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南麓,四川省的東北部,坐落著一座名為恩陽的古城,巴河支流恩陽河從城中穿過,潤澤著這座巴蜀小城。
恩陽原不叫恩陽,南北朝時稱義陽,隋朝統一後,為了感念皇恩,便把義陽改名為恩陽。
有時候,一座城的氣質,從名字裡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前稱義陽還是今稱恩陽,都能感受到這裡的人們對於恩義二字有多看重。
巴蜀之地,向來有“四塞之國”之稱,多山多川,崎嶇難走。大巴山脈的恩陽也不例外,山路崎嶇,交通極為不便。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恩陽與外界的溝通,全靠“背二哥”。
“背二哥”是一種以人力背運貨物的行當,主營的業務和馬幫、駝隊差不多,不過大巴山的很多路段,馬幫和駝隊根本走不了,只能靠“背二哥”。
過去,恩陽有“漢中好掙錢,一去七八年”的說法,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背二哥”常去陝西漢中,把糧食、鹽巴、棉花等帶來蜀地,又把大巴山的茶葉、藥材、桐油運往重慶。
常年在大巴山裡穿行,難免遇上諸如野獸、糟糕天氣等危險情況,所以“背二哥”常常是結伴而行,相互照應。
在外的日子,他們之間相互約定,誰先回城就為家中父母妻兒捎份口信,帶些零花錢。而同時,留在城中的家人們,也與鄰里之間相互照顧。
漫長的歲月裡,恩陽城中逐漸形成了互幫互助、和睦友善、感恩知義的淳樸民風。
當年一點救濟 今日無償放糧
清光緒年間,恩陽城裡一戶姓賴的人家,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家裡三個孩子要去上學了。
上學好事一件,怎麼就成麻煩了?原來賴家家境不好,賴父靠做小買賣勉強餬口,賴母常年臥病在床,仨娃一塊上去,供不起。
就在賴父犯難之時,古城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家給點糧食,那家給幾件衣服,時不時資助一下。
就這樣,靠著鄉親們隨手的救濟,幾個孩子唸完了書,各自長大成人。賴家小兒子賴素如則像父親一樣做起了生意。
賴素如生意做得比他爹好,他在城裡創立了一家糧行,名為“慶裕號”。
有一年夏天,恩陽遭遇澇災,顆粒無收。市面上,米價迅速拔高,很多百姓無法負擔,生活陷入困境。
看到這種情況,賴素如立馬將“慶裕號”的存糧拿了出來,無償送與百姓,又安排店鋪的夥計,從重慶陸續採購糧食,運回恩陽。
賴素如卻說,自己當年最難的時候,是周圍的鄉里鄉親給了幫助,現在大家遇到困難,正是我報答恩情的時候,當義不容辭。
在賴素如的帶動下,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糧行米棧,也在古城中開設了免費粥棚,恩陽百姓由此渡過了難關。
澇災過去之後,古城商幫還定下了一個規矩,無論誰家有難,古城中的商號、店鋪,都要竭盡所能地去幫助。
同樣受到古城人呵護的,還有乾元子。你或許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你肯定聽說過張思德,就是那位“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張思德。
張思德的乳名叫乾元子。乾元子的童年生活十分困苦,父親靠給地主扛長活、打短工養活家人,母親又身患重病,“無米下鍋”是張家常態。
但好在有善良的鄉親們,他們經常送吃送穿給乾元子。乾元子長到8歲時,私塾先生便免費教他讀書認字,併為他取名張思德,意在長大成人後要“立德感恩,回報社會”。
1933年,張思德報名參加紅軍,在一次次炮火硝煙中,這位大巴山裡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長征路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搶嘗野草,保障著紅軍的後勤給養。紅軍長征到達延安,為了解決冬季取暖問題,他帶領戰士在安塞縣建窯燒炭。
1944年9月5日,在一次燒炭中,炭窯突然塌方,危急時刻,他奮力把戰友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中,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為了悼念張思德,毛主席親筆題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輓詞,並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說:“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正是因為紅軍隊伍中有許許多多以人民利益為重的普通人,才支撐著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為人民服務”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根本宗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恩陽人用一個個善行義舉把他們對古城的情感,融入到這片世代生活的熱土之中。如今的恩陽,寬闊的城市大道橫貫南北,沿途高樓林立,曾經的川陝重鎮,水陸碼頭,再一次通江達海。便捷的交通讓更多的恩陽遊子陸續返鄉創業,回報桑梓。這片山清水秀、恩義綿延的土地,伴隨涓涓流淌的恩陽河水,續寫著新時代的古城故事。
第七季
播出時間:2021年8月29日(週日)22:00
播出頻道: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來源:CCTV4《記住鄉愁》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製片人/楊修雯
責編/王靜 編輯/石香雲
END
世界精彩 盡在掌握
敬請期待!