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999天
01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熱搜,說有媒體在街頭採訪了一些年輕人,結果發現有近八成的90後不敢看體驗報告。
有個點贊數較高的評論說,自己一直不敢去體檢,就怕身體出了什麼事!
的確,熬夜+胡吃海喝,似乎已經成了當代打工人生活的標配。
畢竟白天被工作佔用,就剩晚上這點自己支配的時間,怎麼捨得早早睡去?工作壓力這麼大,不吃點重口味的宵夜怎麼扛過去?
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可能藏雷。
近日,廣東一名22歲女孩小黎,打工3年,長期熬夜+經常吃外賣/燒烤,從乙肝病毒攜帶者迅速發展為巨大肝癌。
醫生詢問病史後得知,小黎是2019年透過單位體檢才知道自己是乙肝攜帶者,可因為缺乏瞭解,身體也沒感覺,就一直沒管過,也沒有定期複查。
平時在宿舍,小黎幾乎不做飯,天天叫外賣,宵夜還經常點燒烤。
更糟糕的是,小黎下班時間晚,回家後也不睡覺,而是熬夜到凌晨兩三點,甚至四五點。
這樣的生活方式,簡直刀刀扎心。
醫生表示,“慢乙肝”患者本身就有肝癌高風險,加上長期熬夜、經常吃外賣/燒烤,發現身體異樣仍不及時就醫等諸多因素,大大增加了肝癌的發生率。
今年夏天,小黎突然感覺肚子脹,以為是消化不良,於是簡單吃了點胃藥,沒好轉。
後來,小黎發現右腹有個腫塊,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變越大,這才引起了重視,趕緊去附近醫院做檢查。
結果腹部CT顯示,肝臟右側有個拳頭大的陰影!
診斷結果:原發性肝癌。
幸運的是,小黎身體狀況不錯,腫瘤沒有侵犯臨近器官,也沒有遠處轉移,可以透過手術切除。
一個月前,醫生為她做了右半肝切除手術。如今,小黎各項指標都理想,前兩天已經重返工作崗位。
這個故事看得人膽戰心驚,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黎這麼幸運。一個不小心,可能命就沒了。
02
我有一個朋友,平日習慣性忽視早飯。
由於喜歡重口味食物,還三天麻辣燙兩天火鍋輪換著來,冰的辣的也毫無顧忌。
有時夜深了,她也要點上一杯奶茶和燒烤。
我曾提醒她,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長時間,遲早身體會不堪重負。
但她沒在意,認為自己年輕扛得住。
直到前幾天翻看朋友圈,才發現她胃痛住進了醫院。
年輕,早已不再是隨意踐踏身體的資本。
類似的新聞,我們都聽得太多了。
今年上半年,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發訊息稱,中國足壇名宿張恩華因故去世,年僅48歲。
導致這場意外的原因,是飲酒過度。
今年元旦,25歲的年輕女演員孫僑潞因為長期生活習慣不規律,最終誘發心梗,導致猝死。
孫僑潞曾在抖音微博等平臺分享過自己的生活,她說,由於自己工作壓力大,於是經常熬夜喝酒,身體年齡已經到了39歲。
而這些,都是年輕人心梗病發的重要誘因。
不自律,真的會死!
其實,年輕人的不自律,不是一個“懶”字就能說清楚,根本原因在於,大腦的資源不夠用了。
比如,你下班時在路上接到一張介紹體育鍛煉有益身體健康的傳單,上面指出,每週五天進行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鍛鍊,能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這時你想起自己患有心血管相關的疾病,醫生也建議你每天進行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鍛鍊。
於是你回到家後,備受鼓舞,下定決心要去做運動。
可最後還是——等明天再說吧!
因為工作了一天的你,已經非常疲憊,即使有意鍛鍊,大腦也已經沒有資源支撐你採取行動。
這對於不規律飲食的情況也是一樣,控制飲食需要消耗大腦資源,如果大腦資源不夠用了,就容易放飛自我,不計後果地胡吃海喝。
那麼,如何才能扭轉這樣的局面?
03
《懶惰腦科學》一書中提到:
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後,我們的大腦資源已經枯竭,這樣接力棒就來到自動系統了。自動化過程以聯想記憶為基礎,聯想記憶可以將我們的感知與日常生活中的經歷相關聯。
這種記憶將我們正在進行某項活動時的所聽、所看、所感和所想記錄在同一個檔案中。
當我們日後再次進行這項活動時,我們大腦就會自動提取出這個檔案,預估與這一行為相關的情感體驗,並更新檔案。
說人話就是:
我們在身體疲憊時,大腦資源已經枯竭了,沒有辦法調動我們的積極性去做一件苦差事——運動,只能任由我們的身體做一些令自己心情愉悅的事。
而如果在我們的記憶中,運動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那麼無論在何種精神狀態下,堅持運動對我們來說都會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舉個例子,假設你決定去慢跑,在第一次跑步時,你的大腦會在記憶中建立與跑步這一行為相關的或積極(如聽音樂)或消極的(疲憊或不適感)情感反應。
跑得越多,這種關聯重複得越多,大腦會在記憶中不斷加強這種關聯。
換句話說,你越是享受跑步,大腦越能將跑步與“健康”這一概念聯絡起來。
反之,如果你在跑步中體驗到的負面情感越多,跑步與“不適”的關聯就會越強。
因此,想要自律,就要把這個過程中的苦差事,變成一件令人愉悅的活動。
一旦這些情感關聯紮根在我們的大腦中,哪怕再細微的事,都會自動觸發與行為相關聯的情感反應,促使我們採取行動。
這是養成好習慣的做法,那麼如何透過這種方法戒掉壞習慣呢?
04
《懶惰腦科學》一書中提到一個“蟹肉棒效應”,這個效應和作者鮑里斯的一個小故事有關。
鮑里斯還是學生的時候,很喜歡吃蟹肉棒,這成了他的星期五盛宴。
然而有一個星期五,他感覺有點噁心,沒什麼胃口,只吃了幾根蟹肉棒,幾分鐘後,又全吐了出來。
之後那一整晚,他都奔波在臥室和衛生間之間。
幾天後,鮑里斯的身體恢復了健康。轉眼又到了星期五,他準備品嚐自己的盛宴。
但當他聞到蟹肉棒的第一縷香味時,他竟然感覺一陣噁心,差點吐了出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大腦錯誤地把噁心的狀態和蟹肉棒建立了聯絡,雖然兩者之間其實毫無關聯。
但因為最初的不適症狀是在吃蟹肉棒幾個小時前出現的,這次的不愉快體驗,直接導致鮑里斯戒掉了星期五吃蟹肉棒的習慣。
發現了“蟹肉棒效應”後,鮑里斯經常利用這個原理來使自己少吃某種食物:
每當他感覺有點不舒服時,就會吃一些想要戒掉的東西。
這也是心理學上的“厭惡療法”,透過藉助負面反饋的力量,把你想要改變的行為與令人不快的感覺搭配起來,從而達到擺脫上癮的目的。
如果你對某種不健康的食物也存在過度依賴的情況,可以試試這種方法。
身體上的不幸,大多源於不自律。
但自律也有方法,如果你掌握了自律的鑰匙,雖說不是一定能有所成就,但至少能保證你的人生不會跌落到一個很低的位置。
人生只有一次,自律地活著,才能真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