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在松花江上》,傳唱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唱出了億萬中華兒女悲憤交加、要求還我山河的呼聲!“九一八”事件雖然過去90年,但那段屈辱的歷史不能忘卻,我們要銘記民族苦難,總結歷史經驗,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動力。
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全體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它開啟了中華民族長達14年的浴血抗戰。14年間,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被日寇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面對侵略者的鐵蹄,英勇的中國人民並未被嚇倒,無數優秀的熱血兒女奔赴抗日前線,奮勇殺敵、浴血奮戰。楊靖宇、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死亡,他們無所畏懼,面對死亡,他們無所畏懼;面對真理,他們捨生取義。他們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民族事業,將青春熱血揮灑在祖國大地。正是這些民族英雄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不屈脊樑,他們的事蹟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以史為鑑,才能開創未來。隨著時間的消逝,抗戰歷史與我們漸行漸遠,但我們不能忘記國恥和屈辱。唯有經歷過苦難,方才最懂得和平的可貴。落後就要捱打,弱國無外交,這是中國歷史學家總結近代中國歷史的得出的經驗教訓。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時隔百年之後,哪些在高科技領域聯手“圍堵”中國的國家,與百年以前的“八國聯軍”高度吻合,但外國列強架起幾門大炮就能開啟中國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能有這樣的底氣,正是因為國家的強大。
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要銘記抗戰歷史,追思先烈豐功偉績,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