新厭舊的人,如果想到一生只如一天,除了變老,其它什麼變化都不會發生,誰又會期待這一生的春夏秋冬?
變化,的確是支撐我們一年又一年地努力過下去的深層原因;但過度追求變化,又會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未知的風險。
前幾天跟一個不想努力的小青年聊天,聊著聊著,他說他想馬上結婚生孩子。我本來想勸勸,轉念想到結婚生孩子可能是他這樣的年輕人唯一不需要太多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人生鉅變。
一個人在茫然無措、生活無望的時候,難免寄希望於此,似乎又無可厚非。唯願嫁給他的那個女生,家裡有礦吧。
小孩才整天想要變化,成年人最重要的是穩住。
如果你回首2021年,覺得生活波瀾不驚,恭喜,你抗住了成年人經常遇到的下坡路。
如果你展望2022年,覺得一片迷茫,別急,你不是一個Loser,只是過著平常的人生,而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過一生,是巨大的福報與成功。
前天,我大學最好的朋友忽然出現在我的奶茶店,我不在店裡,她點了杯招牌鹹鹹羊奶茶,發一張照片給我。晚上,跨過長江來我家吃了一頓便飯。
她這一次出門歷時二十多天,沿長江東去,拜訪以前從未謀面的客戶。
對於網路發達的今天來說,這是一次非必要的遠行。她說:“趁現在沒生意,把以前沒做的事情做一點。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網聊與真正見過面,還是不同。”
同學做旅遊行業,過去兩年遣散了公司員工,凡事親力親為。這個不好的變化,帶給她最大的改變,是開始在生活細節中,追求那些讓人心安,但未必可以立刻產生效益的改變。
當我們期待改變,預設的是那個變化會讓我們越來越好,然而現實生活的許多改變,可能事與願違。
如何評判一個變化是否值得期待?
如果一種變化,不能帶來平靜,即使看上去是好的,結果也可能是壞的。
人類面臨的巨大悖論,是一成不變的生活讓我們厭倦,總是改變的生活又讓我們疲憊。
新的一年,追求一點小的變化吧,往讓自己平靜的方向,再多走一步。
遠離對於成功的臆想,退而對生活本身葆有豐富的好奇,讓生活的小變化,豐富內心,閃亮臉龐。
比如不再頻繁地社交,週末有空的時候,為自己的居住環境做一些小的改變。添置一盆花草,給貓換個廁所,書桌移個方向,或者僅僅將陳年未動的角落收拾一下,扔掉那些三五年都想不起來用的東西。
或者抱持很少的功利心,去學一點東西。學習總能讓人快樂,對於目標的過於期待卻總是讓人焦慮,我願你新的一年,在上進與躺平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
昨天一個西安的朋友說,疫情管控期間,真是修行的好時間,要習慣“慢”,排隊核酸慢、物流慢、好訊息慢;物質生活不富裕,也是“清淡物慾”的機會。如果這個短期修行都難受,真的不用上終南山修行了。
人生即修行。不求大計劃,但求小功德,是2022年,我的走心建議。
祝大家新的一年,平靜充實,愛可愛之物,親可親之人,穩住自己的小世界,咱們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