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節蔬菜種植已成為了好多農民創收的主要渠道,溫室大棚的發展我國相對發展較晚,從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有了簡易的塑膠大棚,80年代後溫室大棚進入爆發期,第一代溫室大棚發展了2萬公頃,經過多年發展,智慧化溫室大棚也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裡,智慧化溫室大棚都有哪些高科技,咱們一起來看看山東的一個佔地9萬平米投資了2.1億的“豪橫”大棚,裡邊的種植面積8萬平方米,服務區是1萬平方米,號稱國內最先進的溫室“沒有之一”,咱們一起看看有啥不一樣。
投資幾億的溫室大棚,當然結出的番茄也讓人不可思議,一棵番茄藤蔓經過一個完整的生長季長度超過了20米,大棚技術管理員說番茄的特效能夠無限生長,還和選種的番茄品種相關,這個大棚被稱為最先進的,水、肥、氣、溫等裝置都大有來頭,實現番茄的無限生長離不開水分系統和環控系統,環控系統是來自荷蘭的推瓦,驅動系統採用德國的洛克驅動系統,灌溉系統採用以色列的耐特菲姆,物聯網系統採用瑞典斯文森。
一般大棚內的風機都是水平吹入通風,這個“豪橫大棚”採用的是垂直風機,相比較水平風機,垂直風機把上邊的空氣抽下來,只因頂部的空氣溼度大、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氣溫度高,抽下來的空氣和下邊的空氣混合後使大棚內空氣的溫溼度、二氧化碳會更加均衡,大棚內驅動系統採用效能精準穩定的洛克驅動系統,安裝在大棚的頂端,溫室的天窗開關、幕布的閉合的動力都是來自它。
溫室大棚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降低,意味著和光照達不到最佳的匹配,這就要採用荷蘭推瓦的環控系統會自動判斷並對二氧化碳進行補充,番茄種植上二氧化碳的濃度不低於400ppm,這個系統安裝在種植槽的底部,佈滿了各種小眼,經過風機一吹後與空氣混合,這種裝置造價自然不菲,普通大棚可安裝一種二氧化碳發生器,本身比較簡單實用。
目前國內溫室大棚番茄每平方米產量在10-15公斤,而荷蘭番茄產量達到了每平方米70-80公斤,為了實現對國外溫室大棚技術的追趕,山東的這個溫室大棚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最大化的增加自然光的攝入量,減少長波向外輻射,全部採用大塊玻璃(2.0米x1.7米),溫室的屋頂還安裝了清洗機械裝置,能夠有效增加10%的自然光照,室內還引進了相比LED更加省電的鐳射植物補光技術,它的亮度達到了LED的兩倍多。
這裡番茄的特色在於一串串紅色的果實卻在根系的10米之外,工人們每週要把上邊的藤蔓要落一次,讓成熟的一串串番茄始終在最下邊,生長點始終處於最適合的位置,番茄沒有長在土壤裡,技術員只需透過精準的水肥系統和環控系統,在這個8萬平米的空間內任意兩點的溫差不會超過2℃,只有保證環境的一致性,才能保持番茄品質的一致性。
普通番茄按斤賣,而這個溫室大棚的番茄按串賣,一盒售價15.8元,一盒裡邊放一串,剛生產的番茄並沒有庫存,從摘下來包裝後直接發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各位網友對於這座“豪橫”的大棚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文章的話點個贊關注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