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傳統佳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從古代到現代,中秋節總是讓人想起了家,想起了家人。
這麼多年的中秋節,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是月亮下面的人卻有著不同。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
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個著名詩人寫的3首中秋詩詞,千年月光總相同,酸甜苦辣各不同。
第1首,《中秋夕寄平甫諸弟》:浮雲吹盡數秋毫,爚爚金波滿滿醪。千里得君詩挑戰,夜壇誰敢將風騷。
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名句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顯然,王安石對於家鄉對於親人是十分惦記的。
王安石與弟弟王安國(王平甫)等人感情深厚,時常聯絡。在某一年的中秋節,王安國等人給王安石帶去了書信,還把自己的詩送給王安石,希望王安石能夠指點一下。
其實,大家一談起中秋詩詞,第一時間就想起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是蘇東坡思念弟弟蘇轍的作品,“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可以看出蘇家兄弟的感情深厚。
而王安石兄弟的感情,普通老百姓知道的就不多了。透過這首《中秋夕寄平甫諸弟》,我們可以看出,王安石對於兄弟們的關懷和愛護。
這首詩通俗易懂,唯一的生僻字就是“爚爚”。爚爚,是光彩耀目的意思。
第一句說,中秋節天氣很好,浮雲都被風吹走了,現出了月亮的身影。
“數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此處乃是化用了杜甫中秋詩“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我們經常說月亮裡面有兔子,所以把月亮比作“白兔”。而月亮很明亮,所以能夠看到兔子的細毛。
爚爚金波滿滿醪,是說中秋的月光像金色的波浪,像滿滿的酒一樣盪漾。
前兩句寫景,似乎在照應王安國這些弟弟們詩句的內容。而後兩句則是表現王安石對於弟弟詩句的讚美。
王安石說,看到弟弟們的詩,覺得弟弟們寫得真是太好了,“我”這個哥哥都不敢獻醜了。
這是王安石真心的客套話,顯示了他對於弟弟們的關切。這種鼓勵的話,相信非常有溫暖,會讓王安國等人的中秋節變得更加快樂。
很多人都知道,王安石是“拗相公”,性格固執,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而王安石的這首中秋詩卻讓千年後的人們看到了王安石的另一面,真是非常難得。
第2首,《減字木蘭花·中秋多雨》: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雲開,須道姮娥得得來。不知雲外,還有清光同此會。笛在層樓,聲徹摩圍頂上頭。
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黃庭堅。黃庭堅以詩聞名,詞也頗有水平。
這首詞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那一年的中秋節前後,天氣多雨,所以黃庭堅感覺挺鬱悶的,就期待一個賞月的機會。
到了中秋的晚上,雲朵彷彿知道人心,知趣地離開了。這讓黃庭堅十分興奮,認為可以看到美麗的月亮。
結果是“不知雲外,還有清光同此會。”此時中秋節的笛聲在高樓飄蕩開來,引起黃庭堅的無限遐思。
這首詞沒有什麼深層的意思,就是寫了當時中秋節的“多雨”情況。“須道姮娥得得來”,這一句十分生動形象,寫出了黃庭堅等待月亮的煎熬以及對於月亮的喜愛,其中無限意味,令人思考良多。
第3首,《水調歌頭·中秋一輪月》:中秋一輪月,只和舊青冥。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 是處登臨開宴,爭看吳歌楚舞,沈醉倒金尊。各自心中事,悲樂幾般情。
燭摧花,鶴警露,忽三更。舞茵未卷,玉繩低轉便西傾。認取眼前流景,試看月歸何處,因甚有虧盈。我自闔門睡,高枕笑浮生。
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著名詞人朱敦儒。
朱敦儒的名篇是《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朱敦儒早期在洛陽等地隱居,不願做官,而把興趣都放在山水自然之上。這時候朱敦儒的詞都比較清麗,具有隱士之風。
後來,北宋滅亡,朱敦儒被迫逃難,詞的風格為之一變,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悲涼。
我們看這首《水調歌頭》,寫的是中秋節的時候,同一片月光下,人們有著不同的悲歡之情。
如果說南宋歌謠“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他鄉?”屬於比較直白樸素的表達,那麼“各自心中事,悲樂幾般情”就具有一種文人化的雅緻和含蓄,把悲歡離合都濃縮起來,悲沒有太悲,樂也沒有太樂,體現一種超脫之情。
詞的下片,寫時間匆匆,月亮要走了。詞人對月亮的歸去別有感慨,發問道:“為什麼月亮會有陰晴圓缺呢?”
最後兩句,則是對於惆悵發問的一種超脫,一種調節:“算了,不想了,我反正高枕無憂,笑看眾生的。”
這首詞其實表現了一個隱士既自詡“超脫”而又不能真正忘情於紅塵俗世的心理。但結尾兩句,還是體現了詞人那種孤芳自賞的心態,也許,也只有月光才能明白他的心吧。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