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小說和電視劇裡,李儒這個名字,可能不被大眾所熟知。唯一有點名氣的,大概就是他代表董卓勸說呂布,用赤兔馬吸引呂布來到董卓陣營。其他的橋段,都沒有李儒多少的戲份,堪稱是被“邊緣化”了。
但是在正史上,李儒其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跟在董卓身邊,做了好幾次至關重要的決策,也為董卓立下了不小功勞。甚至有人說,他於董卓而言,就好比諸葛亮於劉備的影響。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三國演義》中李儒被抓到王允那裡處死,但實際上,李儒並沒有死,反而在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的時候,還被請來出謀劃策,甚至要給他官做。
雖然最後他沒做成官,銷聲匿跡,他的下落史料都沒有了記載。但這,並不妨礙他仍然是一位料事如神的“智囊”的事實。
那麼,都有哪些事蹟或決策,體現他是“智囊”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中,李儒是董卓的女婿,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倆就可謂是“利益共同體”了。董卓的許多決策,背後都是李儒充當智囊,給他出謀劃策。
第一個重要決策,就是在早有反叛之心的董卓即將貿然起兵時,李儒給出的一個重要建議。
他說:“今遂奉朝,中間多有闇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則大事可圖。”
意思就是,如果奉朝的話,不管帶多少兵,都會難脫嫌疑;但是如果派人去上表,就是比較名正言順的表明意圖,這樣怎麼來看都比較好。正是由於李儒周到的考慮,才為董卓奪權鋪平了道路。
第二個重要決策,就是提議殺漢少帝,樹威信。
董卓把持朝政後,一直看傀儡皇帝漢少帝不順眼,就想廢掉他,然後立劉協為皇帝。他向李儒說了這件事,並請教他的意見。李儒表示:“現在的朝廷沒有一位大臣堪當大事,您做這件事直接把百官叫來,問他們的意見,不同意的直接殺掉,同時也樹立您的威信。”
結果,事實果然如李儒猜測得那樣,百官群臣沒有一個公然反對的,董卓在朝堂上的威信,也足以震懾朝野內外。但是,李儒進一步提議,要斬草除根。
董卓思來想去,認為很有道理。如果這個漢少帝只是被廢,萬一哪一天群臣再把他請回來,豈不是造成威脅?於是,董卓就派李儒前去殺掉已廢的漢少帝。
第三個重要決策,則是李儒想辦法拉攏到了三國第一猛將呂布。
由於呂布作戰非常勇猛,董卓知道他後也非常喜歡,想著如果是自己的一名愛將,該有多好。於是李儒就向董卓提議,由自己出馬,去將呂布拉攏過來。
李儒和呂布是同鄉,將呂布拉攏到董卓陣營,李儒可是費了不少功夫。他前往呂布那裡,用赤兔寶馬作為誘餌,讓呂布心甘情願為董卓效力,可見他也非常“識人心”。
如果說以上這些決策都說明了李儒是個玩政治的高手的話,那麼接下來這個決策就說明他在軍事上也很有頭腦的,也正是因為這個決策,使後來縱橫天下的曹操曹孟德吃了他人生當中最輝煌的一次大虧。這一次大敗仗,曹操差點連命都沒了。
第四個重要決策,就是李儒對戰曹操的一次“謀劃”。
董卓要遷都長安,當時情況十分危急,各方諸侯都在後面追殺,董卓也心急如焚。這時候,李儒向董卓提議,咱們不能只這樣跑,也要在路上設下伏兵,作出反擊,這樣才能為西遷長安提供安全保障。
於是董卓聽從了李儒的建議,在滎陽外設下伏兵,沒過多久,曹操就“中招”了。董卓手底下有個叫徐榮的大將,趁著曹操出其不意,殺得他丟盔卸甲,最終失敗而歸。若沒有李儒的謀劃,董卓還不一定能活到什麼時候。
此外,還有很多細節,也體現了李儒的智慧。
例如在新《三國演義》中有個橋段,就將李儒的敏銳與聰慧展現得非常極致。董卓以讓貂蟬做貴妃為由,將貂蟬抬到自己的居所,第二天呂布知道了這件事,怒火和悲傷交織,情緒失控,正好被李儒撞見。
李儒最初不知曉呂布和貂蟬的這層關係,看到呂布那麼激動,就問發生了什麼事。呂布說:“在下與貂蟬,早已定情。”這時候,李儒的表情就已經變得略顯沉重。
李儒試圖勸說呂布:“將軍你如今身居高位,天下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何必執著貂蟬一個?”
呂布並沒有被勸到,反而更加悲憤:“她是我的命根子。”
李儒聽後,表情更加沉重,試探性地問呂布:“奉先,我且問你,若你得不到貂蟬,你當如何?”
呂布放言:“我絕不罷休。”
簡短的一次談話,讓李儒深切地感受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於是,他緊接著去向董卓進言,讓董卓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為一個女人而喪失一名猛將。並提議董卓:將貂蟬賞賜給呂布。
董卓對於李儒的建議,一向是聽從且採納的。聽到李儒之言,董卓也放下了那顆“色心”,決定照他說的做。
但是,他在做之前,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去問了貂蟬的意見。他問貂蟬,願不願意跟隨呂布,一生恩愛相隨?可是貂蟬的到來,就是為了使美人計和離間計的。貂蟬一番梨花帶雨,哭訴董卓嫌棄她不要她,把她當成一個物件隨便賞給別人。這下好了,董卓本來心裡就不捨得,一聽美人哭,就更不想將貂蟬送給呂布了。
這件事,也為後來呂布殺死董卓埋下了最直接的種子。
那麼,或許會有人產生疑問,那麼料事如神的李儒,如果換一個英明點的主公,下場會不會更好?他又為何要跟著反賊董卓呢?
要知道,在東漢末年,反賊四起,並不是只有一個董卓。
諸葛亮尚且等待劉備,李儒作為一名頂級聰明的謀士,大概也在尋找值得自己效力的主公。或許是因為種種原因綜合在一起,李儒就把寶押在了董卓身上。
在群雄四起的亂世三國,對於權勢,各方勢力都虎視眈眈,稍微走錯一步,就容易步入萬丈深淵。或許,在李儒看來,董卓確實有很多過人之處,否則也不會挾持天子令諸侯,但董卓也有著諸如好色的“致命傷”,這些是李儒所無法改變的。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