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的陳設與裝飾在山東各地有著很大的差異,不僅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規律和習俗,而且反映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和道德價值觀念,也是山東各地民俗風情的重要體現。
居室的佈局和陳設
民居室內佈局主要體現在正房的佈局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正房的堂屋為中心,以八仙桌、條几、圈椅為主要陳設的山東中西部的陳設格局;一類是以正房東屋的火炕為中心的東部民居的室內佈局方式。
堂屋為中心的3間正房一般是相通的,屋頂樑架明露。講究的人家東西兩間房子用花槅分開,大磚鋪地,正間靠北牆放條几,前面放八仙桌和太師椅或圈椅。桌子上放座鐘、茶壺、茶碗等日常待客用品。在淄博農村,堂屋都是實用的傢俱和擺設,如半桌、杌子、木箱、櫥櫃之類。堂屋牆上一般掛一幅很大的中堂,兩邊是對聯,還有相框、獎狀、年曆等。來人待客一般都是在堂屋進行。也有的人家在八仙桌前面放一張半桌,平時吃飯、做手工活都在半桌上面進行。
正房東屋靠窗戶放置大床,床的北面靠牆放一個櫃子,放一般的被褥衣物,上面放箱子。床的西邊放飯桌和鍋碗瓢盆。冬天在這裡生爐子,燒水。桌子的上方一般貼一張灶王爺的年畫。
正房西屋一般放一些雜物和一張孩子睡的床。正房的兩邊一般也有耳房,耳房也是放雜物所用。東耳房有時也兼作廚房使用。廚房有大鍋灶一個,小灶兩個。
濰坊以東地區多為以火炕為中心的正房佈局形式。正房3間,進門是灶間,又稱正間,在門兩旁各砌一灶,灶煙透過炕再從山牆頭的煙囪冒出。東西每間寬有2.5米左右,也是炕的長度,進深4米左右。東屋一半是火炕,炕面寬度直抵門框,約6尺多。前臉為炕牆子,高約2尺到2.4尺,比豎起一個炕墼(音ji,)的長度略高。炕牆子由青磚或小墼砌成,下面正中留一長方口小門,用來冬天燒炕,俗稱“昂炕”。靠房門的一頭下面橫縮排一長方為龕,用來脫鞋上炕時放鞋,俗稱鞋窩子。炕上鋪席。炕洞一端通外屋的鍋灶,上面部分稱作炕頭,另一端通向屋頂的煙囪。炕面部分則稱作炕腚。一般在炕腚上置一帶櫃門的矮櫃。炕上置一炕桌,用來吃飯或者孩子寫作業用。
正房東間用以居家待客,放有衣櫥,稱大櫃、小櫃。小櫃高約3尺,上部是抽屜,下有兩扇門,迎門擺放,故又稱迎門櫃。大櫃在房門北側,門後放一臉盆架,上有銅盆或瓷盆。有的還設一書案桌,或稱琴桌,即通常說的半桌。必不可少的是一把椅子,寓意有“好日子”(膠東方言中,“日子”與“椅子”諧音)。清末時櫃上放置匣幾,上設坐鏡、花瓶及茶具、燈臺等。進入民國後,又有迎門大穿衣鏡、座鐘、帽筒等,牆上一般掛相框照片。現在還有不少人家進門仍然有對開門的大櫃、小桌櫃等。
20世紀80年代以後,房屋的格局發生了變化,灶間從中間分開,裡間一般是廚房,放鍋碗瓢盆,東間的炕也轉向靠北,南窗前面成為待客的地方。新的傢俱有五斗櫃、大立櫃等,沙發開始流行。
炕與床
(一)炕 傳統的火炕是用土坯砌成的,在山東民居中是臥室的重要寢具。現在睡床者漸多,但火炕仍隨處可見。
火炕總體說來以膠東地區最有代表性,此外高密、昌邑、平度、惠民等地的滿炕,廣饒、夏津、臨清、歷城等地的靠山炕,博山、淄川等地的地炕,泰安部分地區的柺子炕,也都各具特色。
滿炕,亦稱滿屋炕,是在屋內靠邊隔出一間,全部盤作炕,壁子上只留一較小的拉門,炕洞與山牆外廚房裡的火灶煙道相通。有的鍋灶在屋裡的南邊,緊挨滿炕,上方開一小方孔,叫作燈窩,可放一油燈供內外照明,也可由內看到外間的活動,所以又叫作婆婆眼。冬天一家人睡在這種封閉式的滿炕上,又暖和又幹淨。
