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決溫飽到邁進小康,從全面脫貧到鄉村振興,農業雖然是民生之根本,但卻從未站到風口之上,備受追捧。有人說,是因為農業這頭豬過於笨重,一般的風吹不起來,更有人用“開著賓士來,騎著單車走”來形象地表達農業創業的艱難。
不過也有另外一群人重度看好農業。馬雲在2019年就表示過,當前的農業就是21世紀初的網際網路,再創業的話不會選擇網際網路,而是會選擇農業。無獨有偶,曾經的地產教父王石也曾表示,70歲後會重點關注農業。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恰好我們在過往的採訪中也接觸了很多的農業創業者,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農業創業的是非成敗。
農業,讓企業家們折戟沉沙
說到農業創業,名氣最大的非褚橙創始人褚時健莫屬了。一代中國菸草大王在74歲的高齡再創業,歷經10年讓褚橙進入大眾視野,一舉成名。褚老的創業勵志故事也吸引著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農業,並加入農業創業的大潮中,其中不乏知名企業家們,比如潘石屹做了潘蘋果、柳傳志做了柳桃等等,然而活下來的卻只有褚橙。受褚老影響的還有曾經的地產王者王石,他在70歲時決定做回農民,創辦了鄉村發展基金會。
知名投資人孫強也曾離開自己花了20年一手打造的華平中國投身農業,創辦了“黑土地”。這位投資圈教父級的人物,卻在這片黑土地遇到了諸多的問題,管理層水土不服、短存續期基金不適應長週期的農業投資,兩年後,孫強再次回到了熟悉的PE投資領域。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曾涉足農業,1999年,他用50萬買下了千湖島一個小島50年的租借權,種了4000顆楊梅樹,幾年後的楊梅豐收但銷售困難,因為熟知江浙一帶歷來有釀製楊梅酒的習俗,所以創辦了楊梅酒品牌——吳酒。依託吳曉波頻道的龐大社群,吳酒曾創造了33小時銷售5000瓶、72小時預訂3.3萬瓶,2015年產生了近1000萬的銷售額,公司估值達10億元,這些炫目的數字著實讓業內震驚。但對於吳酒來說,出道即巔峰。僅僅5/6年的時間,吳酒已沒有了任何訊息。吳曉波頻道不再有吳酒的銷售入口,其官方微博“吳酒鋪子”得更新也停滯在了2018年1月13日。
涉足農業的明星企業家、投資人甚至明星還有很多很多,但大多都折戟沉沙。這還要歸因於農業創業的天然屏障——投資大、週期長、回報慢等。這或許就是農業投資少、關注度低的根本原因吧,畢竟各領域成功企業家都在此踩坑,創業者們也不由自主地望而生畏。
農業,基層創業者的星辰大海
難,是事實,但前仆後繼也是事實。近期看到的兩組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
第一組資料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聽到這個訊息時,小編的第一反應是“真不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捱餓了”。第二組資料是,中國農業農村部網站資訊,2020年我國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數達1010萬。
這兩組資料告訴我們,農業創業大有人在,而且他們還成為了推動農業創業的基石力量。
我們認為,鄉村振興不是一味地去“小農化”,也不是鄉村過度的產業化,而是要強調農民的主體地位,要積極挖掘本地特色優質資源,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道路。
今年,我們有幸採訪過三位農村創業者,他們有很多的共通之處,沒背景、沒資金、沒資源,但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楊瑞瑞是一位鄉村旅遊創業者。他的老家前楊村曾經是山東省省級貧困村。楊瑞瑞介紹,當時村子很窮,基礎設施很差,他結婚前一天下了一天的大雨,結婚當天,因為村裡道路過於泥濘,租用的婚車都不願意開進村裡。前兩年,楊瑞瑞響應政府號召,回村創業,帶領村民做起了鄉村旅遊。經過幾年的建設,前楊村不僅實現了全村脫貧,還建起了旅社、拓展基地,種植了花田和草莓,帶動農民辦起了農家樂,成為了全國最美休閒鄉村的代表。如今,村子美了、農民富了,就連村民外出說到自己的家鄉都自豪起來了。
王濤是一位養殖業創業者。他的家鄉在貴州紫雲縣的一個村子,那裡曾經交通閉塞,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是個名副其實的空心村。大學畢業後,王濤便回到家鄉創業,曾經靠著鎮長幫忙擔保貸的10萬元辦了兔場,靠著這個兔場,他帶領20多戶村民實現了脫貧。後來又搞起了黑山羊養殖、承包了魚塘、種植了草莓和綠色蔬菜,每年有幾十萬的收入。
另外一位是山西汾陽的郝鵬志,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創二代。採訪中,他曾說,“年輕人都不種地了,那中國的糧食從何而來”。大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留在城市,而是回到了母親創辦的小米加工廠。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他不再滿足於小米的種植和簡單加工,而是不斷創新,根據市場需求研製出了適合三高人群的“小米富硒粉”,將公司發展帶入新的發展階段。
如果以企業營收計算,他們或許都不是成功的代表。但他們至少透過這份事業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也為農業發展帶來的新思路、新路徑。從這一點來看,無疑,他們是成功的。
但我想說的是,農業創業不應該以成敗論英雄。食為天人天,農為正本。農業需要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援。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家推出了農村創業補貼、農業創業平臺搭建等重大舉措,為農村創業營造了更好的環境,創造了更多機遇。期待更多企業、個人走近農村,關注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