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的便捷、易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相較於傳統釣法,有一個非常讓新手撓頭的環節,就是調漂。
調漂這個事,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說簡單,是因為窗戶紙捅破了,甭管什麼樣的調漂方法,最多兩分鐘了事。
搞不明白原理的,調一天、釣一天,都不知道到底鉤餌在水底的狀況,所以經常有釣友會在別人的文章下留言,照你這個調法,估計起碼得半個小時。
不用多說,壓根就沒看懂,所以認為繁瑣未必,下意識就會認為調漂是一件特別複雜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調不好,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最讓人糾結的,是到底調釣合適不合適,如果沒釣到魚,是不是沒找到魚層。
釣到魚了,是不是因為調釣不合適,是不是跑了很多的魚,總結起來,就是隻要不是連桿中魚,那到底調釣到底合適不合適,簡直就像心魔一樣。
其實大可不比如此,僅就調釣結果到底合適不合適,有兩個技巧一試便知,不管用什麼樣的調釣方法,照做肯定沒問題。
技巧一、看中鉤位置
魚中鉤,一般就三個位置,上唇、下唇、偏口,所謂偏口,就是除了魚唇之外的任何部位,如魚鰭、魚尾、魚身,都被稱之為偏口。
如果偏口多,基本上可以確定是雙鉤躺底,進窩魚群覓食時,蹭到了魚鉤上導致了魚鉤錨中了其他部位。
如果偏口多而中鉤頻率多,則說明調釣偏靈,至少有一枚魚鉤離底了,我們只需要讓雙鉤躺底。
如果是正口中魚,則觀察魚鉤是上鉤刺穿魚唇還是下鉤刺穿魚唇,如果是連續上鉤中魚,始終沒有下鉤中魚。
靈鈍其實並不重要了,但是能夠肯定的,就是上鉤至少是躺底了,不妨試試下推浮漂,讓上鉤上浮一個鉤距。如果是連續的下鉤中魚,那就上推浮漂一個鉤距,讓上鉤觸底就可以了。
我們調漂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同時根據中鉤的情況,讓鉤餌更方便被魚發現併吞食。
技巧二、看中鉤率
什麼是中鉤頻率呢?簡單地說,假如拋竿10次,中鉤一次,那麼大致的中鉤率就是10%左右。
不管我們用什麼方法調漂,核心目標是為了中魚,而不是為了調漂,那麼把這個核心目標再提煉一下,就是為了提高中鉤率。即便做不到拋一竿中一條魚,三五竿中一條魚也是極好的。
甭管我們用什麼樣的調漂方法,什麼樣的調漂思路,從浮漂開始有動作時,我們觀察浮漂到底有什麼動作。
如果實口少,小幅度的雜亂漂相多,如果浮漂的動物,幅度小、力度小而且沒有什麼規律,那就是進窩魚蹭線了。
我們先上推浮漂,每次上推半目,然後拋竿5~8次,沒有魚口,就再上推半目,如此反覆幾次,一直到有連續兩三次實口,這就說明鉤餌落到了魚群最多的位置。
這個技巧的前提,是有魚已經進窩了,而且浮漂已經有動作了,如果浮漂沒有任何動作,那這個技巧就沒有意義了,而這個技巧,能顯著提高我們中魚率。
調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調漂而調漂,就是為了中魚,而且是中魚率越高越好,所以調靈也好,調鈍也罷,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搞明白這一點,我們不管用什麼調漂方法,用上述兩個技巧驗證一下,就知道到底調釣合適還是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