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懷樹
一個人開著車,沿著黃河一路向北。暖風吹不到的兩側車窗上,凝結著一層薄薄的水汽和冰凌,剛剛升起的太陽將右側車窗塗抹成溫暖的橙色。我看不到左右後視鏡,開車也就格外小心。冰封的黃河就在我的身邊蜿蜒伸展。
今天的目的地,是明代延綏鎮長城的起點——紫城砦。明朝在長城沿線設立了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九個軍區,其中延綏鎮就負責陝西長城沿線的防務。
延綏鎮長城是什麼時候修築的呢?據《明史·本紀第十三·憲宗一》記載:憲宗十年“閏六月乙巳,築邊牆自紫城砦至花馬池。”明憲宗十年是公元1474年,到2019年已經過去545年啦。
我很早就知道紫城砦遺址在府谷縣牆頭農業園區前園子村西側的山上,曾無數次從山腳的公路經過,但一直沒有實地探訪,今天決定去看看。
車到山腳,望著險峻高聳的紫城砦遺址,我不知道該怎麼上去。
心想:繞山走,總能找到上去的路吧?於是就沿著山腳向西走,結果走了半個多小時,有些地方甚至能依稀看到山頂的殘牆,但眼前總是絕壁高懸,難以攀爬,我對紫城砦的險峻也有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無奈之下,我打電話向老家在本地的朋友李林飛求助,林飛說他也沒上去過,但聽說路在東側,西邊是上不去的。於是我返回停車處,邊開車邊向路過的村民打聽,終於找到了上山的路。
沿著山路上去,車停在一個村莊的附近,徒步向前。這段路前面還比較好走,後來就是齊膝深的枯草,非常難走,褲腿上全是塵土,登山鞋裡也裝滿了草籽草屑,好在是冬天,不用擔心有蛇。
走了一會兒,經過一片墓葬區,有一段殘牆,兩塊墓碑,幾座墳墓。墓碑殘損嚴重,上面的文字和圖紋已經難以辨認了。
繼續往南,是一段窄窄的古道,雖然廢棄多年,踩踏的痕跡還可以辨識。五百多年前的守邊將士,就是踏著我腳下的這條小路,來往于山上山下的吧。
到了紫城砦邊,要從一條更加狹窄的石徑上爬過去——沒錯,我就是手腳並用,爬著上去的。路的西側是懸崖,路的東側是兩米多高的石壁,可以用手抓著攀爬,石壁上的粗砂和鵝卵石告訴我,那是古河床遺蹟,應該就是遠古黃河的河道。
紫城砦北高南低,面積不算很大。我沒有找到圍牆的痕跡——這麼險要的地勢,也根本用不著圍牆。倒是找著一處疑似院落的地方,地面發現了一些粗大的殘瓦。
東南遠眺,黃河轉了一個360度的大彎,極為壯觀。黃河對岸,是山西省河曲縣。
回到家裡,我上網蒐集相關資料,無意間發現了一份文物部門1958年寫的《遺址調查記錄》。調查記錄將此遺址寫作“自成寨”,內容如下:
範圍:在前園則村西南150米之處的高山頂上,距遺址50米的北面是一山地平原,由此到遺址有一3米寬的走道。
地形:遺址四面均是斷崖。整個地面是長方形。從北向南,東西較窄,東面高西面低,低於50米之多。東南面靠黃河,西北靠近大井渠遺址。三面無路,只有北面有一下山走道。
遺址描述:1.遺址的北頭有一石壘牆門洞高2米,寬1.7米,進深2.3 米,西面有兩個殘落土窯洞。2.遺址地面上發現的其他文物有陶片和瓦礫。3.其他文物有瓷器碎片和整片等。4.遺址南面斷崖上有石窟,低於遺址3米之多。
遺物描述:
陶色:紅灰黑三種,灰的佔多數。
陶質:粗細紅泥釉、黑細泥釉。
陶形狀:卷沿空心帶耳罐。
調查記錄後面還附了手繪地圖。從手繪地圖上看,我看到的疑似院落的地方,就是調查記錄上說的“兩個殘落土窯洞”,只不過已經坍塌了。只是可惜,我沒有注意到調查記錄上說的遺址北頭的“石壘牆門洞”,也沒有看到“遺址南面斷崖上有石窟”。我的膽子還是太小,不敢靠近懸崖。下次去了再仔細觀察吧。