山炕,是可著屋內山牆盤的大炕,即長度和山牆的寬度一樣,有的略短一點,叫作半炕,但必須緊貼山牆,北牆與炕間只能擠下一座鍋灶。
地炕,或稱地爐,是淄博產煤地區特有的一種以煤為取暖方式的炕,其中以博山老城區及其附近的八陡鎮最為著名。在這裡,地炕系用窯墼(音ji,)架空鋪設而成。加煤洞口在室外,填上足夠數量的煤炭點燃後,即可封上洞口。煙火緩緩地進入往復式通道,再從煙囪中排出,使整個房間長時間保持溫暖。通常室內有床,人們睡在床上。有的人家床下留一小洞,坐以水罐,既可防止室內乾燥,又可為日常生活提供溫水。這種地炕床炕並用,別具一格。窯墼是當地出的一種特殊的耐火磚,比一般磚厚,鋪地用的是一種六分窯墼,方形,可以耐高溫,同時又是一種極好的地面鋪裝材料。年久的窯墼鋪在地面上呈現一種特殊的光澤。
淄博產煤地區特有的一種以煤為取暖方式的炕,其中以博山老城區及其附近的八陡鎮最為著名。
膠東沿海地區的火炕最有特點。從前貧富人家都有炕,無論瓦屋還是草屋,形制大部分為三開間。每間長約一丈六尺,寬約八尺,也有長一丈四尺,寬七尺的。左右兩間為內室。居中一間叫作進間,南北有門通前後院,東西正中各有一門通內室。南門內兩側各盤一灶臺,上安大鍋,用來炒菜做飯。兩間內室各盤一鋪大炕,橫在南窗臺下面。爐灶的餘火將炕燒熱,煙在炕洞迴旋後排出,人體坐臥在上面舒適溫暖。白天火炕是家人活動的中心,晚上一家人都睡在火炕上。飲食起居和待人接物也多在炕頭上。炕頭一般是長輩和小孩睡的地方,也是客位,來客都要讓上炕頭,主人在炕尾一方相陪。在炕上吃飯也是如此,兒媳或小輩坐在炕沿,準備隨時加菜添飯。睡覺時多朝一頭,橫排時頭都朝外,豎排時頭都朝炕頭,孩子多者也有兩頭睡、打通腿的,既少佔地方,又相互擠著暖和。
平時火炕利用做飯燒火的餘熱來燒熱炕頭,冬天則要專門燒炕加熱。燒炕多在入夜時分,要往炕洞裡填碎草,一次填足。點著後立刻堵上炕牆下的小門,不讓柴火燒旺,以免火力集中很快燒完,或高溫烙糊炕蓆,人睡在上面也受不了。睡過兩三年的舊炕,炕洞裡的大墼便會掛滿菸灰,洞間也會堆滿草木灰,需要拆換新的炕墼,俗謂之“打炕”。拆換下來的舊墼搗碎,摻和上清除出來的草木灰,加水漚上,便是極好的有機肥料。所以有的人家一年打一次炕,為的是多攢些肥料上地。
火炕的建造是一門技術,稱為盤炕。炕洞四周豎立大墼,中間豎立炕洞墼,以支撐炕面,並通煙火。大墼是麥穰和稀泥在墼掛子裡脫出來的,寬約尺許,長約二尺。炕面以大墼橫鋪,上抹一層草泥。一鋪炕盤好乾透後,上面先鋪上一層谷秸或麥秸,俗稱作稈草。
(二)床
在山東,睡床的地方比較少。在魯中南,有的室內一床一炕,有的只在廚房或與廚房相鄰的房間盤一鋪炕。只有泰沂山區的西麓和魯西南才不用炕而用床。傳統家居生活中,使用床的歷史十分悠久。傳統的床鋪幾乎全是木板的,個別人家用棕床。富裕人家的床多為頂子床,像一座室內的小屋,四面立柱鑲有雕花牙子,周圍掛有幔帳,上繡各種人物花草,剛結婚者多繡百子圖。床面以下為羅漢腿,或雕花擋板,圖案有幾何形,也有花卉果品,如桃子、石榴等。面上刷深紅色油漆,或者再鑲嵌一些貝殼之類組成的白花圖案。不帶頂子的稱作平床,有的擋板和床腿也都雕鏤得很精美,上面再刷以紅色油漆。一般的平床則是床架上鋪以木板,多為原木本色,或者用條凳擔幾頁木板,更為簡單一些。部分貧困人家,只打一個木床架,上面鋪以秫秸笆子作床板,有的甚至連木架也沒有,將秫秸笆子擔在土坯壘的矮垛上即為床。架子床的床屜多用棕繩編成,做法是在大邊的裡沿起槽打眼,把棕繩頭用竹楔鑲入眼內,然後用木條蓋住邊槽。這種床屜使用起來比較舒適,在受南方影響比較大的運河沿岸的城市現在還很受歡迎。(選自山東省民俗志,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