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流傳著一個我小時候的笑話。
一天傍晚我奶奶和我媽在準備晚飯,我媽突然看到我手裡拿著一塊桃酥,一問原來是我爸下班從附近的一家雜貨店買回來的。我媽很生氣,對我爸說:“他本來就吃飯不好,現在這個時候你給他吃這個,一會兒馬上燒好的排骨和菜他還會吃麼?” 我媽越說越氣,最後奪過我手裡沒吃兩口的桃酥,走出去扔進了門口的河裡。
關於父母拒絕和滿足孩子的要求,時不時會成為豆瓣眾口紛紜的熱點。我註冊豆瓣後第一篇無意中爆“紅”的日記是寫給不給孩子辦生日會,前些時候有關於是不是給孩子吃冰淇淋的熱議,最近是一位父親因為“(妻子)沒捨得給孩子買一份68元的牛排,難受了一晚上。”
一位同為父親的豆友對牛排一文的評論是:
我們家小孩7歲了,經常因為價效比低或者不健康的原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玩的吃的都有。想要滿足小孩所有的願望我感覺是個無法永遠滿足的無底洞,……,或許是我太摳了吧。
比較好玩的是這位友鄰的太太也是豆友,在他的評論下回複道:
真摳。XX(他們兒子的小名)吃的玩的,但凡貴一丁點,要麼我買要麼我朋友送,倒是這孩子也沒啥物質慾望。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討論了相關問題,提供了一個富有洞見的角度和觀點。作者Priya Fielding-Singh是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學博士,當時她想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美國,富人比窮人吃得更健康?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有大量的研究,但作者覺得都沒有能給出滿意的回答。為此她採訪了加州的73個家庭,父母和孩子加起來有150多人,並花了很長時間跟蹤他們,從超市到自動售貨機,以此來觀察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以及父母與孩子的互動。
基於她的跟蹤和觀察,她提出的看法是:對不同經濟條件的家庭,食物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以下是她研究的要點:
1. 不管窮和富,所有家庭的孩子們都會提出要求吃三高食物,高糖、高鹽和高脂肪。他們想吃膨化食品和喝可樂,而不是西蘭花和紅薯,很多家長都對Priya Fielding-Sing說,他們的孩子 “總是想吃垃圾食品”。
2. 不管窮和富,絕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吃得有營養,並且相信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3. 雖然富人和窮人的孩子都提出要求吃垃圾食品,但父母對這些要求的反應不同。絕大多數富有的父母,他們經常對此說 "No",在96%的高收入家庭中,至少有一位家長告訴Priya Fielding-Sing,他們經常拒絕孩子吃垃圾食品的要求。
4. 在貧困家庭中,父母幾乎總是對垃圾食品說 "Yes",只有13%的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說他們經常拒絕孩子的要求。
5. 不管窮和富,父母都想給孩子愛,滿足孩子的要求是父母的本性。在貧困家庭中,限於經濟條件,父母對孩子不得不說 "No ",拒絕孩子的要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他們無力購買一雙新的耐克鞋,或者去迪斯尼樂園玩一趟。總是拒絕孩子的要求,不僅孩子感到痛苦,也讓父母感到內疚和失敗,而對便宜的垃圾食品的要求是父母容易滿足的。從日常開支中擠出一兩美元,答應孩子,買包膨化食品買瓶可樂,是他們說"yes"的親子時刻。
6. 對富有的父母來說,孩子的食物要求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東西。在富裕的環境中撫養孩子,父母經常能滿足他們孩子的大部分物質需求和願望,幾乎總是可以說 "Yes"答應他們,無論是最新的iPhone還是大學學費。拒絕給孩子吃垃圾食品的要求對有錢的父母來說,並不是一件痛苦、難以說出口的事。同時富有的父母認為,拒絕給孩子吃垃圾食品,是教育的一部分,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學會自控,學會對自己的慾望說“No”。
基於這些,Priya Fielding-Singh得出的結論是:富有的父母拒絕給孩子吃垃圾食品,和貧窮的父母滿足孩子吃垃圾食品的要求,是幣之兩面,其中都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愛,他們都以此來體現自己作為父母的價值和能力。如果要想讓貧窮家庭的孩子吃得更健康,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他們的經濟地位。
如果以Priya Fielding-Singh的研究為基礎,回頭看那位父親,因為太太沒捨得給孩子買一份68元的牛排,他難受了一晚上,覺得自己工作20年,竟混成這樣。Priya Fielding-Singh的文章說到美國貧窮的父母不能孩子買一雙新的耐克鞋,而這位父親也在文中說到“能節約的地方就減少開支,老婆這幾個月都沒買新衣服,只給孩子買了兩雙鞋,還是因為孩子腳長大了,舊鞋實在穿不了了。”
記得女兒上初中時,有天下午從學校接到她,她連連喊餓,問我有沒有吃的。我那天會開到一半提早出門,什麼也沒準備,包裡有包吃剩的薯片,都不好意思給她。開車直接來到一家餐館,點了兩個菜。看她大口大口吃得很香,我問她怎麼這麼餓。她說今天的學校午餐實在太糟糕了。
我正好前兩天讀了篇文章,說公立中學統一份飯午餐的食物成本平均只有1.5美元,聽她這麼一說,我嘆道:“如果想在學校食堂吃得好點,大概只有去私立中學了,可這裡私立中學是一年將近三萬的學費啊。”沒想到她對我說:“你想得太多了,我只是說今天學校午飯不好吃,一點也沒有要去上私立學校的意思。再說了,食堂都是提供美式食物,差別也不大啊。”我聽後笑了,我覺得她最後一句話是在安慰我。
如果以Priya Fielding-Singh的研究為角度,回顧當時我和女兒的對話,背後也正好是食物以及父母如何體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當時我爸和我媽爭執時,我奶奶經常站在我媽一邊,而且她認為我爸太寵孩子,她有一句名言說我爸:“你這樣樣樣滿足他,如果他要個月亮,你也搭個梯子去摘啊?”
那個關於我的笑話的後續是:我爸見我媽把桃酥扔進了河裡,他也不吭聲,不和我媽吵,而是拔腿一路小跑出去,我媽看著他的背影愣住了,不知道他想要去幹什麼,以為他離家出“跑”了。我奶奶對我媽說我爸是“獨頭”(吳語,意思是內向固執的人),不用管他。十分鐘後,我爸跑了回來,原來又去買了塊桃酥。他還是不吭聲,直接把桃酥塞進了我的手裡,我奶奶和我媽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