返回縣城,已經是下午一點多,臘八粥已經誤過了,不過還是挺開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最好的過節方式。
延綏鎮長城東起何處?前文提到《明史·本紀第十三·憲宗一》的說法是“築邊牆自紫城砦至花馬池”,《延綏鎮志·餘子俊傳》的說法是“邊牆東起清水營紫城砦”,《明史·餘子俊傳》則說延綏鎮長城“東起清水營,西抵花馬池”。而實地勘察,明長城的起點在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馬柵鄉大佔村,遺蹟俱在,無可爭辯。後人因此產生了一些疑問:延綏鎮明長城東部起點是清水營,還是紫城砦,還是大佔村?紫城砦不是歸黃甫川堡管轄嗎?為什麼史料上會寫作“清水營紫城砦”呢?不少學者試圖解釋這些疑問,最早如乾隆版《府谷縣志·卷之二·山川》是這樣認為的:
“又趙家山東南間溝二里為紫城砦,鎮志雲邊牆起築處,今並無牆址可尋,當屬初議,後移蓮纏耳,系黃甫地方。省志沿鎮志,在清水,誤。”
大意是說:《延綏鎮志》說紫城砦是延綏鎮邊牆的起點,現在這裡並沒有邊牆遺址。很可能是最初議定在這裡修築,後來移到蓮花辿。紫城砦是黃甫川堡管轄的地方,《陝西通志》沿用了《延綏鎮志》的說法,說紫城砦在清水營堡,是錯誤的。
我查找了一些資料,進行了實地考察,試圖把這個問題捋一捋。
首先說地名。大佔、蓮纏、蓮花纏、蓮花辿,是一個地方的不同寫法。本地人都叫“大佔”,往南還有一個小一點的村子叫“小佔”,乾隆版《府谷縣志》寫作“蓮花纏”,也簡寫作“蓮纏”,現在官方宣傳一般寫作“蓮花辿”。其實正確的寫法應該是“蓮花辿”。辿,普通話讀作“chān”,府谷方言讀作“zhàn”,指河岸邊的長形開闊地,用於自然村落名字,如府谷有園子辿,山西有龍王辿,河南有王家辿。所謂大佔、小佔,就是大辿、小辿,因該處為丹霞地貌,群峰屏立,五色斑斕,狀若蓮花,故被稱作“蓮花辿”,過去一直屬府谷縣,1949年後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馬柵鄉——現在好像改叫龍口鎮了。
延綏鎮明長城東起蓮花辿,為什麼要寫作“東起紫城砦”呢?因為當時陝西這邊黃河沿線的軍事防務歸紫城砦負責,蓮花辿只是紫城砦下轄的一個關口,官方檔案寫作東起紫城砦沒什麼問題。比如說陝西、山西、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大家都說是在府谷縣牆頭村,實際上應該是在牆頭村上去一點的堯渠村,只不過堯渠村是個很小的自然村,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沒有人會覺得說牆頭村“雞鳴聞三省”不對。說延綏鎮明長城“東起紫城砦”,也是一個道理。
至於為什麼有些史料會寫作“東起清水營”,我最初的猜想是府谷境內剛開始只有清水營堡、孤山堡、鎮羌堡,後來根據軍事需要,又設立了黃甫川堡、木瓜園堡,修築延綏鎮長城時紫城砦可能歸清水營堡管轄。後來查詢資料,才知道自己這個猜想是錯誤的。據《榆林府志》記載,黃甫川堡為明“天順中置,弘治中添設關城”。天順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年號,時間為公元1457年至1464年。1474年餘子俊才修築延綏鎮長城,那時黃甫川堡已經設立十多年了。此事頗不可解,只好認為是古人寫錯了,畢竟史料中出現錯誤,也是很常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