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瑞特之行,實際上是夫人向女兒奮力爭取來的一趟旅行。
那是2018年9月末,女兒女婿要用幾天年假時間,去登墨爾本附近一座據稱是澳洲最高的雪山。夫人聽聞後高呼“我們也要去!”。
那當然不可能,誰有膽量帶著兩個老累贅爬雪山。
於是,便有了這趟摻有“懷柔”意味的巴拉瑞特之旅,乘旅遊小火車去,三天後再隨她們一塊開車回來。
澳洲如今還保留著若干條旅遊列車線路,以開往不同目的地的線路,分別用不同的車身顏色,再冠以不同的動物名稱。比如從阿德萊德開往墨爾本的這趟,就被命名為“鴕鳥號”,車身為藍白色。
這趟列車開往墨爾本,而我們是去巴拉瑞特,所以要在抵達墨爾本之前倒一次車。
票價100澳元,算得上“不菲”,怪不得女兒常說澳洲的火車票比飛機都貴。
多年前曾經去過四川“嘉陽小火車”,那是一次工業遺產的懷舊之旅。回來夫人發部落格時,有博友讓曬曬火車票。可惜,那就是一張比公共汽車票大不了多少的小紙片,沒保留。
所以,這次專門給車票拍了個照。
澳洲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態度近乎苛刻,不僅海關對入境旅客嚴格檢查。國內州與州之間也有著嚴格的管控政策,像肉類、蔬果、植物類的東西,都不可從本州攜帶進入他州。車站的這個垃圾桶,就是提醒旅客,將預計透過州界前吃不完的東西,丟入到垃圾桶內。
列車上人很少。其實剛才在候車大廳就看出來人不多,估計100元的票價,也裹不來成本。
列車開動,在阿德萊德山一線先往南行,然後再轉而向東。
窗外的牧場,遠遠的,好像是羊群。
南澳洲地勢起伏跌宕,如果開車走公路的話,景色更好。
桉樹,澳洲大陸最大最多的樹種,也是號稱澳洲熊貓的“考拉”最喜歡棲息覓食的樹種。
車過墨累河。
墨累河,澳洲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脈,幹流全長2589公里,如加上支流達令河,總長達3750公里。
從上游向西北,大部分河段成為維多利亞州與新南威爾士州的邊界。最後500公里折轉南流,進入南澳大利亞州,於阿德萊德東南的古爾瓦入海。
墨累河入海口,寬闊平坦堅硬的沙灘,生長著非常多的螃蟹。這種海水淡水交際處的螃蟹,是一種非常的美味,可惜這個季節的螃蟹不肥。
再遠些的海水裡,不時能看到小海獅在海面上躍起。
途經一個小站,偌大的站臺上,只看見兩位旅客在等車。
澳洲的火車站大都沒有檢票一說,一條無人值守的簡易通道,就是這種小站的出入口。
這是進入維州後的景色,廣袤的原野,一馬平川,望不到邊的平坦與遼闊。
與鐵路傍依的,始終有一條公路和一條輸油管道。別看公路只有雙向兩車道,它可是被冠以“高速”的。
澳洲的高速公路,除城市出入口外,在曠野裡基本都是雙向兩車道。
是他們沒錢投入嗎?
不!夠用就行,因為在澳洲人眼裡,多一點兒綠色,比多一點瀝青要來得更好。
9月底是澳洲的“隆冬”,但卻看不到一點兒我們認知裡的蕭瑟,遍地油菜花盛開。這在我們那裡,應該是春天的色彩。
整個“擰巴”,也難怪兩國之間動不動就鬧彆扭。
抵達墨爾本之前的中轉站,下來轉車。
開往巴拉瑞特的旅遊列車是紫白相間的顏色,後來發現連站臺上的告示牌也是同色的。
肯定是有意設計的,不知是不是為了照顧像我們這樣的“英語盲”,反正覺得如果提前有交代,看到這種顏色的車就上,準沒錯。
這趟車上的人更少,幾乎就等於我們倆的專車。
順利抵達巴拉瑞特,大廳及走道里,到處都擺放著旅遊資料,隨需隨意自取。我們取了“疏芬山”的中文版本。
暮色中的巴拉瑞特火車站,濃雲密佈。
按圖索驥,順利找到女兒給預訂的旅館。老闆是華人,可能這也是女兒選擇這家的原因,知道她家有這兩個英語盲人。
記得大概是每晚130幾澳元,老闆說目前是淡季。還說了什麼原因忘了,總之給我們調了一個房間,似乎說是床位多,但不用另外加錢。
哈哈,瞧這話說的,好像我們一個人能睡兩張床似的。
接下來就是兩天的遊覽,天一直陰著。第三天下午終於放晴,特意再到火車站,拍了拍站區照片。因為對老火車站,一直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
站房山面上有“1889”字樣,應為這座建築的竣工時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