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生長髮育的體格生長常用指標包括:體重,身高,坐高(頂臀長),頭圍,胸圍,上臂圍,皮下脂肪,脂肪。
一.體重,身高。可參考下圖
二,坐高(頂臀長)
坐高(頂臀長)是頭頂至坐骨結節的長度,可受臀部軟組織厚度的影響。三歲以下兒童仰臥位測量稱頂臀長,三歲以上兒童站立測量稱坐高。
出生時坐高(頂臀長)占身高的66%,4歲時占身高的60%,6歲以後小於60%,此百分數顯示了身軀上、下部比例隨年齡的改變,比坐高(頂臀長)的絕對值更有意義。
三,頭圍
頭圍為自眉弓上緣經枕骨結節繞頭一週的最大圍經,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兒童頭圍大小與雙親的頭圍大小有關。足月新生兒出生時頭圍平均為34cm,與體重和身高增長相似,生後前3個月頭圍增長(6釐米)約等於後9個月頭圍增長值(6釐米),一歲時頭圍約為46釐米,生後第2年頭為逐漸減慢,約增長2釐米,兩歲時頭圍約48釐米,5歲時約50釐米,15歲時頭圍約54~58釐米,接近於成人水平。嬰幼兒期連續追蹤測量頭圍比一次測量值更重要,頭圍測量在兩歲那最有價值。
四,胸圍
胸圍指經胸部乳頭下緣和兩肩胛下角水平環繞胸一週的長度。胸圍代表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發育程度。足月新生兒出生時胸圍約32釐米,比頭圍小1~2釐米,胸圍在第1年增長最快,至1週歲時胸圍約等於頭圍,大約為46釐米,一歲左右頭圍與胸圍的增長在生長曲線上形成頭、胸圍的交叉,次交叉時間與兒童營養,爬的訓練和胸廓鍛鍊有關。隨著年齡增長,胸廓的橫徑增加,1歲至青春前期胸圍應大於頭圍(約為頭圍+年齡-1cm)。
五,上臂圍
上臂圍為經肩峰與鷹嘴連線中點繞上臂一週的長度,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面板的生長,可反映兒童的營養狀況。1歲以內上臂圍的圍度增長迅速,1~5歲增長緩慢,約增長1~2釐米。因此WHO建議再無條件測量兒童體重和身高的情況下,可以用上臂圍來評估1~5歲的兒童的營養狀況:大於13.5釐米為營養良好,12.5~13.5為營養,中等低於12.5以米為營養不良。
六,皮下脂肪
透過測量皮脂厚度反映皮下脂肪,反映兒童營養狀況。通常測量的部位有腹壁皮下脂肪、背部皮下脂肪。
七,指距
指距是兩上肢向左右平伸時兩中指尖的距離,代表上肢骨的生長。正常人指距一般比身高稍短。如果指距大於身高1~2釐米,對診斷長骨的異常生長有參考價值,如蜘蛛樣指或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