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睜眼一看迪士尼因為凌晨遊客大排長龍上了熱搜,原因就是遊客想買聖誕系列的六個玩偶。六個玩偶魅力為何如此之大!?
玩偶魅力大不大我不知道,迪士尼的飢餓營銷挺大的。
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
迪士尼的飢餓營銷也梅開好幾度了,那為何還能屢試不爽。主要是人家IP夠廣,所有IP都來一遍能熬到我入土。宣傳也到位,去迪士尼樂園的遊客多多少少都會拍影片發朋友圈,抖音,間接性給人家做宣傳。
所以才有五千多遊客凌晨排隊去“捱餓”,還有人憋到尿血,還有人甚至下跪請求入園,還有人打架,好不熱鬧。而在另一個城市凌晨三點只有一個個白色身影吹著零下4度的風挨凍,默默守護大家,彷彿兩個世界,但又同在中國。
那些玩偶有經濟價值嗎?義烏一天能造幾萬只,而迪士尼只有幾千只,美名其曰聖誕系列。虛擬的價值高無上限,但崩潰也只有一瞬間。盲目跟風,對商品的追求過於單一,就只能陷入“捱餓”行列。
迪士尼一邊讓遊客“捱餓”,一邊又讓遊客冷靜,如果人們都冷靜了那誰還去“捱餓”,說到底還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遊客是真心想去“捱餓”嗎?其中不乏一些黃牛,真心的人還是在少數,清醒的人也永遠是少數。在網際網路年代,大資料讓人深陷其中,各種資訊就像狐狸精一樣勾引著大家,但大家不是紂王,也不能做紂王。願大家冷靜的看待此事,不要陷入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